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国家文化版权获得者一一书画名家李绪刚百家媒体聚焦报导

日期:2024-11-15 17:48:25 来源:艺坛大咖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四项国家文化版权获得者一一书画名家李绪刚百家媒体聚焦报导

【艺术家简介】

      李绪刚,字超然,号双清斋主,1946年出生,安徽滁州人,祖藉河南商丘,定居北京。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艺委会主任,北京黄宾虹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客座教授;荣宝斋特约画家;清华美院深造,安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仙骨龙梅》丶《七彩风雨竹》等多项国家文化版权持有人;龙梅获国际金奖,扇面获国家级银奖。 

      人民日报袭古创今栏目《龙梅寄托情感,笔墨彰显筋骨》及该报文化栏目《李绪刚写意梅花传承与升华》;央视频《经典对话艺术名家李绪刚》;人民周刊《人民艺术家一一李绪刚》,作品在《荣宝斋》期刊连载,入编2023年度荣宝斋《时代新语》雅集等。并得到中国艺术评论界泰斗邵大箴先生和故宫博物院资深鉴定专家单国强先生撰文赞誉。作品在欧洲丶日本丶韩国丶新加坡等,以及在紫禁城.太庙,北京荣宝斋丶国家画院丶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展出。国内外多次拍卖成交。人民大会堂,长城博物馆等收藏。 

     原创作品有《仙骨龙梅》、《七彩风雨竹》丶《聚宝盆》丶《千年欧梅图》、《孤标尘外梅》等系列, 著有《李绪刚梅花作品集》等。             

【获国家文化版权作品欣赏】

  一《仙骨龙梅》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111

       颠覆传统认知,打破动植物界线,梦想把传说中的动物龙与植物类梅完美融合,把代表华夏文化的龙和中华精神象征的梅双重内涵叠加成新型国画作品。 

       为了这个格高丶宏大而渺茫的目标,历时两年,易稿千次,终于成功。这就是李绪刚先生执意创造的丶向北京奧运献礼的时代力作《仙骨龙梅》(原名华夏龙梅)亘古末有。 

             

 二     七彩风雨竹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154

  自然界本无墨竹,但国画墨竹历代相传,经久不衰,丰富多彩的天然竹却不见系统入画,曾是西画画家的李绪刚先生对色彩情有独钟,想作彩竹尝试,但真正画起来,远比想象的困难,一是不能象画墨竹一样一次完成,二是颜色发“飘”,不符合中国画审美观,几经周折用中国墨巧妙镇之,终于成功;赤橙黄绿青蘭紫竹跃然纸上,加之有展现竹刚正不阿品格的风雨姿态,在画史上便有《七彩风雨竹》一点新意。特别适宜画竹条屏、册页丶手卷丶长卷丶小品等。 

                                                            

 三      千年欧梅图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04

     欧阳修在安徽滁州醉翁亭栽下一株梅花,经由日月精华涵养,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年年春寒料峭之际,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到这株称为千年欧梅的地标性生态景物前,体验梅雪争春未肯降的精气神。然而热度仅有半月余,欧梅已是千年寿星。再风光也不会永恒。 

     当代檀画梅的李绪刚先生关注到,从古至今没有写意欧梅的画作,怀有为家乡传播文化的愿望,他执画笔把“一季欧梅”塑造进宣纸,成为可以借助丹青方式,四时长驻人们审美视野里的文化恒久! 今朝因笔回溯千年,精神可对话,文化跨时空。生态梅激变成艺术梅进入艺术殿堂,千年之梅,古今相续。欧梅一一千年欧梅图,盛名传天下。 


  四    聚宝盆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11

     中国传统国画团扇与“聚宝盆”本无掛葛,然而一件小事却改变了命运。一次,画家李绪刚应邀画一幅团扇作品掛在一宅玄关处,但,该宅主对作品提出要求:一是要色彩明快大方,二是要能体现财气。对于“一”好办,而对于“二”则犯难了,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到山水画,若画面中有水纹`水鸟丶鱼儿,直接显示水,而水主财;若画面背景为兰绿色则寓意水,若画面背景显金黄,也是财。画芯再镶一个圆形画框,它象圆形木桶匝一样也有内聚效应,一个聚宝盆的故事就诞生了。真乃传统团扇放异彩,洐生新品聚宝盆。团扇典雅适合宁静环境,聚宝盆明快适合现代富丽堂皇环境,两者互为增辉。 

              

其他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17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31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38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43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50微信图片_20241118000256微信图片_20241118000303微信图片_20241118000308微信图片_20241118000312微信图片_20241118000317微信图片_20241118000323

名点评家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500

《妙造自然》邵大箴先生题字和评语 

           

      李绪刚竹子、梅花构图很有味道,笔墨气韵生动。尤其是墨的变化很丰富、很微妙,用笔也很灵动,又很统一。虽然从传统之中走来,却富有当代特征,比肩当代名家,又凸显出自己独特的风貌。画的很好,这样画下去必能大成。 

 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文/邵大箴)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507          


名家鉴赏与收藏

一一单国强先生点评摘文

      李绪刚的写意画痛快淋漓、自然率真,给人以清新灵动的审美享受。《七彩风雨竹》大片笔墨挥洒,肌理墨韵,变幻无常;细微之处又精心处理,一放一收,虚实相宜,耐人寻味。整个画面强化意境、重视节奏、体现张力等表现,显示其历经磨炼的艺术功底。 

(摘)文/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鉴定专家单国强 

           

点评文摘    

      李绪刚先生有扎实的艺术功底,且能把一切艺术元素都不露声色地笼于笔下,而无别人的痕迹,这种超拔的融合能力,是他得天独厚的本领,也正是依仗着这种本领,他一旦确立目标,就一路吸收、转化,一路专攻、完善,不断在既有的面貌中注入新鲜血液,使创作精专,形成自已响亮的艺术形式! 

人民日报袭古创今栏目--(摘)文/桑干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513
创作历程
 

 一   《仙骨龙梅》              

      《仙骨龙梅》是李绪刚的成名篇章,然而,其探索过程绝非一路坦途。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描绘时代盛况、讴歌大国精神,任何艺术家都责无旁贷。作为花鸟画家,认为“适逢盛世,描绘大国气象,他首先想到代表华夏文化的龙,梦想与自已擅长画的中华精神象征的梅完美融合成一幅新型作品。但是,画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传说中的龙属动物类,而梅属植物类,从古至今没有这样画的先例。他天天终围绕着难题,反复尝试,一遍一遍胶着,常常有“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一天早晨,李绪刚到北京植物园参观,百花盛开,他却沉浸于一笔一墨之间,恍恍然,他走到了一棵叫“龙梅”的盆景前,罅隙的阳光穿过晨雾照射在盆景上,盆景在光线与雾气中,遒曲盘绕,昂首欲飞,这让李绪刚眼前一亮,冥冥之中,似有神助,他发现了“气象”。工作人员告诉李绪刚,这棵龙梅盆景有着500多年的树龄,堪称盆景中的精灵,于是,“龙梅”成了李绪刚写生的对象,这可能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声”吧!易搞千次,终于成功! 

      笔墨本无声,运笔者却有义,鉴赏者更生情,李绪刚在龙梅中融入思想,在仙骨中注入情感,他的“龙梅”,意态栩然,形式新颖,成为殿堂、展馆增辉添彩的重头戏,众多艺术机构视若珍宝,争相追逐,有要求题写:“龙脉人脉,脉脉相通”的;有要求题写:“龙脉通天下,世代永传承”的,……,李绪刚的“龙梅”以一种精神象征走进大众心理,成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齐白石画虾、李可染画牛、黄胄画驴,那是一张张名片,那么,李绪刚画的“龙梅”与前辈实可一比,假以时日,定不逊色。 

           

二     《七彩风雨竹》 

      翻开中国画竹史,画竹是很多画家的选择。就颜色来说,画墨竹居多,纠其原因是我们跟老师学的时候就是画的墨竹,当你自己带徒弟教学生的时候,仍然画的是墨竹,世代相传,导至画出的作品千篇一律墨竹。在固有的认知中,似乎画竹就不能赋彩。他曾经是画西画的,对色彩情有独钟,他常想,自然界没有墨色的竹,却画得那么经久不衰。自然界的颜色丰富多彩,如果能用这样的色彩把竹子画出来,一定很美。想法有了,他就不断的尝试,但是真正画起来就困难了。因为用墨画竹可以一次成形,画彩竹就不一样了,彩竹画出来以后按照行业俗语说,就是颜色“发飘”,不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怎么办呢?后来他就想,既然墨竹画出来那么沉稳,能不能把墨色和色彩结合起来,让墨色在不显山不露水情况下把色彩镇住,并且能突出色彩;从而解决彩竹不够沉稳的问题。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在画出彩竹后再用墨色从背后进行巧妙衬托,这样画面就呈现出稳重大气的景象。另外,画竹还有一个姿态问题。可画晴竹、露竹,风竹、雨竹、雪竹等,但是他认为真正能够表现竹的刚正不阿性格的,只有风竹雨竹。

      当解决了画彩竹问题后,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表现竹的美;再用“风雨竹姿”来展现竹的高贵品格。故原创作品命名为“七彩风雨竹”。  填补了中国画竹史上一项空白。      

               

三《千年欧梅图》                                           

      欧阳修在安徽滁州醉翁亭栽下一株梅花,经由千年日月精华涵养,已经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年年春寒料峭之际,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到这株称为千年欧梅的地标性生态景物前,体验梅雪争春未肯降的精气神。 

      擅长画梅的李绪刚先生关注到,欧梅虽然有红火的时候,但每年只有半月余,其它时间则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且从古至今没有千年欧梅的写意画作,深表遗憾。他怀着为家乡传播旅游文化的願望,执画笔把“一季欧梅”塑造进宣纸,成为可以借助丹青方式,四时长驻人们审美视野里的文化恒久!是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无缝对接的典范。 

      他以苍劲笔墨画千年欧梅的龙腾精神,以艳雅之彩点染梅花岁岁有新颜的生发魅力。让人看到这样的梅花时,常有此等感叹,此梅曾经悦古人,今朝因笔回溯千年,精神可对话,文化跨时空。生态梅激变成艺术梅进入艺术殿堂,已经成为梅花创作的恒艳奇观,是艺术品收藏的奇鼎!千年之梅,古今相续。欧梅一一千年欧梅图,盛名传天下! 

           

四  传统团扇添异彩,衍生新品聚宝盆 一一《聚宝盆》诞生记

       聚宝盆这个题材,李绪刚不是一开始就设定的创作的目标,而是在和客户的交流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次一位朋友邀请在别墅作画,其中一玄关处,很适合挂一个团扇,于是,他就精心创作了一幅,但是作品装裱上墙后,效果很不理想。与周围环境相比,很不起眼,显得可有可无。画家的作品连自己都没感觉,那怎么能打动别人呢。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    

      接下来又有一个客户请他在豪宅量身订制作品,他在观察到走廊处,决定画个团扇。接受上次的教训,这次画得色彩明快,构图简洁,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作品完成后,效果确实不错。但这时主人又说,你的团扇作品的提款和寓意都比较含蓄,如果能用明确的语言和吉祥形式来表达就更好了。客户的要求让深思,不同人群对美的追求是不同的,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吉强如意,是人之常情。客户的要求就是他追求的目标。同时他想到画山水画讲究风水。山水画的风水就是图中有高山流水并截住流水形成一个水池称为聚宝盆;另外又想到木桶,桶箍是圆形的,它有内聚作用。这幅画的画芯是圆形的,如果外框也是圆形的,那么也就象桶箍有内聚效果,画芯如同山水画中水池,这就顺理成章称为聚宝盆。客户听后拍手叫好。之后又在其他地方画了类似几幅,效果都很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聚宝盆来源于团扇,但在构图、色彩、装裱形式及玄掛场所都不同于团扇。是国画中一个新的类型一一聚宝盆。 

(文/罗成)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520       
微信图片_20241118000526   
          


编辑: 水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