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后裔——中国女画家闫小敏即刘晏嘉

日期:2021-09-12 23:03:22 来源:商务旅游网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后裔——中国女画家闫小敏即刘晏嘉

作者:檀力

闫小敏即刘晏嘉祖先忽必烈、是元朝开国帝王,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兼国托雷第四子,大蒙古帝国第五任可汗,蒙古尊号薛禅汗。

8

元世祖忽必烈,横扫欧亚大陆,能征善战,率领铁骑统一了中国,开创大一统王朝,促进民族大融合。

9

沃野千里的江淮大地,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书画文化积淀深厚,才子画家、名人辈出,浩荡的淮河,俊朗的黄山,婉约的九华天下驰名。在夏商到明清的漫长时期里,淮河与长江流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是安徽物阜民丰的基本保证。所以安徽人向来有着浓厚的江淮情结,好客之风。安徽是江淮大地,安徽人是江淮儿女,甚至连安徽的富庶也与江淮休戚相关,“江淮熟,天下足”。

10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千百年来横跨豫皖苏鲁四省的淮河,孕育了众多文化名家,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成了世人的眷恋之所。书画名家云集于此,挥毫泼墨,坦荡抒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书画艺术,同样承载着整整一部华夏文明史,回首墨海江湖,可谓奇峰迭出右军神品,徽宗瘦金,蔡相透脱,东坡放逸,板桥诡谲……欧颜柳赵诸公妙手所至。尺幅之内,骏马奔腾、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丘壑空灵、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皆我中华文明之精髓,抚卷每每叹为观止,与有荣焉。

11

中国女画家闫小敏即刘晏嘉成长于此,顽强奋斗于此的女画家,她的先祖是元朝开元帝王忽必烈。

12

至元八年(南宋咸谆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13

至元九年(南宋咸谆八年,1272年2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宣布在此建都。

14

至元十年(南宋咸谆九年,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时至今日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15

一望无际的美丽大草原上,朵朵白云般缓缓流动在绿油油的草原上的羊群,驰骋在草原上的英姿飒爽的骑手……遥遥地培育了她那种善于吸收各种各样的美的的营养并使这些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的胸襟与气质。

16

巢湖,天赐美景,地造圣境,明珠耀中华,一湖冠九州。八百里烟波浩渺,鱼跃帆悬;五千年朝霞夕晖,吞云吐月。青山绿水,掩映其间,河湖港汊,融汇交连。巢湖,是古人类的发祥地,银山智人在这里开化启智,繁衍生息。

17

闫小敏即刘晏嘉母亲闫玉敏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52年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美院)学习,1954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毕业。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装饰雕塑研究班研究生,师从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王临乙、郑可等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创作了敦煌15件作品,还有敦煌乐女12件、水月观音等。

18

曾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大厅浮雕工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浮雕》工程、敦煌莫高窟佛像复制工程等重大雕塑工程。1973年为安徽马鞍山李白纪念馆塑《李白像》,由郭沫若先生审稿、沈从文先生指导并担任顾问、刘开渠先生定稿。1984年完成安徽大泽乡《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纪念碑》,后被中国邮政于1991年7月选作纪念邮票及明信片并全国发行。1994年创作出中国第一件大型烧陶艺术品《水月观音像》。1988年退休后仍然创作不辍,将学院派雕塑艺术与民间工艺结合,将敦煌艺术形象进行复制和创新。1990-1993年被敦煌研究院美术所聘请协助与日本国合作复制莫高窟八个特窟内部的彩塑雕塑工程。1994年按照龟兹风格为克孜尔石窟前创作了《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铜像》,并在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研究研讨会上得到学术界一致好评。1995年依据敦煌榆林二窟壁画水月观音创作了第一件大型烧陶艺术作品《水月观音》。1998-2010年为安徽肥西县紫蓬山佛教旅游开发区创作了在山崖上的五百罗汉高浮雕及与山体同高的三尊三世大佛(高21公尺))(与程启明合作)。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皖南新四军女战士》(与程启明、闫小敏即刘晏嘉合作)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回展”在北京王府井展出并于全国巡展后被厦门市和平公园收藏。2010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2-2018年从事国家非遗文化界首三彩陶民间艺术与学院派雕塑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探索研究工作。

19

界首三彩刻花陶,在界首本土上产生、成长,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当地的一种文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风格。作品的风格很夸张,突出运用很简练的笔触,把人物性格表现出来。界首陶器是一种土东西。然而,越土,也越最自然的,最国际的。

20210324c0101_b

观闫小敏即刘晏嘉的画,会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20210324c0102_b

她的画是在讲述生命张力。她画里面那种面对沉重生命时的奔放之意,令人控制不住呼吸的节奏。

20210324c0103_b

生命中充满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熬过的苦难;即便能熬过,又不见得能坦然而视;坦然而视的,又能有几人会对苦难“感恩”呢?闫小敏即刘晏嘉伏在案头,用她的画笔告诉世人“我能熬过苦难,我赞美苦难;我赞美苦难,我在苦难前面欢歌。”你可曾见过身陷泥淖的豪士欢唱着生命的颂歌?你可曾见过诸天仙佛鸣响黄钟大吕在庆祝着生命的庄严?你可曾见过九死一生的众生尽情享受着生命的愉悦?如若没有,来观闫小敏即刘晏嘉的画吧。

00300455247_1c47f934

敦煌飞天的舞带抚过闫小敏即刘晏嘉的脸庞,她默默撩开,神色凝重地问“千年的寂寥,你何时怒放?”手指滑过处,一切有了生命;花朵怒放,尘壳褪落。历史一声哀叹,缓缓躲在墙后,鸿蒙复开,震人发聩。

00300455248_782342f4

她在《艺海拾遗》一文中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我的创作风格是,给观者崇尚的精神。一种艺术风格的震慑是由内而发,是灵魂的净化到升华……”她追求一种大气、宽厚,保持一种锐意进取的气势,是发展自己发现的那种语言必不可少的因素。艺术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形式的单纯,精神气势的博大。画灵魂深处的感触,迸发出独特的个性语言,创造出朝圣的境界,回报沧桑,愿和谐之年共敬,诚然如是!

00300461493_5c1d9136

闫小敏即刘晏嘉1963年11月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198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200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1990年受聘于敦煌研究所、研究复制国家一级文物、唐代彩塑迦叶得到敦煌艺术的守护者常书鸿先生的肯定,同时赴法国展览。1992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主攻资深教授胡勃老师人物线描,所研临《八十七神仙卷》得到老师的一再肯定。1993年受聘于新疆龟兹石窟研究院复制研究国家一级文物,克孜尔千佛洞67窟、118窟和161窟壁画,赴日本展出。1998年6月12日—15日《闫小敏艺术作品展》在安徽省博物馆开幕,由省民革、省美协主办。1999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得到资深教授曹春生博导指教。创作作品《嬉窈》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嬉窈》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雕塑作品《在新四军中》参加2005年6月18日—9月2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和平·繁荣雕塑巡展”。民革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省雕塑艺委会委员,安徽省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宾虹、刘慎旃书画院院长,安徽省姑熟画派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国家二级美术师等职。

Cgqg11c1DdiAGOrTAAAysVF6T_4848

闫小敏即刘晏嘉主要学术论文:《论雕塑与抽象形式的概念》(《雕塑》2012年第5期),《中国绘画意境探索》(《黄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中国绘画的写意风格探究和赏析》(《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写意雕塑浅析——兼论闫玉敏雕塑艺术创新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QQ图片20180104172324

烦杂尘世,生死两扰。观朝菌对峙于楚之冥灵;听蟪蛄辨理于上古大椿。悲生则生悲,喜生则生喜;欺生则欺己,敬生则敬己。何如效佛祖拈花一笑?闫小敏即刘晏嘉潜心体悟,坦坦然欣欣然得鸿蒙物理之仿佛。著名徽州籍美学家郭因先生文评述她“一次车祸,死而复生,使她对人生有了异样的感悟。”我觉得如果没有在敦煌和克孜尔的静心沉思,单凭这死而复生的经历是很难让她有现在这般至深的感悟。

QQ图片201801041723245

闫小敏即刘晏嘉自幼受祖父、父母亲影响,喜爱艺术。在敦煌和克孜尔洞窟研究修复文物的经历对闫小敏即刘晏嘉艺术感悟的养成有着很大帮助。敦煌艺术跨度从汉、晋、十六国一直到宋元,克孜尔壁画是西夏和北魏的遗迹。它们都散发着神秘、动人又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其中敦煌文化对她影响应该是最大。

在一种磨难的环境中,敦煌产生了很多文化碎片。这些文化碎片聚集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敦煌有千魂万魄,广博如多面观音。有轻灵虚通、妇孺皆得其理之面;有思之不得、羲皇上人或得其意之面……。正是因为它包含的文化碎片如此之多,所以千年时光,白驹过隙,芸芸皆来各取所需而难窥其全。取一碎片,就可以牵引出社会形态、人文背景、政治变迁、宗教冲突等诸多内容。可想其千魂万魄的是何等之博大、何等之绵邈!如是气息中包含着一种悲吟的静谧和一种殉道的坚定。据我所知,敦煌的作品不同于永乐宫的繁华。历代到此苦修的僧人、朝圣者在修炼时都会遇到难以忍受的苦难,于是他们将对上天的呼求和对佛理无边的悲吟描绘了出来。虽然过程很痛苦,但他们都坚信自己终有所得。所以说敦煌是以尘世悟佛,有着人们在悟佛时的纠结和挣扎,包含着强烈的人性色彩。人是很难挣脱生死的,对生命的迷恋、敬畏和不解可以说是敦煌千魂万魄里重要的一魄。九色鹿为何救人于危难?摩诃萨青又为何舍身饲虎?这些对生命的体悟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闫小敏即刘晏嘉攫得了敦煌中的这一魄,端详一番,复又放下。也许她觉得生命不应该这么充满困扰,也许她觉得生命应该充满活力,率性喷放;应该灿烂无定性而不受禁锢。人的生命如此,佛的生命也是如此。佛的端庄是不是我们人为塑造的一层虚像呢?或许佛也没有超脱生命的束缚。人眷恋自己的生是小自私,佛眷恋众生的生是大自私。佛眷恋众生之生,所以他对生更为看重。是否佛眼中的生命力应该更旺盛、更奔放?

带着这种没有答案的困惑,带着质疑和崇拜,她开始画着自己的佛。于是她笔下的佛就有了强烈的冲突,有了冲突沉淀后的融和之美。两大艺术宝库中壮丽多姿的线条和色彩令她俯首,饱含哲理思辨的玄妙让她思考,于是她画面中有了一种沉重的气息。可是她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又是肆意豪放的。这种见解让她蠢蠢欲动,欲冲破千年的沉重。两者冲突博弈,交融出一种神奇的效果。

一个人如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观念就会充盈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闫小敏即刘晏嘉也画牡丹,她的牡丹浑厚大朴又恣肆奇绝,静水流深又波澜迭起!自古绘牡丹者,多取富贵之意,稍有不慎就沦陷在大红大紫,富贵花海的俗套之中。闫小敏即刘晏嘉跳出了这个俗套。她的牡丹花朵硕大,水墨交融。枝干如万年古藤,纵横交织。对她来说,牡丹只是一个载体,她在用牡丹讲述敦煌。不,她是借牡丹在阐释生命。她笔下的生命托日吐霞、吞河漱月;她画出了凤凰涅磐般的翰羽焕绮、振羽凌云,她画出了生命的呐喊和灿烂。

原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鲍加先生,评价闫小敏即刘晏嘉画作时曰:“在吸收古代艺术风格的同时,汲取古代艺术大师们的精华,并融入到她的创作之中,在她的作品里显得古拙中深蕴着流畅;她追求一种单纯、简洁、清新的造型风格,尤其在她的牡丹花卉艺术中,大胆地运用了敦煌和克孜尔两大壁画艺术宝库中的壮丽多姿的线条,绚丽变幻的色彩和密集形式的布局,时而泼彩挥洒,水色交融万韵千秋,时而采用散点透视,密不透风,疏能跑马,富有装饰和典雅的趣味。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绘画中“远看取其势,近观取其质”的论点。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呈现出现代艺术的光芒。”

闫小敏即刘晏嘉的同窗好友、文艺评论家闽榕先生2002年12月3日在《安徽日报》上以《出奇制胜,缘物寓情》为题撰文写道:

闫小敏即刘晏嘉的美术造型功底深厚,体裁涉猎面较宽,但就其艺术成就而言,主要体现在中国画牡丹的创作上。牡丹是富贵花,大多画家把它画得精细、富丽,而她画牡丹却是不经意地勾点晕染,使牡丹呈现出一种荒率野逸的趣味。

在平凡而又纷繁的生活中,善于发现攫取别人未曾认识的美,用画笔出奇制胜地表现出来;前人画“滥”了的东西也去画,但却能从“滥”中跳出来——这是闫小敏即刘晏嘉的创作特色。她画春日的牡丹,新芽从老干径自萌发而出,花朵很少用红色,多施以浓重的金黄色,使整个画面效果更加富丽堂皇,更添野逸之趣,如《春酣》一画就是这样。她还时常跨越季节常规,去画夏日的牡丹,有时以黑夜的背景,全然摒弃了传统画牡丹的程式,不勾叶筋,不点花蕊,只在花心栖息着一些红白相间的蝴蝶,使富贵之花在月光影映下另具风采,《夏牡丹》便是如此。

闫小敏即刘晏嘉的牡丹画具有鲜明的现代构成意识。她十分重视点、线、面的组合运用,画的虽然是同一物象,却很少有重复或雷同的感觉。特别是标题、题记等,在画面中已经不是通常的补白作用,其组合形式已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是艺术家得以提高的前提条件。对于素材,重要的是加以过滤,升华为对客观世界哲理和规律性的认识。正如诗家所言“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闫小敏即刘晏嘉画牡丹,没有停步在对于描绘对象自身形态的表达上,而是缘物寓情,赋予其更为博深的内涵。

闫小敏即刘晏嘉步入而立之年之后,生活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惑。正如她说的“闲愁半借忙时忘,奇想多从迫处生”。这一时期,作者的奇想确实孕育了不少别具魅力的佳作。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说过:“不同才是艺术”。闫小敏即刘晏嘉作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与众不同。

闫小敏即刘晏嘉的创作风格是:率性而大胆的创作气质,流畅而灵活的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再加上灵活多变的混描,色彩在尊重克孜尔壁画和敦煌壁画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提炼。构图是随性而发,以自己的感悟来把控全局。

观画良久,深叹一气。作一短文,姑且为结:

佛自有理,吾恋红尘。红尘熙攘,心力交瘁。生之何益?死之何悲?反问灵佛,灵佛不语。莲台遗香,候予自悟。悟之浅得,复染红尘。既生则生,既卒则卒。生求勃郁,卒求静穆。灵佛拈华,谓吾未觉。欣然受之,觉本无穷。造化在我,日得足矣。


编辑: Kevin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855113454、18655196869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