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和弘扬御窑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进一步加强御窑厂的考古、修复、研究、保护和申遗工作,打造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心、陶瓷考古基地、陶瓷修复中心。通过对御窑厂出土文物和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院馆藏文物的对比研究,从胎、釉、工艺、器型、绘画等方面制定景德镇御窑瓷器再造的标准,指导引领当代景德镇仿古瓷及陶瓷艺术的发展,为高水平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积极努力,奠定景德镇在世界陶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2021年6月4日上午,御窑瓷器再造成果研讨会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拉开帷幕。
此次研讨会由首都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主办,收藏天下承办,各大博物馆、文博界的专家莅临出席,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耿东升、龙霄飞、王光尧、陆明华、霍华、江建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自强、王淑凝,景德镇镶器非遗传人卢建德。
王淑凝向首博文化捐赠六方套瓶复烧版
研讨会上,耿东升、王光尧、陆明华、霍华、江建新为景德镇御窑瓷器再造工程成果展揭幕。领衔制作大师代表王淑凝向首博文化捐赠清乾隆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复烧版。
“清乾隆·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于乾隆8年由乾隆下旨烧制,“陶圣”唐英设计制作,因耗资巨大、难度极高,仅烧制成功一对。乾隆见此瓶龙颜大悦,将其陈列于圆明园西洋楼,供各国使者观赏膜拜,以彰显盛世国力。
会议中,龙霄飞肯定了入列首博馆藏的景德镇古今名器。中国瓷器闻名世界,其材质独特、釉面莹润、造型丰富、色彩多姿、工艺精湛,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称叹。首博文创传承、弘扬瓷器文化基因,这件六方套瓶为清代乾隆朝烧制,融合中西文化,彰显了陶瓷工艺的高超技艺,如今是首博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首都博物馆授权复烧,让这样精美的瓷器不止于在博物馆陈列,从而走进千家万户。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对六方套瓶流失海外。2000年,其中一只登上香港苏富比拍卖,被北京市文物局拍下后回归祖国。2006年,北京市文物公司将其捐献给首都博物馆。
王光尧表示,中国产瓷器的窑口很多,景德镇瓷器为中外声名最著者,其艺术语言丰富、表现力强,历朝官窑瓷器多出景德镇。由于历代官窑瓷器的独特烧制和管理方式,存世作品稀少,普通人甚至难得一见。御窑瓷器再造工程能向更多受众呈现无限接近原作的官窑瓷器之美。
江建新说,明初,景德镇成立了御窑厂,由于御窑厂的特权背景,历来是陶瓷能工巧匠的荟萃之地。虽以专为皇家烧制瓷器为名,客观上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珍品,留下古代精制瓷器的技艺线索。历代御窑厂是瓷器瑰宝的殿堂。御窑厂考古是发掘和研究中国官窑瓷器发展史的宝库。
耿东升表示,景德镇御窑厂对中国陶瓷的贡献不言而喻。明清两代制瓷水平比前朝有所发展,景德镇瓷器尤甚,除了国内传播,作品亦被世界多个知名博物馆以各种途径纳入收藏至今。御窑瓷器再造工程对官窑瓷器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
陆明华表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成立,对加强御窑厂考古、修复、研究、保护和申遗工作有着重大意义。本次景德镇御窑瓷器再造工程活动,能够进一步传承、弘扬御窑瓷器工匠精神和文化价值。
霍华说,六方套瓶等国宝级文物均是景德镇历代瓷器的艺术巅峰,器形、装饰技法、釉料、工艺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与会嘉宾参观御窑博物院标本室和复烧瓷器成品
随后,所有嘉宾一起参观了御窑博物院标本室和复烧瓷器成品。与会嘉宾还自由讨论了景德镇御窑厂的当代意义,御窑瓷器再造难度大,大家对御窑瓷器再造工程提供了很多积极建议。
专家们深入探讨了乾隆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的历史价值、复烧工艺。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器型恢弘俊伟,工艺精湛,集粉彩、珐琅彩、镂空、青花、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代表了乾隆时期御窑工艺的最高水平,有着“片瓷胜金”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