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4至15世纪 尊胜佛母佛塔

图录号:39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4至15世纪 尊胜佛母佛塔
图录号:
3927
年代:
14至15世纪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7.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986520
USD:12075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1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悲智喜捨—台湾辽楼居私人珍藏重要佛造像 成交额:2,377.05 万元 成交率:57.14%
拍卖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备注:
声 明:
尼泊尔
红铜 单体浇铸
尊胜佛母(S.Ushnishavijaya,T. Gtsugs-tor-rnam-rgyal-ma) 简称尊胜母,梵文Usnisa音「乌瑟腻沙」,意为「顶髻」;Vijayā意为「有肉的」,Usnisavijayā是佛头顶骨隆起如髻的部分,由此肉髻化现五位「无顶尊」,代表佛的「五智」;尊胜顶髻佛母是第三位,象征佛法的最胜功德。
这件作品是一件稀有的表现尊胜佛母的塔状立体曼荼罗。西藏早期艺术中表现佛顶尊胜佛母的绘画和雕塑可谓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是西藏本土的佛顶尊胜信仰比较淡漠。相反,自唐仪风元年(676)佛顶尊胜信仰迅速传入中土之后崇拜之风异常兴盛,所以自唐代以来辽金西夏、宋元、乃至明清时期佛顶尊胜信仰在河西走廊一线到华北地区一直十分流行。现存辽代以来乃至明清的多件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即是很好的证明(如松江唐代859年陀罗尼经幢、河北赵州宋代1038年陀罗尼经幢、法海寺藏明正统四年经幢镌刻佛顶尊胜陀罗尼)。因此,藏传佛教信仰体系中佛顶尊胜信仰在13世纪以后逐渐流行开来与汉地密教的信仰传统密不可分,尤其是西夏时期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互动功不可没。卫藏艺术遗存中现存的早期佛顶尊胜图像只有一件,断代于11-12世纪左右(Kronos Collection,参见Scared Visions,PL.6)(图1)。而西夏因为唐密传统唐密的巨大影响,流形于河西地区的藏式佛顶尊胜图像比较丰富。而这一时期的佛顶尊胜图像学模式在继承藏中样式基础上业已十分成熟,并在以后绝少变化。(如榆林窟第3窟(图2)、黑水城出土2件木板绘画佛顶尊胜曼荼罗(图3-1~2),参见段文杰编《榆林窟》图版153和台北展图录《丝路消失王国》PL.20 & 21)西夏覆灭后由于汉藏之间政教形势的发展,西夏的藏式佛顶尊胜图像的深刻影响又蔓延元明两代,使得佛顶尊胜信仰完全融入藏传佛教体系之中。(如杭州飞来峰元早期新84龛佛顶尊胜石刻(图4)和明早期瞿昙寺三世佛殿佛顶尊胜壁画(图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佛顶尊胜图像大多以绘画形式表现,立体雕塑作品十分罕见。
藏传佛教擅以拟人化的「佛像」譬喻「佛法」思想:「如来」指大日如来,意表佛法如日光,遍布法界。「顶髻」是大日如来佛顶隆起如髻的部位;位于佛身最高、人所不能见之处,属于佛三十二相中「无见顶相」,此为像的最高处,以表法的「尊」贵殊「胜」。「佛母」为佛之所出,以女性比喻法的本源。
《大日经义释》(716─732译出)记载尊胜佛母为「如来寿量秘密神通之顶」,修持此尊法门,能增长寿命福慧,消除烦恼业障,免除一切秽恶痛苦;五佛顶中,此尊功德最符合百姓渴求的现世利益,故广受信仰。在西藏,尊胜顶髻佛母与白度母、无量寿佛并称「长寿三尊」。
形相以三面八臂最常见:顶髻佛母出自大日如来佛顶,故取大日如来的象征色白色为身色,主面同于身色,右面黄,左面青,每面各具三眼,微具怒容。身着菩萨装,佩挂璎珞诸钏,天衣披身,下着裙裳。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右第一手持十字金刚杵于胸前,右第二手持阿弥陀佛小化佛,第三手持箭,第四手施与愿印。左第一手结期克印或训诫印、持金刚索,左第二手持弓,第三手施无畏印,第四手结禅定印并持宝瓶。
该作品图像学特征在整体上一如既往,与绘画作品一脉相承。塔基为带束腰式下宽上窄的台座。底座为倒梯形,上下檐均铸绵密的缠枝莲纹浮雕,座前、左、右束腰各突出一枝蔓立柱撑起之露台,台边缘处錾刻连珠纹。台座上四角和露台上均有形制不一的佛塔一座,加中央宝塔总和为八座,表现佛陀八相成道事迹,在藏传佛教相关经典中,即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宏化而建立的如来八塔(de-bzhin-gshegs-pavi-mchod-rten-rgyad)即莲聚塔(pad-spungs-mchod-rten)、菩提塔(byang-chen-mchod-rten)、多门塔(sgo-mang-mchod-ren)、神变塔(cho-vphrul-mchod-rten)、天降塔(lha-babs-mchod-rten)、和合塔(dbyen-bzlum-mchod-rten)、加持塔(byin-brlabs-mchod-rten)和涅盘塔(rnam-rgyal-mchod-rten)八种样式的覆钵塔,似与西夏流行之八塔变有直接关系,这件作品也可以说明佛顶尊胜佛母与释迦牟尼成就得道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参见《丝路消失王国》同时此种形制也具有金刚宝座塔形制的诸多特点。黑水城出土唐卡PL.6(图6))束腰四面中央各开龛,龛内为佛顶尊胜仪轨中四位二臂护法尊,姿势完全一致,均为左展式,焰发,身后宝缯上扬,塑造稚拙,左手当胸作期克印,右上上举持法物,细节不甚明确,按仪轨描述可知南方为咤枳明王(Takkiraka),西方为鹿王(Niladanda),北方为大跋蓝(Mahabala),东方为不动明王(Achala),四明王左手都应持索,右手分别持有金刚杵、木杖、剥皮刀和剑。塔瓶浑圆,塔瓶下有三层金刚圈,圈上均雕刻有缠枝纹。塔龛内有三主尊,表面漫漶,十分模糊,面容不甚了了,中央为佛顶尊胜佛母,端坐于扬莲台座上,三面六臂,着菩萨装,头戴宝冠,主臂当胸交持羯磨金刚杵,次臂持弓、箭(均佚),右上手托举坐佛。两侧一为观世音菩萨,一为金刚手菩萨,均单手当胸作印契。塔瓶开三段双弧线相接构成的眼光门,门框装饰缠枝纹样,塔瓶上方塔剎基座中央开一小龛,内供小坐佛一尊,形象较为模糊,双手似当胸做无上菩提印或智拳印。基座两侧各焊有流云一朵,云上持明天女各一,具馒头状发髻,面容不清,双手捧物(当为宝瓶)。塔剎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即十三天和剎顶。十三天部分相轮横竖断面比例与早期之噶当塔和萨迦派兴起引入之塔形(典型者如北京妙应寺阿尼哥元代白塔(图7))相比小很多,而与夏鲁派布顿厘定之塔形相较则十分接近(图8),此外,该塔样式与白居寺一楼摩利支天殿内佛塔造型如出一辙,特别是塔瓶造型和眼光门门框装饰纹样(图9)。塔剎雨盖两侧曳出宝缯柔转飘散于塔瓶,样式与明早期佛教造像之宝缯十分相似。
因此,仅从佛塔本身判断,该件作品的年代应该在14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另外,佛顶尊胜佛母的雕塑作品十分珍罕,使得这件作品更加弥足珍贵。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 杨鸿蛟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