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1939年作 光第·风景

图录号:162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1939年作 光第·风景
图录号:
1624
年代: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布面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58.5×8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971699
USD:252721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朵云轩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油画专场 总成交额:2112.77万元 成交率:96%
拍卖时间:
2005年7月8日
备注:
声 明:
1.《光第·风景》是民国二十八年展览的展品之一。展览当天正值蒋碧微父亲逝世百日之际,前来参加展览的人员有:叶楚伧、陈立夫、张洪沅、□甫、张道潘、吕斯百、傅斯年、蒋碧微、吴稚晖、陈树人、张治中等国民党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近千人。徐悲鸿将本次展览筹集的款项经吕斯百先生转交给蒋碧微作为儿女的抚养费。
2.徐悲鸿之子徐伯阳先生亲自鉴定此画,确认为此画为其父所作。并在此画照片的下方签署“经查证此作品确为先父徐悲鸿之迹”等证明文字。据藏家介绍,此画早年直接来源于蒋碧微女士。
3.“光第”为宅名,是重庆一位名绅的私宅,它坐落在渝简马路边的小山头上,是一幢两层建筑的楼房。蒋碧微由南京迁居重庆后就在此居住,当时郭有守和张直夫两家租下了二楼一半的五间房,徐悲鸿夫妇便占据了两间。自徐悲鸿搬进“光第”后,便十分依恋这个新家,也因此与蒋碧微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他除了必须到市区沙坪坝中央大学上课外,就整天在家作画。此作品就是徐悲鸿居住“光第”期间所绘妆的寓所周围的环境,当时曾挂于“光第”的会客厅内。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1917年留学日本,归国后由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导师。192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在上海、南京、北平艺术院校任教,并先后赴欧洲各国举辨展览。抗日战争中,赴南洋义卖书画作品,捐助救国运动。在重庆筹办中国美术学院,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6年任北平艺专校长。1949年以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逝世后国家在北京建立徐悲鸿纪念馆。1995年6月,北京举行规模盛大的徐悲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徐先生油画的精湛技术,在于他继承西欧古典艺术严谨而完美的造型传统,并汲取印象主义对光、色的发现,使之完善地结合。徐先生油画色彩上的造诣表现在:其一,能洞察物象暗部色彩的差别,突破古典油画以棕色或是素描深浅表现的局限,能画出景物丰富细微的色彩感和响亮的透明感,他的色彩能发出共鸣与响声。其二,不戴著别人的眼镜观察对象,而是真正打开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因此,其色彩能够随千变万化的对象而变化,时有创新、时有发现,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通向创造与更新最可贵的技巧,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过硬功夫。他掌握了这套真本领、硬功夫,将油画这一外来品种移植到中国土壤,为油画民族化,开辟蹊径。其三,徐先生在油画色彩的探求中,始终与严谨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形与色的完美结合,其高难度的系数是很大的,而攀登油画技术高峰必须克服这个高难度。其四,能够敏锐地区分物象明暗交界线过渡到半调子之间的色彩细微变化,这个地带的转折变化是微妙的,又是光线转折的脊梁骨,是决定物体质感和色感的关键部位,如不对之认真观察研究,分析综合,下一番苦功,是不能觉察和表现出来的。最后,他的色域宽阔,在人体肤色中,能够大胆使用普蓝、深红、桔黄、柠蒙黄等一类烈性颜色,这是罕见的。徐先生使用这类颜色画人体,控制得宜,从未出现重复、雷同以及过火、太怯(俗气)的弊病,仍能收到协调和谐、璀璨生辉之效,这是极其难能可贵之处。—冯法祀1987年2月(摘自《徐悲鸿画集6油画部分》序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