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郑燮 1764年作 竹石图 立轴

图录号:1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郑燮 1764年作 竹石图 立轴
图录号:
15
年代:
艺术家:
郑燮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90×10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永乐
拍卖会名称:
北京永乐 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
专场名称:
曾经堂书画藏品 总成交额:1141.84万元 成交率:80%
拍卖时间:
2006年10月18日
备注:
声 明:
注:此图为郑燮七十一岁时所作。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笫13版),第1394页。〕 《画征续录》、《墨林韵语》、《历代画史汇传》均有传。
郑板桥画竹,始学于宋代文同,又脱胎于明代徐渭和清初石涛等,形成了「简」、「瘦」、「挺拔」的独特风貌。苏东坡画竹主张「胸有成竹」,郑板桥却是「胸无成竹」,「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便构成大局矣。」〈郑板桥《墨竹》题识,横幅,扬州博物馆藏〉
郑板桥曾说:「画石不点苔,惧其浊吾画气」。其实不尽然。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和广西博物馆等的藏品中,皆有点苔的石头,他更自题画石册页道:「从来不作苔花点,今日微添一两斑」,又在《竹石图》上题:「画竹多减叶,画石不点苔。今偶反其道,亦觉看得来。」此图是作者去世前一年,七十二岁时所作,其时他的创作已登峰造极,已不再拘泥于任何画论。他在淡墨石骨上作数笔疏密相间,浓淡相兼的苔点,和竹竿竹叶的浓淡变化相呼应,格外显得笔意恣纵,墨气酣畅,逸趣生动。
斯图与上海博物馆藏的《竹石兰花图》〈左图〉无论在构图章法,遣笔用墨上都如出一辙,两者都为郑板桥晚年难得的佳构妙品,弥足珍贵。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