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 商周时期玉贝二枚
图录号:1601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 商周时期玉贝二枚
- 图录号:
- 1601
- 年代:
- 暂无
- 艺术家:
- --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
- 拍卖会名称:
- 2019年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古钱 金银锭
- 拍卖时间:
- 2019年06月01日-06日
- 备注:
- 商周时期玉贝二枚长:25毫米极美品《古钱 金银锭》专场共计拍品三百五十余件,征集自海外藏家的“丽庄藏中国银锭(V)”、“言喆居藏锭”、“戴学文先生银锭珍藏”、“黄金天下集藏”四大专题同时亮相,蔚为壮观,所呈现的拍品样貌多种多样,品相保存良好,大部分估价具有较大的价值空间,并且,均由GBCA(公博)鉴定评级入盒。“丽庄藏中国银锭(V)”,上拍品计六十件,品质一如既往。其中包括:清代山西“宣统年月 襄垣县 钱粮”五十两银锭,品相完美,是目前所见“钱粮”二字出现在襄垣县上解藩库税银上的唯一实物,公开拍卖首度出现;清代四川“鈩关茶课”十两圆锭,是打箭炉常关征收进藏边茶的茶税折银,打四字方形单戳者,所见甚少,是为川白税锭之珍品;清代云南“鸿发字号 利用厚生”四两大三槽锭,以古代花钱常用吉语为铭文,寓意尽物之用富裕民众,少见之八字铭文戳记,字字清晰,且为一横二直戳式,于大三槽锭百不一遇;云南“宝兴公记 汇号纹银/通海公估公看讫”五两牌坊锭,属通海当地自铸公估牌坊锭,目前仅见二枚,是晚清云南地方建立独自牌坊锭体系的历史记录。“言喆居藏锭”四十五件,多数为十两或十两以下小锭,整体以品相精挑细选,保持完美“颜值”为特点,拍品多数获GBCA UNC级评分。例如:清代甘肃槽锭通常铸造较为粗劣,铭文不清,拍品“庄浪 成泰”二两半槽锭,县名稀少,铸造精良,原色原光,集少见品种与UNC品相于一身,极为难得;清代“山东盐课 王大全”十两税锭,盐税折银,器形优美,保存完美无瑕,GBCA评级UNC+;清代广西“梧州府 嘉庆十五年 十月苏永丰记”十两砝码锭,为早期官铸税锭,存世寥寥无几,“苏永丰记”之银号名,于国内外银锭书刊资料中均未查见记载,品种极罕,近未使用品相亦属难能可贵。“戴学文先生银锭珍藏”共计二十一品,首次辑成专题,以精品牌坊锭为主,绝大部分著录于戴先生专著。所含精品有:清代四川“邛州丙午盐本”双戳十两圆锭,系目前仅见之官铸纲盐盐本折银,亦为《川康银锭》一书图片原物,属川锭珍罕品种;清代云南“陈元昌号 公议纹银/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城内公议,是牌坊锭最罕少的品种之一,公开拍卖尚属首次;清代云南“李元盛号 汇号纹银/公估童佘周看”五两牌坊锭,上梁另盖“丁”字小圆戳,为云南藩司征收之丁捐银,于牌坊锭中极其罕见,目前仅发现二品。“黄金天下集藏”是本公司首度推出的黄金藏品专题,三十九件拍品,绝大部分著录于李念祖著《黄金天下》一书,品种丰富,主要涉及民国时期各类金章、机制金币、金锭以及国民政府黄金厂条等。稀见品包括:南京老方九霞福记银楼、南京老宝庆福记银楼、成都庆记天一福金号打制半两及一两型金章,均为历史悠久著名老字号制品,存世少见;民国八年袁世凯像背嘉禾拾圆金币,铸额极少,保存良好,GBCA MS61;民国三十四年重庆中央造币厂铸厂徽布图三两、五两(七月版)厂条,数量远少于后期台湾中央造币厂孙像布图厂条。此次专题外银锭部分,五十两大宝精品涌现,数量之多、品质之高,为近年来所未有。其中的亮点拍品包括:金代五十两银铤,所见绝大多数进入各级公立博物馆馆藏,民间流传甚少,此枚打篆书“使司”戳记,目前仅见二品存世;大蒙古国“真定路 真定河涧课”五十两银铤,系真定河涧课税所征收之盐税银,民间流传极罕,成为蒙元时期财税史研究之重要实物史料;明代广东“南雄府征收嘉靖三十四年冬季分椒木银伍拾两五钱正”银锭,系南雄府椒木抽分折银,也称椒木银,因每年经南雄府运京的椒木数量巨大,椒木抽分税银成为南雄府财政收入之大宗,此类银锭遗存对于明代财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清代云南“光绪十六年 信记盖库银”五十两银锭,锭面加盖不同地名小戳印五方,此一种类银锭盖光绪年份及“信记盖库银”主戳者,存世屈指可数;与此同时,清代江西“咸丰年月 浮梁县 伍拾两 匠元泰”方宝、湖北“光绪九年月 江汉关 有成号匠罗芝”、陕西“西安省城 足色宝 庆义公”、安徽“咸丰二年十月 休宁县 方永隆”、安徽“光绪年月日 淮南盐课复记”、江苏阴刻“十三年十二月 江阴县 陈恒升 许之轸”、河南“乾隆五十八年三月 洧川县 匠徐福”、安徽“一本万利 大开日中市 广收四方财 永发盛”等五十两大宝,皆为珍罕品种,品相均佳,必令银锭收藏爱好者不虚此行。□诚轩钱币部
- 声 明: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 商周时期玉贝二枚
-
* 战国时期“安阳”方足布、“益昌”方足布、明刀各一枚
-
* 战国时期齐“节墨之大刀”背“工”五字刀一枚
-
* 战国时期魏“共”字圜钱一枚
-
新莽时期“大泉五十”合背一枚
-
* 新莽时期“大泉五十”铜质母范一件
-
* 新莽时期“小布一百”一枚
-
新莽时期“货布”二枚
-
* 十六国成汉“汉兴”直书二枚
-
* 北周“五行大布”、唐代“顺天元宝”背上仰月各一枚
-
* 唐代“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小平各一枚
-
北宋“宋元通宝”铁母一枚
-
北宋“大观通宝”折十一枚
-
* 北宋“宣和通宝”背“陕”小平铁母一枚
-
* 金代“大定通宝”一组九枚,其中背上“酉”七枚,背上“申”、阔内缘各一枚(无图)
-
* 金代“大定通宝”一组十三枚(无图)
-
元代“大元通宝”八思巴文折十、清代福寿花钱各一枚
-
元代“至正通宝”背八思巴文“辰”折三一枚
-
* 元代“至正之宝”背“吉 权钞 伍钱”一枚
-
* 元末“龙凤通宝”背“永”下月小平一枚
-
* 明代“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天启通宝”背上“十”下星各一枚
-
* 明代“天启通宝”背十一两一枚
-
* 清代宝泉局“雍正通宝”二枚,“光绪通宝”大样三枚,计五枚(无图)
-
* 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
-
* 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
-
* 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
-
* 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
-
* 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
-
* 清代宝泉局、宝源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各一枚
-
* 清代宝源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大样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