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爱情(图)

印象派爱情(图)

印象派爱情(图)

时间:2008-02-18 10:55:38 来源:雅昌

评论 >印象派爱情(图)

(奇斯林(Moise Kisling)画作《Portrait de Jeune Femme aux Cheveux》)

  中新网1月29日电 台湾《典藏今艺术》杂志今年1月号刊文认为,这两三年,当代艺术比日本泡沫经济以前的印象派更猛烈、更火红地燃烧着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和大部分的亚洲地区,这股热烈的潮流让美术馆、收藏家甚至创作者都有反应不及、乱了手脚之感。记忆中,很多有名的艺术家绝大部分都在死后成名,现在的当代艺术家,在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期已名利双收,这似乎是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新状态。

  文章摘录如下:

  印象派艺术家 纯粹而完整

  不可否认的,“当代艺术之所以在金钱价值上高涨,与人为炒作有绝对的关系”,但这句话并不代表艺术家的创作是薄弱的。也因为这些艺术家创作上的独特性,让运作者嗅出了商机,所以演变到今天的局面。

  然而,在这掺了水的艺术市场,印象画派从明星产品的宝座上让出了王位。上一场苏富比的印象派拍卖,梵高(Vincent van Gogh)以及其它大师的流标让许多以数字思考的人嗅出了危机;然而我不这么认为,起码我相信印象派还是会扎扎实实地留下来的;反倒我为当代艺术感到忧心,这也许跟我的喜好有关,是我的偏见了。

  的确,印象派也曾经经历过如现在当代艺术般的炒作,也曾经很多热钱流向印象派,更因为这些高金额的纪录让许多对美术没兴趣的人,都认识了毕加索(Pablo Picasso)、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等艺术家。然而,这些金钱似乎与艺术家是无关的,艺术家并未被这些金钱所干扰。于是我们看到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作品呈现的纯粹性依然如此完整。这点跟现在的当代艺术是有所不同的,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价值从一生来看总是最客观的;金钱是否会让艺术家在艺术上变节,非常值得观察。起码我喜欢的几位印象派画家,他们都是纯粹而完整的。

  所以我特别喜欢印象派,特别是巴黎画派时期的画家,他们当时都是因为向往艺术而居住在巴黎的异乡客,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苏汀(Chaim Soutine)、奇斯林(Moise Kisling)、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夏卡尔(Marc Chagall)、常玉、潘玉良等等。我总为他们的画作而着迷,他们承接了印象派前段莫内(Claude Monet)、雷诺阿、西斯里(Alfred Sisley)等艺术大师全新观点的精神,再加入他们各自原始民族的色彩,形成了更丰富的巴黎画派。这些人在那个时期彼此支持与慰藉,在同个酒馆喝酒,画着同一个模特儿,甚至某人替某人出资办了葬礼,那是一段忧伤而感人的时光,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至今令人难忘的好作品。

那个时期的画作,“情感”永远是主轴,绘画不再是把眼里所见的东西如实地记录下来,反而加了很多个人主观的情感色彩,重点在于感受的表达,企图沟通的情感性是浓厚的。我最喜欢夏卡尔的一幅画,画名叫做《吻》。那是夏卡尔新婚时期的作品。对于一位早年四处流浪的犹太人来说,这个新成立的家是所有梦想的中心点。画面中男主角飞在厨房的上空,头180度地回转吻着在厨房工作的新婚妻子,如此迫不及待与甜蜜。奇斯林画中的女人除了强烈的肉欲特质外,他总是用着浓浓的东欧华丽色彩写进自己的乡愁。这点与常玉十分接近,两位看似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在最内在的情感上,却对着家乡旧事物有着一生一世的眷恋。常玉的作品中总是不经意看到属于中国民间民俗木雕的线条,甚至他们两位在同一时间画着同一个模特儿,两人画中的女子采同样的姿势,但一个朝左、一个朝右,画面情欲放恣,却各有作者自己古老民族的古典优美。我总喜欢把这两幅画摆在一块看,心想:在80年前,这样的画作、这样的行为可是惊世骇俗呀!然而今时今日看来,那都是多么真情的表白。情爱、性欲、乡愁、孤独……

  价格无法界定艺术力量

  我相信在当代艺术里,除了高获利的投资目的外,有些艺术作品中也带着浓厚的人心情感,只是在这渲染的金钱喊价中给淹没了。艺术应该是一辈子的追求,现在的艺术家,无论成名与否,有多少人深刻地认同与执行呢?

  艺术品无论是在私人藏家手上或是在美术馆里,它的艺术力量是不会增减的。一件艺术品在拍卖会上不论价值上亿或区区几百元,它本身的力量在艺术家创作时就已存在。价格是无法界定艺术力量的,艺术力量是能够穿越时间的。

  与印象派相近时期的华人老艺术家的作品,也正面临着被忽略的局面。其中的原因很多,我甚至觉得或许是因为它有太强的艺术力量,不容易被了解,最后反而被忽视,因为炒作者不懂得去说明与运作。当然,这些艺术家都不在了,持有这些艺术品的家属们也许因为过度保护,也许因为过于贪婪,让这些美好的艺术品绝大部分都失去了与群众见面与沟通的机会。似乎那个世纪的华人艺术作品在这个时候像是没发生过的事,静静地躺在仓库里。

  我有一位在这个世纪华人艺术作品收藏领域很有成就的藏家朋友,他曾自我解嘲地安慰我:“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就让他们忽略吧。等到他们发现了这些艺术的美好,已经来不及,画都在咱们家里了。”话虽说得幽默,其实我们都明白彼此心中的感叹。

  我还是喜欢印象画派那个世纪里,艺术家在情感上的表现,隐喻和直述恰当地表露了心中的感情,也一直是我在从事流行音乐创作上常常使用的方法。最近我写了一首歌就叫《印象派爱情》,收录在我的歌手潘嘉丽《在世界中心》的专辑里,我用印象派的画与年轻人的爱情对比著述说。听完了歌,许多年轻人问我:谁是常玉?谁是潘玉良呀?我心中窃喜:问得好!我更加把劲推广这首歌,希望更多人问我同样的问题。同时也写下这篇文章记录我这段时间的感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