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 著名画家郑生福绘画艺术

日期:2020-04-07 17:28:55 来源:卓克艺术网

名家 >深入探索 著名画家郑生福绘画艺术

图片1 副本

郑生福,字天一,号福者,安徽怀宁人,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郑生福的作品有渊源,继承了纯正的宋元笔墨法度,精谨飘逸,守正而能变化,更注重师造化,固而生机勃然。近年来尤喜写生,其写生作品于南北二派化解得自然而天成,清新秀润而精神沛然。现为北京荣宝斋画院画家,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创作中心研究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2 副本

《龙山初晓》136×68cm

郑生福作品的图式与笔墨意味

□尚辉

郑生福的山水画作品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艺术天分及良好的艺术创造力,他以独到的笔墨语言与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为我们营造出新的山水图式。

郑生福的山水画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方面有着创造性的拓展,整体而言,在笔法构建的线面排列造形、浓墨清彩叠置以及意趣等方面,均力求对传统实现进一步的混融,同时置入当代生活镜像、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养分,并将之统合、融铸,混化无迹,完善着作品的个性特征,风格更趋于成熟,视觉魅力更为独特。他模糊了传统与水墨已有概念所指和固有样态,将多遍浑厚有意象的重墨块与轻墨抒情书写的放纵互相交织,形成收放有致的画面灵变。对待造形的问题放中有收,体现为依视觉感性而行的方式,着意于描绘自认为有趣或者说感兴趣的部分,并以视而不见的心态弱化其余或平面布控,因此其造形或符号常常给人以“景象与印象、实景与虚影、写意抒情与装饰平面的叠加而富有节奏感”,改变了惯常的面面俱到的表现模式。那种有意削弱画面中某些形的细致刻画,而变为对笔墨趣味的强调是画家艺术思维的指向,也就是说作品中局部形象的表现是否具体或被有意忽视,往往代之以笔墨所构成的点、线、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一定的抽象意味或装饰情趣。其次,其造形强化“方块”感,多以长短线的节奏变化来营构,并巧妙运用传统“下意识经验”塑形方式与西方绘画手法,用平面化的视觉呈现组合形象元素,画面形态由“传统”生发出“现代”之旨趣,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称得上是笔精墨妙,逸趣横生。           

2019-11-21

作者简介:尚辉,江苏徐州人,艺术史学博士,教授、博导、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

图片3 副本

《龙山晴翠》136×68cm

追古写今,激扬山水画的精神图式

——荣宝斋画院郑生福山水画特色简析

□金肽频

万境归心,与古今在笔墨中相遇,这是我读到荣宝斋画院著名画家郑生福山水画的心里感受。郑生福的山水画非常安静,古意弥漫,但却给人一种自内向外,能激扬人们现代精神审美与心理暗示的力量。显然,这是有自己灵魂的山水画。通过墨色的起落、线条的游走、色彩的漂移(尽管只有很少的色彩),就将画家本人的人文思想与理想家园,传送到了读者的精神世界里。

图片4 副本

《龙眠山前景最幽》136×68cm

郑生福是位倾情传统山水画的画家,这与他最初的人生履历有关。出生于安徽怀宁,受其父影响,自幼喜爱上了丹青。而他童年生活的环境又是最真实的山水。这些“自然情景”本质上就是万象在旁的天然画卷。因此,自小在郑生福的血脉里就流淌着传统山水画的基因。正是这种强大的基因力量,让他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结上血缘关系。当他对自然物象做本真的描绘与转译之后,这变为了他笔墨下的“绘画情景”,以水墨为基本衍架而重建起来。当我们进一步察读他的作品细节,会触摸到他的山水画中的叙事情景:秋山问道、山樵渔隐、风雨牧归、古木寒林、溪山无尽等等情景。或明或暗,映现于郑生福的山水画里。这些都是异常静态的,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无人之境”。没有人物等动感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山水画缺少了动态语言,以及带给你的想象力与感染冲动。他的山水画中的层峦叠嶂、沟岭阡陌或隐或现地表述着四时之变。自然界的轮回变化,蕴含了大自然永不间断的“生机”,进而引发读者不同的思致。画家将其情绪寄寓于画面之中,自然的生命力量随之展露出来,这该称之为“景象叙事”了,原来画家已将自己的灵魂、情感与体验,通过笔墨悄悄地移植到了你的心中,你的思绪里,产生追古写今的位置感。如:《遵化写生之神仙岭》、《张家界写生之天门远眺》、《望宝川写生系列》、《七渡写生之今日有霾》、《笑依青山》、《燕山雨景》、《雨过乡关路》等这一组作品,皆重在写生,重在通过对客观自然的主观表现,实现对自我理想的诠释。融自由多变的视角与出入自然的浅近体验为一体,“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再造自然”而成“绘画情景”。

图片5 副本

《鸥波亭前》100×50cm 2017年

通过对郑生福山水画精致入微地观察,我们会发现,他有一种对山水拟人化的整体观察。画面中无人、无舟楫、无劳作情景,但他对山水的笔墨叙述,隐含了生命的现场存在。南宋四家之一刘松年就是这种叙事特征的代表性画家之一。这是只有出于文人之手,才可通达的精神境界。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应将郑生福的山水画视为当代文人画之列,这样我们可在他的画作里寻找到更多的现代精神答案。郑生福以古法写生,以今法写意,他的笔墨、笔法与自然物象、万象呼应着,生命的形态在其中行游,让绘画形态视觉上的变换,带有了时间性。于是乎,我们看到郑生福的山水画有古意,但不是古代的,而是属于当代。当代文化的鲜活因子,不停地从他的画作中游移出来,让你领略到当代社会的古雅与安谧、恬静与澹泊。现代人在生活的匆忙与纷扰中,需要这一种生活上的艺术形态。传统山水画里散发着独有的诗意,这是其它现代派绘画艺术难以呈现的。因此,我们在读郑生福山水画时,可以读出一种诗意,反过来,我们也可通过这一种诗意进入画境与意境,可以烂漫、可以苍茫、可以沉雄,与幻化无迹的笔墨一同发生哲思。亦可回望千古,亦可眺望未来,这样的画面让我们的精神遐想产生了多种可能性。一幅好的山水画创作本该如此,其欣赏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才会魅力无穷!

图片6 副本

《层峦积翠色》100×50cm 2017年

郑生福的传统山水画,还有一条重要的技术手法:水墨肌理的运用。由于传统山水画发展进入到当代,人们的视野与审美需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让水墨肌理受到时代的召唤,也成为郑生福笔下需要突破的现实难点。自古以来,传统画对线条的要求就很高,古人云:“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线条的关键需要表达画家的心迹,让线条布满时代的情感与语言,这才是画家走出传统中国画困境的有效手段。我们细察一下本文列举的郑生福山水画,他做到了。“万物负阴以抱阳”(《老子》语),郑生福在只有黑与白两色构成的山水画里,进行了纵情地表现。墨是白的色彩,白是黑的言语,在黑白之间辅以“灰色”的舞台,不同的色度,同一个空间,于是这幅山水画就活了。而且“活”在当下。这是一个大的墨线节奏组合,犹如音乐一样,无数的单曲,相互碰撞与融合,最终形成宏大的篇章,造就了整幅画的笔墨节奏,也体现了郑生福“造境见象”的艺术才华。

图片7 副本

《古林深障》100×50cm 2017年

郑生福山水画还有另一类风格,如《兴隆写生系列》即是。这一类山水画用墨较深,用墨更趋活性,顺墨适当着浅绛色。这是更接近当代绘画语言的一类。他的山水画意象表现出了一定的浪漫性、趣味性,有如石涛提出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显露出自身的个性性情,让画面气息变得清逸悠远、轻松恬淡,在烟云变幻与浪漫情思中,让人享受到山水之妙、之奇、之秀、之美,进而在纸张与笔墨的二维空间里,完成精神图式的构建。他的这一类山水画通过圆润自由的美感表现,着实有其笔墨耐人寻味之处。

图片8 副本

《最爱清溪养性灵》100×50cm 2017年

纵观郑生福的山水画作品,我们看到他在继承中国画传统审美基因的同时,也进行了山水画审美境域的拓展,创作出了笔墨技法与构图程式非常耐看的山水画。让读者在视觉感受上趋于稳定、崇高、理性,彰显了传统中国画千年屹立的文化魅力。他在继承山水画近千年以来流传有序的笔墨属性基础上,同时也为新时期山水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参照。追古写今,激扬起当代山水画的一种精神图式!

作者简介:金肽频,中国作家协

图片9 副本

《燕山雨景》68×34cm 2017年

图片10 副本

《崖上人家》98×93cm 2019年

图片11 副本

《八里沟印象》98×93cm 2019年

图片12 副本

《怀柔写生之鬼谷庐》45×68cm 2019年

图片13 副本

《兴隆写生之雨后》50×33cm 2018年

图片14 副本

《兴隆写生之楚榆沟小街》45×68cm 2019年

图片15 副本

《兴隆写生之楚榆沟村头》45×68cm 2018年

图片16 副本

《望宝川写生之村口》34×33cm  2017年

图片17 副本

《望宝川写生之村头》34×33cm 2017年

图片18 副本

《望宝川写生之后山》34×33cm 2017年

图片19 副本

《望宝川写生之一》34×33cm 2017年

图片20 副本

《兴隆写生之榆树沟》34×33cm  2017年

图片21 副本

《涉县写生之武家坡》34×33cm 2017年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