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第220期 专题
潍坊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郑板桥有《潍县竹枝词》来称赞这座手工业城市的繁华;这些传统手工艺流传到现代,成为了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高密扑灰年画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地处潍坊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因其木版年画品种多、规模大、销售范围广,成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清代中期至光绪末年为其鼎盛期。光绪末年,潍坊寒亭地区西杨家埠村的画店已达100家左右,东杨家埠村有四家,附近的齐家埠等十几个村庄也有50余家画店。杨家埠大顺画店又发展为三家,其中的东大顺拥有90亩耕地、300余套画版,每年20盘案子印画,产量达百万张以上,成为杨家埠最大的作坊之一。入冬以后,整个杨家埠投入年画生产的多达800余人,全村最高年产量达2万令纸(约5000万份),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家埠木版年画画面概括简洁,构图严谨饱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其年画品类丰富、规格齐全,几乎可以装饰到民居的各个部分,而且还将年画的技术应用到风筝、彩灯、扇面等多个生活领域,俗语称“飞在空中是风筝,贴在墙上是年画”。
财神进门杨家埠木版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最早见于高密大栏乡和夏庄镇等地。艺人们以柳枝烧炭画灰稿,一次灰稿可扑五张正灰稿,然后粉脸、手、敷彩、描金,后用笔勾出简练而豪放的线条,最后在重点部分涂上明油。这是中国传统年画中极具特色的手绘年画品种之一,具有传统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风格特征。其最早发祥于宋元,兴于明,盛于清,延续至今至少历经千年以上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年画发展史的活化石。在清朝道光年间,高密姜庄镇城子村和夏庄镇的北村等地,在扑灰年画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天津杨柳青和潍县杨家埠民间木版年画的刻印术,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半印半画年画。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部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年画的工作指示之后,山东省及潍坊地区积极开展年画改革工作。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华东局文委由朱石基带队组织浙江美院和山东的画家深入杨家埠,借鉴传统年画样式进行改造创新,完成了一批新年画,称为“旧瓶装新酒”。其后很快就过渡到由画家创作新画稿,再由刻版艺人刻印,如施邦华的《这是真正的摇钱树》、吕学勤的《五业兴旺》等。1952年春节前,杨家埠年画销售到附近约20个地区的小横匹总数达53种267万多张,有12种是表现当下生活的。
1964年,新中国成立15周年筹办全国美术作品展之际,山东省组织创作进京参展作品的创作活动。这些参与创作的画家大都来自潍坊地区,创作出了一大批好年画。
20世纪70年代末,为开创美术工作的新局面,华君武提出“要恢复潍坊民间木版年画”。昌潍地区文化局于1977年在潍坊举办了大型年画创作学习班。一支600多人的创作队伍,先后创作了1100多件作品。同年11月20日,文化部在潍坊召开了全国年画创作现场会进行观摩学习。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山东潍坊年画展览展出了126件(157幅)年画作品,潍坊年画迎来了第三次创作高峰。
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成立年画专业并正式招生,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东年画专题片在全国播放,对潍坊年画的传承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潍坊形成了以鲁鸿恩、焦岩峰、赵修道为首的年画创作群体和以于新生、王法堂、李洪修、臧恒望、季乃仓、曹和平为代表的中青年创作梯队。他们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潍坊新年画创作走上了历史高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画发展进入了低潮期,这与商品经济时代发展变化有关。年画本姓“年”,而中国传统的“年”文化又与农村、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城镇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消减“年画”的土壤。越是城市化发达的地域,年味越淡,年画需求也就越少。
潍坊是农业大市,高密和寒亭杨家埠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传承生态,拥有一批年画传承人,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传统年画和现代年画的不断创新,满足了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从审美意义上来说,传统年画在色彩上饱满而大胆夸张,人物的造型简约概括,线条的张力古拙有趣味,充满着人们对生活热烈质朴的审美追求,包含强烈的喜剧色彩和抽象的当代审美意识,令许多艺术家痴迷。
年画姓“年”,它还姓“版”。“年”受民俗的制约,而“版”是受艺术品种的制约。作者只有在创作中掌握了版刻的艺术语言,集画、刻、印于一身,才能体现出极强的版画艺术的表现力。那时,我们的年画将是具有浓郁民间年画特色的高级木刻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