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 紫檀象牙头如意
图录号:690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清 紫檀象牙头如意
- 图录号:
- 690
- 年代:
- 清
- 艺术家:
- --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长31.5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江苏爱涛
- 拍卖会名称:
- 江苏爱涛 2014年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忘忧——古董珍玩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4年7月5-6日
- 备注:
- 声 明:
- 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此清代如意以象牙为头,制为灵芝样式,紫檀柄,底镶象牙,下坠流苏。
骨董至珍得而忘忧
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不绝,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繁衍过程中,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作古籍浩繁,佳器如云。然朝代更迭,战火不避,多有毁坏,所遗者多为官私收藏,精绝奇巧者众,平平者亦有。若求古韵,则皆为罕物,如得之一二,或置于枕边案头,于焚香执笔之余,卧而听雨之时,信手拈来,把玩怡情;或摆于厅堂高几,群贤毕至之时,鸿儒谈笑,与友共赏,畅叙幽情,信可乐也!
“骨董”一词始见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张萱写的《疑妖》卷五:“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宋代吴自牧《梦梁阄》中记载:“买卖七宝者,谓之骨董行。”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亦有:“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的说法。拆字取义来讲,“骨”者,所存过去之精华,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晓也。“骨董”之者,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清末民初以来,皆谓之“古董”。
骨董,古时各种文化艺术品之遗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古籍拓片、竹木牙角器等文物。今人追求骨董甚,收藏之风盛行,然古人亦好古,自西汉始,已有人研究古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晋书·张华传》记载,武库火灾,“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等尽焚焉。”从西晋王朝武库失火所烧毁的历代文物,可以知道帝王收藏的兴趣。有宋一代,市民阶级产生,城市商业繁荣,研究古物者渐多,遂著书立说,产生金石之学。
发展至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其后又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清 紫檀象牙头如意
-
清 楠木仿竹雕人物诗文画笥
-
清 银佛家八宝纹经筒
-
清中 沉香山子
-
晚清 匏器双龙戏珠香筒
-
清 紫檀嵌银丝纸镇
-
清 灵璧石笔架山子
-
清 紫檀松纹镇纸
-
清 紫檀木雕诗文臂搁
-
清 嵌金银丝“雅鉴斋”文房 (三件套)
-
清 檀香木雕人物摆件
-
清乾隆 紫檀镂空雕百宝嵌如意
-
清 鹿角笔筒
-
清 紫檀人物笔筒
-
清 瘿木大笔筒
-
清 紫檀诗文笔筒
-
明末清初 象牙刀马人物笔筒
-
清初 黄花梨花卉笔筒
-
清 紫檀大笔筒
-
明末清初 黄花梨如意纹束腰笔海
-
清 竹雕五蝠捧寿纹扇挂
-
清 恽南田款竹刻一鸣惊人臂搁
-
清 周芷岩款竹刻臂搁
-
清 竹刻臂搁
-
清 竹雕人物故事香筒
-
清 竹雕指日高升香筒
-
清 竹雕溪山行旅香筒
-
清 竹雕人物香筒
-
清初 竹雕刘海戏金蟾摆件
-
清 竹雕对弈图笔筒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明心——佛道造像专场(51)
- 漱泉——庭园雅石专场(76)
- 邀月——琳琅满目专场(86)
- 忘忧——古董珍玩专场(102)
- 莳竹——湘妃竹笔专场(10)
- 吟翠——中国书画、西洋画专场(255)
- 解语——瓷器、砚台专场(96)
- 澄怀——玉器专场(79)
- 饵云——明清铜器专场(88)
- 悦容——珠宝翡翠专场(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