图录号/艺术家:

孙宗慰 飞天

图录号:180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孙宗慰 飞天
图录号:
1805
年代:
1941年作
艺术家:
孙宗慰
材质:
纸本白描
作品分类:
尺寸:
47.5×40.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2日-4日
备注:
声 明:
[展览]:“浮游自得——孙宗慰20世纪40年代在西北的临摹、写生与创作”,保利艺术博物馆,2015年

[来源]:此作来源于艺术家家属

孙宗慰(19121979)
生于常熟东莱镇孙家宕。1934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得到名师张大千、徐悲鸿的赏识和指导。1938年加入战地写生团,与吴作人、陈晓南、文金扬等开赴第五战区前线宣传抗日。同年10月,到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后聘为副研究员、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四十年代,孙宗慰作为主要助手陪同张大千大师前往敦煌研究与临摹,成为美术界表现西域生活与民族风情的先驱者之一。1941年,又随徐悲鸿赴四川写生,协助徐悲鸿筹办中国美术展览,同时举办个人画展。全国解放后,孙宗慰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油画多作风景、静物及人像,尝作《北京十—二景组画》、《船坞》等,画风写实,朴厚。中国画亦秀雅有致,曾作《蒙藏组画》。传世作品有油画《塞上行》、《青年学生访问工厂》、《蒙藏人民生活》等。出版《孙宗慰画选》。

诚挚情真的人物、静物与风景小品
—看孙宗慰先生的画
文|陈英德/旅法画家、评论家
孙宗慰先生的画或许一般人较不熟识,但在中国画界人们对他为人风范,作品成就,现身教育等贡献的评价很高。孙先生逢乱世,也在乱世的不利条件下辛勤创作。抗日战争时代,他在战地写生,以绘画记载那个苦难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使命。国共内战,他画激昂民气的作品,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热诚与希望。大陆解放,孙先生也一振奋的心情画出表现中国新时代脉络的作品。正像他那个时代的许多画家,他虽爱国爱民,但也遭受误解,致在文革时备受折磨,生病了还下放去劳改,于1979年不治而逝。说来未免令人慨叹。
画家于1912年生在江苏常熟。67岁过世。常态说来,也不算命短,然而我相信他若能安然渡过文革的苦难,或许在今天他所享的名望和利益一定会好得多。我们见到他的一些在世同辈显然就比他幸运不少。所以对像孙宗慰这样的画家,在今天的中国画界就应有人去重新审视他的历史地位与作品价值。我看孙先生艺术活动年表有两件事值得一提。首先,他在世时有兴与徐悲鸿和张大千结缘,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孙先生1934年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徐悲鸿,他的才情受他老师的赏识,毕业后留任教职,而徐悲鸿在艺术活动上的事孙宗慰先生也有参与筹办。由于他直接接承徐氏衣钵,所以他在作品创作上也略得了他老师的一些巴黎画派的趣味。孙先生与张大千交游在1941年初以后的一段。时张大千住敦煌考察,开始他对敦煌一代古艺术的研究和临摹,孙先生经由吕斯百的推荐成了张氏的助手,陪他一起临摹壁画,写生佛塑,整理资料,又陪他旅游青康藏区,深入理解少数民族人的生活,并以绘画来表现。这样,孙先生也是中国后来不少艺术家表现这类主题的先驱之一。若以辈分论,他与人们熟悉的吴作人、张安治、冯法祀、吕斯百、常任侠、艾中信这些人也差不多是同一时代的名家!
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运动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以作品呼应了党的政治理想,画出了许多被今人士视为经典的伟大作品。这类画场面大,人物多,画面也追求完美,而画者又往往动之于革命浪漫的热情,所以很令观者也激起了同等的情绪。由于人们太注意气势庞大的作品,以入选大展和得奖为作画目的,期在一夜间成名,故也有意轻视小作品和所谓的“习作”,使这类画一度受到排挤而上不得画展台面。事实上绘画史上的杰作,大作品固然动人心魄,但小画所占的地位也绝不逊于前者。以这样的角度,我们再来看孙宗慰先生的画,就觉得他的作品十分生活化,一点也不矫饰,而以自然的态度来表露他个人观景看物的诚挚和真情,予人以相当的亲和力。他的小品画,或所谓的“习作”也许不是件件完美,但称得上是谦谦和和。不滥施智巧技术的真画。有人批评现在的艺术家太懂艺术,太具备好技术,太知道表达所谓理念的效果,这样反而把艺术创作上原始的真都丢失了,此种画或许一眼见到效果动人,再看则索然无味。相反的,孙先生则以赤子之心,不夸大的意识来展露他眼中的平凡人、物或景的单纯之美。
孙宗慰先生的人物画,有成于40年代初的《披红衣的女子》,《阅读的女子》,《庭院里的阳光》,《八月》,《掀起一角的窗帘》等,画家捕捉了人物的习见姿态,特别着重阳光的投照,使人物因之有明亮悦人的色彩。这几幅小品画至今已五十多年,但画面仍光灿靓丽,画家凝练了她们的风姿成永远的现象。《厨房》,《工厂》,《剧场》,是全国解放初期的画,可以感受到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光线仍然有主导性,使工作中的人物显得更生动。至于少数民族画题材的《吐族妇人》、《哈萨克人条弦子》等画家也想在造型上把人物至于明亮的光中,使少数民族所着之衣帽鞋子更显特色,而且他还有种想在造型上予以变化的企图。这样的表现法在当时应属新颖。文革结束后,不少年轻一代画家也开始以野兽派的变形观点和用对比色的效果来表现少数民族这个话题。我们很高兴见到孙先生已在这方面有了尝试与实践。
孙宗慰先生在30年代中以后即随张大千赴黄山旅行写生,战争期间也在全国各地描写战地生活,又足迹青康藏高山大岳,与其他名胜古迹。所到之地都留下笔迹。他的《嘉陵江上》,《蜀乡的坡地》,《蜀乡风景》,《嘉陵江石门》,《天师洞道观》,《秋雪》,《幽林》等,都以如诗的情怀,细致的笔调,柔和的色泽,留下眼中所得的美好印象。再仔细地看这些画,有的还具巴黎派的基调,或可感到柯罗巴比松风景的葱郁和灵动,象征派者明亮平涂的画味,甚至以扁平的笔法上彩,表现出塞尚画维多克山风景的趣味。孙先生以一种眼光看风景,但笔意却能随着感觉而有变化。
他的小品静物画也留下不少。这类作品最能展示画家生活空间的种种情趣与亲近的各种物体,并以较迅速的笔调掌握对象本质。如此,花瓶、花卉、果物、台布、酒、杯子、肉、虾、蔬菜、蛋……等等,都能在自由的搭配中见出画者经营画面的用心。构图上从平稳的静态,到对角的运动都有。尽管这些都是平淡的平凡用物食品,却颇能切入物象的中心。生活的瞬息面,被赋予恒久的定感。表露他对平凡无题的深切感情。应该说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这样的主题是被不少画家轻视的,但孙宗慰先生以无所谓的态度画出,更让人感觉可贵。
孙宗慰先生留下的这三类画,或许不见得如何震颤人心,但只要细细品赏,就能与之对话交流。人们在今天往往见惯虚张声势,夸大视觉现象,或充满诡辩理念的作品。我们转向欣赏,就可以感受到画家是以谦虚纳物的胸怀作画的,这样的作品流露的是诚挚情真,并从内在的光中,表现出一股温暖人心的绘画世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