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抒写壮美江山--一位新华社高级记者的30年黄山缘

镜头抒写壮美江山--一位新华社高级记者的30年黄山缘

镜头抒写壮美江山--一位新华社高级记者的30年黄山缘

时间:2009-01-18 11:51:01 来源:

评论 >镜头抒写壮美江山--一位新华社高级记者的30年黄山缘

新华网合肥10月18日电(记者熊润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中国名山胜水中一颗夺目的明珠,自古以来就以雄峻瑰奇著称。而仅仅30多年前,这样的美却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

    新华社高级记者朱云风不是第一个记录下黄山之美的摄影家,但他却是第一个将黄山之美以新闻照片的形式让
更多人所认识的摄影记者。从“寻美”到“示美”再到“探索美”,朱云风的人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朱云风与黄山的不解之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那时候,他刚从新华社湖南分社调到新华社安徽分社,刚到任就迫不及待地奔黄山而去。

    那时的黄山没有畅通的公路,更没有索道,上山全靠手脚攀登,行人寥寥,很多地方还深藏“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悬崖。朱云风上黄山的第一天,就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日行40多里崎岖山路,拍摄了几个胶卷。

    “黄山太美了,第一次身临其境,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尽管事隔多年,朱云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陶醉其中。

    事实上,还在湖南工作时,朱云风就对风光摄影情有独钟,足迹遍布湘西和湘南的崇山峻岭、洞庭湖泊流域。然而,在那个一切从政治出发的年代,自然美被视为洪水猛兽。文革中,朱云风的这些风光照片以“风花雪月”“不突出政治”为由被批判了一通。

    “美被无端地荒废着。”内心沉重的声音一度让朱云风感觉快要透不过气来。然而,朱云风却没有放弃。他采取了一种“迂回”战术进行了抗争。

    朱云风说:“那时候我就一直想,风光不让拍,新闻总能拍吧。如果能以新闻事件的方式,把黄山作为背景,不就可以展现黄山的美了吗?那什么样的新闻最适合呢?我想到了山民采药。”

    此后的日子里,他和采药队一起,攀悬崖、入谷底,所到之处人迹罕至、只有毒蛇野兽出没。到了晚上,他就跟采药队一起在山洞或者破庙露宿。以采药人为主体,他一路拍下了天都峰的雄奇高峻、莲花沟的绮丽秀美、蓬莱三岛的玲珑峻拔、西海群峰的变幻险怪……

    在这些美不胜收的照片上,采药人的音容笑貌犹如点睛之笔,恰到好处。这是地地道道的新闻照片,同时又是华彩飞扬的风光摄影。这批作品一经播发,立即被国内外报刊杂志大量采用,香港很多家报刊还开辟了专栏进行刊用。

    粉碎“四人帮”之后,风光摄影不再是禁区。在朱云风的提议下,新华社摄影部成立了风光组,专门组织了摄影队到黄山寻美,并向全世界展示黄山的美。

    “1979年邓小平到黄山视察之后,黄山市政府将黄山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到了80年代,安徽分社成立了黄山记者站,我就常驻黄山,主要拍摄黄山风光。”朱云风向记者介绍说。

    朱云风拍黄山一拍就是30多年,直到退休。从“寻美”到向世人展示自己发现的美,朱云风始终孜孜不倦。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在探索,怎样更好地表现美。

    以黄山为媒,朱云风与热爱黄山的艺术大师刘海粟成为艺术上的忘年之交。1981年,海粟老人八上黄山时,朱云风在山上采访了他。海粟老人谈到艺无止境,“能入黄山又出黄山、师造化又欺造化”的艺术思想对朱云风的摄影创造提供了新思路。

    朱云风开始尝试吸收中外绘画艺术的创作经验,以丰富、增强摄影这门年轻艺术的表现力。“我就有意识地多跟画家交朋友,从图书馆里借书画论、绘画作品来研究色彩、构图等等”。

    1988年,海粟老人十上黄山时,对朱云风的黄山风光照片赞不绝口,以“现代抽象画”“泼墨泼彩山水画”“油画”等对朱云风的黄山照片一一点评,并评论说:“他的照片具有对画境的顽强追求,这很难得。”

    30多年间,朱云风已经出版了4本黄山画册,两次在黄山国际旅游节上举办过个人作品展。

    “30多年间,黄山一步步从深闺人难识走向世界闻名,这是国家繁荣开放的见证。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我的最大心愿,也是人生的幸运。”朱云风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