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断得流水 万里开江湖——俪松居守珍

日期:2021-04-12 15:26:58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云断得流水 万里开江湖——俪松居守珍



云断得流水 万里开江湖

俪松居守珍






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上升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此岂不正是多年来坚守自珍,孜孜以求者。
——《俪松居长物志·自序》





王世襄先生一生博雅,或可用“达观、博学、厚道”作注脚。王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王老做学问注重传承和接地气儿,王老的精神是高贵的,这接地气儿和高贵融为一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王世襄先生。

1980年,王世襄先生与夫人袁荃猷在芳嘉园书房


王老对中国嘉德非常看重,2003年秋拍的“俪松居长物”专场,轰动一时,成就了许多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2013年秋拍,中国嘉德再次推出“王世襄先生藏古籍文献”和“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两个专场,让人从多个角度领略了王老的学术体系;2019年又呈现了“俪松居长物”专场,大家再次重温了王老的闲情雅趣。如今我们又蒙王老家属重托,将七十件书画作品和二十八件文玩杂项展现在今年的春季拍卖中。 


2013“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专场封面、2019春“俪松居长物”专题


王世襄先生祖籍福建闽侯,出生于官宦世家的书香门第,祖上几代,有进士出身、治理一方的重臣;有状元及第、直陈时弊的循吏;也有跻身洋务、从事外交的使节。从我们征集的拍品中可以看出,王老家学渊源,文化底蕴深厚。母亲金章出生于名门望族,是著名花鸟画家,大舅金城金北楼是画坛领袖,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厓为竹刻大家。金城是20世纪北方画坛的领军人物,清末民初留洋画家之先驱,曾创立“湖社”画会与“东方绘画协会”。年幼的王世襄,在如此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自然受到熏陶,正如王老自述:




余髫龄即喜绘事,母舅金北楼先生在日,每值挥洒,辄在旁凝视,不觉移晷。而先慈作鱼藻,尤倚案不忍去,盖性之所好也。中学时期,暇亦尝搦管涂抹,然习也不专,终无进益,至今思之,犹日悔惜。






1934年,王世襄先生随父母游览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王老说自己:“习也不专,终无进益”,其实是过于谦虚了,从王老的火绘葫芦就可以看到他深厚的绘画功力,可谓是:“空山云断得流水,咫尺万里开江湖”。

从“中岁徒劳振臂呼”到“而今喜入藏家室”这个转变,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进步,是文化市场的进步。王老已经离开十几年了,时间一长,人们模糊了王老的音容笑貌倒不必担心,最怕是模糊了王老那份情怀。




明代,王世襄祖先从江西迁往福建,是福州的望族之一。进入清代,他的高祖王庆云进士出身,做过陕西、山西等地巡抚,为治理一方的重臣;祖父王仁东,曾任内阁中书、江宁道台,举家从福州迁至北京,常与京师士林精英诗酒酬唱,后为民初重要诗人;伯祖王仁堪,福州最后一个状元,梁启超的老师,秉持谏官之责,直陈时弊,文思逸采亦不群,是晚清重要的官员、文人;其父王继曾,毕业于南洋公学,是跻身洋务、从事外交的使节。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信念,代代薪火传承,对王世襄的成长和后来的治学,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世襄爱好艺术,热衷收藏,这个基因应该也跟母亲金氏家族的人文积淀有关。金章、金城、金绍坊的艺术成就,为他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宝藏,在后来的岁月中,他无尽地发掘出其感兴趣的部分,创造出别有洞天的玩家世界。


当我们透过四代人守护的这些作品,回望王氏四代人的官宦生涯,可以体味中国古典文化在磨难之中产生的生命意志力。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兴衰,并不能必然影响文化世界的生灭,中国古典文化的信念,有其自己的尊严与意义。



高祖王庆云篇




王庆云


十世王庆云(1798-1862),即王世襄高祖。字家镮,初号乐一,又号雁汀。道光八年(182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两广总督、工部尚书。从此,这个商贾家族以儒入仕,走上了官宦之路。

1851年,咸丰帝登基以后,曾国藩有伯乐保荐之恩,专折举荐王庆云,称其“闳才精识,脚脚踏实,可膺疆圉之寄”。遂升詹事府詹事,署顺天府尹。此后庆云仕途通达,深受咸丰帝器重,又先后出任陕西、陕西巡抚,四川、两广总督。王庆云通晓时事,是清季经世致用思想的积极提倡和实践者。

王庆云初在翰林国史馆读书修史时,相对后期的任职尚属清闲,故常与在京的福建同乡、乡试同年或是同僚吟诗习字,交游酬应。其中有湘籍名人何凌汉、何绍祺父子;有深受京城各家敬重的三朝名臣汤金钊;有同治帝师的理学名臣倭仁。还有道咸年间工书善画的名手李熙垣、吴涵、叶道芬。



何凌汉

行书节临李邕《晴热帖》

160.5×38 cm,约5.5平尺



何绍祺

行书白居易五言绝句

31.5×96 cm,约2.9平尺



汤金钊

行书节录谢良佐语

152×36 cm,约4.9平尺



倭仁

楷书节录朱熹《近思录》

131.5×31 cm,约3.7平尺(每幅)



祖父王仁东篇



王仁东


庆云公生二子,其次子王传璨,曾任刑部主事。王传璨生四子,即仁致、仁堪、仁熟、仁东。王世襄的祖父王仁东(1852-1918),字旭庄、刚侯,晚号完巢老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初任内阁中书,后又历任南通知州,江苏候补道,江安督粮道、苏州粮道兼苏州关监督等职。其性格豪爽,为官十余年,主张革除弊政,与哥哥王仁堪(1849-1893)同为清流派中坚人物。


王仁堪


王氏兄弟宣南下斜街的寓所,自然云集了晚晴诸多名人雅士,如郑孝胥进京,就经常借居于此。此外,同僚朋友李慈铭、樊增祥,同光体的诗人沈曾植,实业状元张謇,皇室贵胄盛昱等名流都曾在此诗歌唱和。他们探讨文艺,议论时政,畅谈理想。



钱载

梅花诗卷

画:31.5×243 cm,约6.9平尺

跋:35.5×180 cm,约5.8平尺


乾隆四十八年,钱载蒙恩以原品致仕,优游林下十年。当时他七十六岁,归里后掩关百福巷中,修祖墓,置祠产,空闲时以诗画自娱,有时也会鬻画以自给。钱氏先人的永安湖丙社之楼,岁久不修,险要倾倒。丙午之冬(1786年),钱载亲自入山,修葺山楼,在山中度过丙午、丁未之交。事迹可见于钱世锡(钱载之子)等撰写的《皇清诰授资政大夫尚书房行走礼部左侍郎恩予原品休致显考萚石府君行述》一文。而此《梅花诗》卷所书所绘正与此记载相吻合。



依后纸李慈铭、樊增祥、顾曾烜跋文而知,是卷为王仁堪(可庄)、王仁东(旭庄)兄弟于1888年得于宣南市上。



郑孝胥、费念慈、张謇

行书花卉合锦

郑:25.5×25.5 cm,约0.6平尺
费:16.5×21 cm,约0.3平尺
张:25×25 cm,约0.6平尺


盛昱

行书六言联

86×16 cm,约1.2平尺(每幅)



潘良骏

行书“闲事莫管无事早归"

115.5×31 cm,约3.2平尺(每幅)


说明:潘良骏,榜名遹,字伯循,一字汉秋。浙江山阴(绍兴)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

赵之谦门生。赵在信札中曾云:"……到京可往招弟之门生潘伯循(山阴人,兵部主事),其人妥当小心,可以谆托。”



何维朴

篆书九言联

148.5×19.5 cm,2.6平尺(每幅)


当清王朝的政治秩序崩溃后,大批官僚、士大夫们流寓上海。他们以跑马场、静安寺、张园为中心的区域内聚居,晚遭乱世的王仁东,也是旅沪士人中的一员。他虽有大志,却难觅救世之道,只能将满腔热血寄情于诗歌唱酬之中。在这里,他继续与旧知故交会饮、做诗,并加入了超社、逸社。与沈曾植、陈宝琛、陈三立、梁鼎芬、樊增祥等诗坛、政坛享有盛誉的名士频繁集饮,诗歌唱酬,互相温暖、砥砺品节。在十里洋场中构造了一个与外界迥然不同而又快然自足的精神世界。


汪洛年

论诗图

33×85.5 cm,约2.5平尺


说明:本幅题款的内容与《沈曾植年表》(戴家妙所编)记载相吻合:"1912年春,汪社耆为沈绘山居图,陈三立、杨忠义、陈衍各缀句记之。端午,樊增祥与旭庄同车访沈。七月,移居麦根路十一号,与樊增祥、梁鼎芬甚近。做《移居》诗四首。"








陈宝琛、梁鼎芬、易顺鼎

行书自作诗集锦

陈:17.5×53cm,约0.8平尺
粱:20.5×21cm,约0.4平尺
易:16×52cm,约0.7平尺









樊增祥、梁鼎芬、陈三立

书法扇面集锦

樊:16×51 cm,约0.7平尺

梁:21×22 cm,约0.4平尺
陈:16×51 cm,约0.7平尺


吴昌硕

题东魏兴和程荣造像

60.5×45.5 cm,约2.5平尺


说明:此件为晚清著名藏书、刻书、金石考证家徐乃昌手拓。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号随安,安徽南陵人。晚年寓居上海,与吴昌硕、叶昌炽等组织贞元会,相互吟诗、绘画及书画贻赠。



父亲王继曾篇



王世襄幼年与父亲


王世襄的父亲王继曾,是仁东的第三子,字述勤;于1882年出生于上海,民初外交官。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接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教育。1902年,随中国驻法公使孙宝琦至巴黎进修,先后入法国高等学校及巴黎政法大学,学习外交与公共事业。1909年毕业归国,起先担任张之洞的秘书,不久改任驻法留学生总监。民国成立后,王继曾回国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1914年,任外交部政务司司长;1920年,调任墨西哥公使兼古巴公职。尔后,随时局变化,王继曾则无意政府工作,渐渐淡出了政界。



梁鼎芬

题焦山石碑拓片

38×41 cm,约1.4平尺


说明: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因东汉隐士焦光在此隐居,故名“焦山”。此处摩崖石刻于世皆知,有“江南第一碑林”之誉。据梁鼎芬题跋,拓原石就在焦山滩上,清末学者杨惺吾(杨守敬)、李文石(李葆恂)也未曾见过。



沈瑜庆
行书节临孙过庭《书谱》
129.5×29.5 cm,约3.4平尺



母亲金章篇



金章在南浔老宅绘制扇面时的留影


王世襄的母亲金章(1884-1939),字陶陶,号陶陶女史,别号紫君。出生在浙江南浔一个富裕的丝商家庭, 1898年入上海中西女塾就读;1902年跟随长兄金城、二兄金绍棠、三兄金绍基负笈英国留学,学习西洋美术。1909年,远嫁北京。婚后不久,即随夫君王继曾远赴法国就任。

金章的哥哥金北楼(1878-1926)为二十世纪北方画坛领袖,二兄金绍棠(号东溪)和四弟金绍坊(号西厓)均是著名竹刻家。金章自幼随金城习画,尤善鱼藻,且工诗词,精于楷书,颇具晋唐风韵。又两度出国,精通英、法两种语言,故一时有才女之誉。


金章、凌金寿

梅花·楷书题画诗

14×45.5 cm,约0.57平尺



金城、荣文

松壑流泉·楷书谢希逸《月赋》

20×20cm,约0.4平尺(每幅)


出版:《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王世襄著,第14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王世襄除了在母亲的身教言传外,大舅父金城、二舅父金绍堂、四舅金绍坊等,都对他极具影响。大舅金城,又名绍城,字拱北,号北楼。工山水、花卉,精于摹古,是二十世纪北方画坛领袖,创办中国书画研究会。



金城

天台石梁图

112.5×51 cm,约5.2平尺


出版:《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王世襄著,第14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金城
东坡诗意花卉四屏
132×31.5 cm,约3.7平尺(每幅)



王氏四代藏珍




梁同书
行书七言联
129×29 cm,约3.4平尺(每幅)



钱沣
行书七言联
129×27 cm,约3.1平尺



翟云升
隶书节录《说文解字序》六屏
121.5×38 cm,约4.2平尺(每幅)


杨沂孙
篆书《宥坐之器》 四屏
172×46.5 cm,约7.2平尺(每幅)


黄兴
行书《夏日登车盖亭》
40.5×114.5 cm,约4.2平尺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