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第218期 专题
【编者按】2020年12月18日,由湖北省美术院主办,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院创作交流部承办的“山川草木——(2000-2020)昙华林山水、花鸟画群体研究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董继宁、刘文谌、吴良发、施江城、吕绍福、张军、魏金修、彭太武的山水、花鸟画作品共80幅,集中呈现八位艺术家2000年以来各自特色鲜明的艺术风貌。学术研讨会于同日上午举行,与会专家就昙华林山水、花鸟画群体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展开讨论。
尚辉(《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此次展览从全国角度来看,是具有典型性的。湖北省美术院是新时期中国画变革的策源地,大家都期待看40年前的策源地今天取得了哪些成果。这八位艺术家都具备自己的个性符号和个人面貌,整体上能够体现和湖北,尤其是和楚文化、江汉平原、神农架、长江流域的山水紧密相关。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展览通过八位艺术家近20年来的最新创作成果,集中展现了湖北省美术院在山水、花鸟画方面的革新、创新。集体推出的方式非常好,一方面展示了湖北省美术院的创作成果,另一方面对湖北省的国画创作、水墨画创作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湖北美术有它的地域性,表现在观念的开放和创新。它的地域性恰恰是反地域的,艺术家不拘囿于这个地方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在作品的题材、表现对象上,每个人都追求独特的个性和面貌。正是他们对个性的追求,使湖北艺术呈现出强大的生机和创造力,也使得湖北艺术在全国美术界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
徐明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批评家、策展人):我们可以从实践性表征和地域性画派比较分析方面,思考湖北美术创作与当代文化语境、历史和传承之间的关联。湖北本身所蕴含的经济基础、文化厚度与广度是湖北美术创作群体的文脉。
刘茂平(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通过展览能看到中国画恒久的艺术魅力。八位艺术家不管是山水还是风景,都有一种时代印记,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影响。这种在外部刺激之下,内部求变所产生的艺术个性的面貌,丰富了湖北的中国画创作生态。
李乃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每一个画家个人的风格样式相对来说拉得比较开。董继宁大山大水的风格样式;施江城的传统笔墨运用;刘文谌作品的地域特色给人感觉特别强,有很多属于他的创新意识;吴良发的山水在画面构成和色彩运用方面极具创新意识,并对积墨山水进行了多种探索;魏金修的花鸟色彩丰富,画面厚重又不失自然真趣;彭太武的作品更松动宏放;张军的山水既有整体的气势营造,又有具体的笔墨研究。
刘春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这八位画家实际上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进行创作的,与90后、00后年轻一代画家相比,他们思考时代的方式、表现方法和笔墨并不相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我们要站在圈外对这些艺术家进行个案研究和后续推广工作。
鲁虹(合美术馆执行馆长):湖北美术有两大传统,一是辛亥革命以来已经形成的水墨传统;二是由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等人创立的创新水墨画传统。面对这两大传统,八位艺术家均结合自身特色,在色彩、图像、观念、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中国画进行革新,对湖北今后山水、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范明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展览展出八位画家20年来的精品,风格多样,具有历史纵深感,也具有纪念意义。这是一次富有诗意的展览,是八位画家以自然为题材、以绘画为形式的“大合唱”,充满豪情,不是一般的小情小调,体现了楚文化最基本的特点。艺术家作品从画面形式来讲,笔墨老成、渐入佳境。
王心耀(江汉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汤湖美术馆馆长):湖北省美术院近些年不停地举办学术活动,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学术梳理是非常有意义的。此次较高水平的展览,是对湖北山水、花鸟画的系统展示,是研究湖北当代性和继承性的一个范本。再次祝贺本次展览成功,也祝贺这几位老先生的艺术发扬光大。
樊枫(画家):这次研讨会的核心是中国画的风筝断了线和没断线的问题,八位艺术家都通过作品阐释了这一问题。从展览里我们能看见他们的态度、选择和站位,以及对中国画的理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陈勇劲(武汉美术馆馆长):八位艺术家没有放弃不断向前探索自己的脉络。一是有家园情怀,本次展览建立在昙华林的地域里,家园情怀表现在每个人的作品中;二是在中国画笔墨和形式上的研究,有他们自己知识体系的体现,有传承。但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努力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法,即“我法”。这实际上也肯定了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和花鸟已经带着画家们各自的艺术探索走出了昙华林,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张杰(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美术学院和昙华林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像另外一个形式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俯瞰两院之间的艺术交流与互动。至于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两院之间在当下不可能回归到以前的景观里面,但它有更科学、更符合时代教育特征的改良和增进。课程的设置、教学体系都应该在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架更多的桥梁、交流渠道和方式,让传承由形式变为真实。
刘一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展览的八位艺术家都有亮点,张军的笔墨很不错,坚守崇山峻岭。施江城画三峡,最近新作的思路一直在调整。吕绍福执着坚守本身固有的东西。魏金修通过小景到参天大树的改变,试图寻求一条新的路径。刘文谌的“巴楚”系列坚守下去就是他的品牌。如果在创作中发现了新的闪光点,一定要把它放大。彭太武红色的向日葵是一种象征。如果把花鸟画中某些东西开发出象征性,无疑会打开新的天地。
钟孺乾(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谈到中国画的改革,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改革和变法,也不是每个人都变得了。八位艺术家早已建立了自己的审美和语言范式,这源于他们的自信,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我法”。
陈运权(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展览的形式非常好,梳理了湖北前辈或者同辈的文化环境,对于后学者有很大好处。艺术家最根本的还是作品的质量和高度,对于高度的看法每个人可能不一样,每个理论家的要求也不一样,但大家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做,这是最重要的。
罗彬(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用“地方文化”“传统文脉”“时代精神”这三个关键词概括今天的展览是比较恰如其分的。它有地方性,参展画家的题材、作品能够代表地方某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娄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对湖北美术院的展览思路我非常感兴趣。从2018年至今,短短两年推出了三个重要的群体研究展。这样的展览似乎带有非常浓厚的文献性和品牌性,持续下去意义非常,会形成鲜明的昙华林展览品牌特点和效应,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学术性的、未来可以溯源并完整呈现整个发展历程的湖北当代艺术群体的研究范式。
宋文翔(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昙华林山水、花鸟画群体笔墨体系的建构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荆楚文化丰富的自然造化,成就了昙华林山水、花鸟创作群体在笔墨建构上互不雷同的个性笔法,以及整体又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笔墨情趣的湖北意象。第二,东西南北中的传统文化交汇滋养、碰撞融合,建构起具有湖北本土特色的笔墨传统和笔墨体系。第三,在湖北本土的笔墨呈现体系中寻找自我笔墨语言的个性开拓。八位画家以各自鲜明的笔墨语言建构打造着属于他们的视觉语言。
董继宁(艺术家代表):从此次展览中发现八位艺术家已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以及如何向新的高峰攀登的规律。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应该是形而下,艺术的思想应该是形而上的。如果完全形而下,可能会不是艺术;如果完全形而上,可能会是哲学。这两者之间我们应该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