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4/15世纪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像
图录号:1023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14/15世纪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像
- 图录号:
- 1023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高21.8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2017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7年05月26日-27日
- 备注:
- 声 明:
- 此尊右侧立像为金刚手菩萨,头戴五叶宝冠,右手持莲。宝瓶居中,而左侧为大成就者,三目、咧嘴,作愤怒相,头冠为骷髅头冠,特征为身斜缠一蛇,而左手持法杖,由于高髻不是马头,可以表明他的身分并非马头明王。以往这类的组合式造像,多被视为金刚手菩萨和马头明王的组合,这是因为金刚手菩萨、马头明王和金翅鸟分别代表十方诸佛的意、语、身化现,三尊合一具有十方诸佛众圣的意、语、身合于一身之意。佛教的修行阻碍难多,来自天上、地面及地下内外及密内障。金刚手三身合一,有助于对抗天上、地面与地下一切障碍。
这件作品的关键在于宝瓶,藏传佛教以重视教法传承闻名,亦即所谓的「灌顶」。这个观念源自古印度王子继承王位时,国王用一个瓶子把海水浇灌至太子头上,表示从此以后太子便获得了王位。佛教则借用这种仪式于教法授受,宝瓶正是仪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器。因此,本尊组合即是象征性的表现金刚手菩萨向大成就者传法。
本尊具有丹萨替寺造像的风格特点,躯体的肌肉表现、大成就者圆鼓的双眼、全身装饰镶嵌各色宝石、低矮而饱满的莲瓣座、红铜基底鎏金的色泽皆可以作为佐证,此外,造像背后的插销凹槽痕,乃是用以安装在舍利灵塔周围,这也表明它与丹萨替寺千丝万缕的关联。丹萨替寺乃是噶举派的重要支脉,噶举派得名的由来,从字义上来说,「噶」为佛语,「举」则有传承之意,揭示该教派格外重视师徒之间教法授受的特点,表现在造像方面,也能够说明何以灌顶的主题会被创造。
据学者统计,这类主题的文物罕见,全世界仅有十余件,这件文物之前的藏家是知名瑞士藏传佛教研究权威施罗德(UlrichvonSchroeder),著录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之中,名家投注的眼光,也足以说明本件作品的不凡。布达拉宫藏品中有一件类似造像,可作比较。此外,北京保利2016年春拍曾以超过120万人民币的价格拍出一件相似之作,表明该题材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前景可期。
来源:藏传佛教研究权威施罗德(UlrichvonSchroeder)旧藏,附证书
参阅:
1.北京保利2016春拍,Lot.8045,1415世纪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高28公分。成交价1,207,500;2.1516世纪,金刚手菩萨与马头明王,高32厘米,西藏布达拉宫藏,《盛放莲花―历代佛像撷珍》,文物出版社,2009年,页174175。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17/18世纪 铜鎏金无量寿佛
-
18世纪 铜鎏金目犍连
-
17世纪 铜彩绘吉祥天母及玛哈噶拉双身像
-
18世纪 铜鎏金无量寿佛
-
清康熙 铜鎏金哈香尊者
-
清康熙 夹漆金白度母
-
清初 木胎漆金力士 (一对)
-
清 木胎漆金接引佛
-
12世纪 黑石观音菩萨坐像
-
8世纪 铜妙音天女
-
明或更早 铜鎏金骑狮文殊
-
明或更早 铜漆金释迦牟尼
-
15/16世纪 铜鎏金上乐金刚
-
清乾隆 铜鎏金宝生佛
-
18世纪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
-
清乾隆 铜泥金释迦牟尼
-
17/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15世纪 铜鎏金金刚萨
-
17世纪 紫檀雕扎那巴扎尔祖师像
-
明 铜弥勒
-
15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
-
明永乐 铜鎏金喜金刚
-
14/15世纪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像
-
14世纪 铜释迦牟尼(错银错红铜)
-
15世纪 铜鎏金上乐金刚
-
18/19世纪 铜鎏金金刚钩(扎纳巴扎尔风格)
-
14世纪 铁金银五股金刚杵
-
明 木胎彩绘观音
-
明 木胎观音立像
-
15世纪 铜黄财神(错红铜)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墨韵风雅—名人法书与信札(76)
- 惟精惟一—中国古代书画(56)
- 曲艺情缘—黄青新珍藏关良作品(42)
-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117)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59)
- 巨匠—中国近现代书画(180)
- 当代油画·版画·雕塑(76)
- 经典永恒—精品翡翠及瑰丽珠宝(93)
- 时光技艺—珍贵名表及西洋古董钟(106)
- 稀世真藏—极品名酿·养生精粹(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