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岱山 2011年作 浮光之七
图录号:809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王岱山 2011年作 浮光之七
- 图录号:
- 809
- 年代:
- 2011年作
- 艺术家:
- 王岱山
- 材质:
- 浮光之七
- 作品分类:
- 尺寸:
- 85×200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
- 拍卖会名称:
- 北京诚轩 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油画雕塑 成交额:RMB 2,209.96万 成交率:72.45%
- 拍卖时间:
- 2014年5月16日-22日
- 备注:
- 声 明:
- 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岱山》,安徽美术出版社,合肥,2011年9月,第228页及第250页签名:岱山2011王岱山:生活的吉光片羽
(拍品编号?808-809)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岱山,凭借“凡花”、“尘土”等系列作品获得“旋转木马—2011中国新锐绘画奖”的金奖,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80后艺术家。他以两种节奏持续创作,一种是“浮光”、“花语”、“凡花”这类独立成幅的系列作品;一种是小幅连续的“日记”系列。可以说,这两类作品于王岱山而言,就像是长篇小说和随笔记录对于一位作家的意义,前者是画家一段时间以来深度思考的结晶,有序而具有整体性,后者则是零散无序的思维碎片,拼凑成一部无言的自传。
“浮光”系列创作于2011年,与之前的“凡花”等系列相比,画面的神秘感和诡异感更强,每一个场景都似梦境,亦真亦幻。一直以来,王岱山都擅长用光束营造出舞台场景般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在《浮光之七》(拍品编号809)中,利用树影斑驳,将以往独束的光影处理得更加层次多变,丰富细腻,也更加凸显画中女孩的寂寞。王岱山认为,光、影、人、物的组合,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场景,入画后却渗透出一种陌生感和神秘感。这种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矛盾和可能性是有趣的,值得思索并入画。
这幅《浮光之七》是该系列中尺幅最长的,所取场景像是艺术家脑海中的一个片段,墙壁向两端延伸,为观者留下更多想象余地,少女伫立在长长的光影交纵的漫道,更显沉郁孤独。王岱山经常用镜头记录下他喜欢的场景,或是精心设计的,或是无意瞥见的,再以绘画还原,将孤独的主人公置于场景中,构建他心中那个“抑郁、诡异、紧张、静谧”的世界。他并非一味根据照片作画,而是重视古典写实技法,笔触温厚而舒缓,色彩沉稳而内敛,构图往往别出心裁,善于营造安静缓慢又带有神秘的氛围。
与“浮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谭军 2009年作 疾·药系列(共三幅)
-
谭军 2007年作 梦中醒来
-
王濛莎 2013年作 双梅景暗
-
郭鸿蔚 2009年作 素菜之一(共三幅)
-
贾蔼力 无题
-
郑江 2013年作 哭泣的人之二
-
梁思衡 2010年作 玩偶
-
王岱山 2007年作 角落之八
-
王岱山 2011年作 浮光之七
-
韦嘉 2006年作 草地野餐之二
-
韦嘉 2006年作 小荆棘
-
季大纯 曹素功一家不在家
-
季大纯 1998年作 丁香浴
-
季大纯 2003年作 红色的莎士比亚
-
刘炜 2007年作 花儿
-
刘炜 2007年作 花儿
-
周春芽 1976年作 青城山 名山县
-
周春芽 1979年作 叶永青肖像
-
周春芽 1996年作 山石
-
周春芽 1998年作 白百合
-
周春芽 2008年作 今天冬至,TT是不怕冷的
-
钟飙 2003年作 标准间
-
王易罡 1995年作 无题
-
丁方 1987年作 城系列·碎梦故都
-
徐冰 1982年作 春水
-
丁乙 1995年作 十示 95-B12
-
2002年作 王天德 水墨瓷罐
-
王天德 2005-2007年作 数码系列
-
魏青吉 1996年作 关于T系统的构想之十二
-
梁铨 2008年作 大红袍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纸币 成交额:RMB 944.05万 成交率:84.96%(1037)
- 古钱 银锭 机制币 成交额:RMB 2,658.15万 成交率:83.74%(1271)
- 艺术图书 成交额:RMB 328.53万 成交率:100.00%(200)
- 中国油画雕塑 成交额:RMB 2,209.96万 成交率:72.45%(98)
- 中国书画(一) 成交额:RMB 9,860.56万 成交率:88.89%(234)
- 中国书画(二) 成交额:RMB 7,108.73万 成交率:83.77%(265)
- 瓷器工艺品 成交额:RMB 3,323.96万 成交率:87.97%(134)
- 邮品 成交额:RMB 294.39万 成交率:64.6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