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弘一 1942年作 出世入世箴言行书 手卷

图录号:08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弘一 1942年作 出世入世箴言行书 手卷
图录号:
0849
年代:
1942年作
艺术家:
弘一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7×60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09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传家宝”—中国近现代书画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出版:《弘一法师书印光大师嘉言集》,(赵朴初题书名),江苏古籍出版社。《(因此卷原为册页,该出版物印刷次序与此卷装裱次序有异)。 款识:于时几次鹑火夏四月,晚晴老人时年六十又三,居温陵小山书院。印文:弘一、有朱批(16次) 说明:1.此作品原为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店旧藏。2.此卷为弘一法师圆寂前五个月所写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即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的“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是人生真谛、佛家禅悦最为大彻大悟的内容,也是弘一法师苦修一生所得出的箴言。此卷原收藏在扬州市文物店,着录于《弘一法师书印光大师嘉言集》,是研究弘一法师一生出世箴言、入世禅语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也是弘一法师晚年独一无二的“人书俱志”书法手卷作品,远胜弘一法师此前所写的《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弘一法师在民国三十一年三月,曾回泉州百原寺,不久即移居温陵养老院,并名其书斋为小山书院。此卷正是写于此时,是“入世”与“出世”最佳总结的时间。九月四日(阳历10月13日)晚八时圆寂后,徐悲鸿、欧阳予倩、黄炎培、柳亚子、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刘质平、朱光潜、赵朴初等均为其学问、人生真谛、佛家箴言所折服,纷纷着书言谈弘一法师所到达的境界,惜他们均未读及此卷,否则一定会拍案叫绝。展览:“中国佛教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印光大师嘉言”是印光大师的语录集抄,弘一法师于1942年为福海居士所书。这其中记录了一段两位佛学大师的因缘。弘一法师出家后,希望拜印光大师为师,但印光大师曾发愿不收徒,弘师于佛前燃臂香祈祷,才以诚心打动大师。1924年,弘一法师从温州去普陀山谒见印光大师,每日自晨至昏,弘一法师一直守候在大师房间,将大师之一言一行皆铭记在心。直到大师圆寂后,弘一法师还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中讲述大师之盛德,题为《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无论是在佛学上的抉疑,还是在修持上的策警,或是在书法等方面的造诣,弘一法师都受过印光大师的指点,平日更是以大师之言行为自己之言行。此法书骨格清朗,苍劲有力,清淡自如,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书风面貌,堪称弘一法师晚年代表性的书法精品。释文:△学道之人,道念重一分,则凡情轻一分,此必然之势也。然未断惑之人,常须努力。若一放纵,旧病定至复发。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以贪瞋痴为自家正主,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直须将一个死字,推到额头上。但恨人之不诚心念诵,致不得其全益耳。△凡不宜念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扑火,自取烧身矣。凡兮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若慈航也。则断不改当仁因让,见义不为矣。世间富贵,奚啻阳焰空华,直同囹圄毒海耳。△人生事事皆可伪为,独临死之时不可伪为,况其无爱恋之情,有悦豫之色,每坐而逝。若非净业成熟,曷克臻此。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经中所说功德,纵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若乐悲欢皆属假状,不由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专痴福,必倚之以造罪业,其将来之若何有了期。△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譬如一两普润、卉木同荣。修身齐家治国亲民之道,无不具足。古来文章盖一时,功业喧宇宙者,则其精神志节皆由学佛心培之。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不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声尽无除。即小而世谛中,孝弟忠信礼仪廉耻等,亦豪善佛遗。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为戒。△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觚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知能己。谁肯于得意煊赫之时,回首想乎。△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专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瞋者,见境而心起忿憎之谓。富贵之人,每多瞋志。以诸凡如意,需使有人,稍一迷忤,即生瞋怒,惟取自己怯意,不顾他人伤心。又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已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木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无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岐误。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忙忙碌碌,无非为养身家,做体面,遗子孙而已。推其病根,只因执着有我,不肯放下。而于自己主人公,本来面目,则反置之不问。任其随业流转,永切沉沦,可不哀哉。愿我同人,咸生正信。△吾人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只因迷背本心,坚执我见,则一切诸缘皆为对待。倘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无所有。犹如虚空,森罗万象无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众流无不纳受。如天普盖,似地均擎,不以盖擎自为其德。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志,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俱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馀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减,方为实在工夫。断不可起烦躁心,恕天尤人。△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尚汝心不至诚或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坠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若心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无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则以邪招邪,何能令彼远离不扰邪。△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从遇危险等事,已过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志由宿业所成。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奉西。今为汝计,宜放开怀抱。一切不可以计虑,不可以担忧。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祸患鬼神。△乱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其所开示,改过于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与世道人心大有碑益。至于说天说佛法,直是胡说。吾等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以其有阻人迁善之过。亦不可附赞此法,以其所说佛法皆属臆撰,恐致坏乱佛法,疑误终生之惩。若有暗地里,口传心授之妙诀。是邪魔外道。非佛法。△茀海居士,遗全素楮多纸。属作草稿时用之,当来集辑以返居士万而为纪念。近将远行,无有草稿可书,乃节录印光法师嘉言十数则,以塞其责。书法极潦草,恶劣不堪。与寻常作草稿时无以异也。居士囊所遗余素楮,似不止此。或存檀林书夹中,现在未能捡寻。拟请居士以此馀楮,惠施与余,不再偿还。囊老秃唐,希居士愍察,勿责备焉。于时岁次鹑火夏四月,晚晴老人时年六十又三,居温陵小山书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