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曹有成:当年被画册里的伦勃朗吸引

日期:2019-11-12 11:04:55 来源:澎湃新闻

名家 >91岁曹有成:当年被画册里的伦勃朗吸引

2019年是颜文樑等发起的苏州美术画赛会创办100周年,画赛会正是三年后苏州美专诞生的序曲。

本期寻访的亲历者,是居住在沪、今年91岁的曹有成先生,1946年入读苏州美专。当年,曹有成在图书馆读到的一幅伦勃朗油画,让他励志走上油画道路。他曾凭一张炭笔素描维纳斯画像结缘苏州美专,而颜文樑带给美专最宝贵的财富,正是采购自欧洲的460件石膏像和1万册美术图书。然而,所有美专人的“骄傲”——石膏像,却在“文革”中难逃厄运,全部灰飞烟灭。

毕业70多年后,尽管有深深的沧浪情结,但曹老师也在访谈中也反思了美专教育缺失的速写训练。

苏州美专学生对着教室内的石膏像写生

17岁的曹有成看到苏州美专图书馆馆藏日文版《私家美术全集》里一幅伦勃朗的油画《戴金盔的男子》时,被头盔的质感和画册的印刷吸引住了。“油画的表现力太强了,看到这幅画,我就立志画油画。”今年91岁的曹有成对记者说。

曹有成在苏州美专图书馆读到的伦勃朗油画《戴金盔的男子》。原作收藏于柏林国立美术馆,该作曾被认定为伦勃朗画作,然而上世纪却引起学界争议。1985年,荷兰绘画艺术史学者Jan Kelch指出,画作并非出自伦勃朗而是由一位匿名艺术家创作于1650年。

作出决定的1946年,曹有成已修完苏州美专第一学期课程,这年一月,颜文樑率领沪校学生重返苏州。1945年秋,颜文樑第一次回到阔别八年的沧浪亭,当他迈过石板桥,走进疮痍满目的校园时,触景生情,涕泪纵横。

仅仅十多年前,沧浪亭才见证过苏州美专的全盛时期。1932年11月,建校十周年校庆,时任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的徐悲鸿由南京莅苏祝贺。沧浪亭内张灯结彩,入夜,河面上点放水灯,师生在教学大楼前合唱《苏州美专校歌》,颜文樑吹喇叭,朱士杰奏黑管,弹钢琴,参加过庆典之人,永难忘怀。苏州美专不再是创办之初报章讽刺的模样:“门前挂了一块骷髅式的校牌,有十三副水车式的画架,没有一个石膏像。”校舍有中式园林沧浪亭,有“罗马大楼”之称的西式教学楼,教学上有国内最多的石膏像和一万册美术图书,校内两艘小船,供学生荡漾,音乐室中不时传出的钢琴声。战后重建的美专百废待兴,却是曹有成心之所往。

灰脸的维纳斯

1929年,曹有成出生在江苏无锡,他的绘画启蒙老师之一沙白(1913-2004,原无锡市书画院副院长)就毕业于苏州美专西画系,师承颜文樑。当年沙白的一幅肖像,能开价到150斤大米,因为画作写实传神,在家乡颇有名气。无锡匡村中学美术老师曾可述也在美术上启发过少年时代的曹有成。

曹有成

曹有成的父亲是一名儿科大夫,一日出诊收入就有二三十银元,生活优渥,业余喜欢画画,一本《铅笔画画册》就是曹父送给儿子的礼物。“但是,父亲起初非常反对我学美术。他认为,学得再好,不过成为中学美术老师,收入只能过上一般生活。”曹有成说。中学毕业时,擅长绘画和体育的曹有成,经过“三天绝食抗争”,终于如愿,出发投考苏州美专。

“到考场,一看,有人画在意大利恩格尔木炭画纸上,这种纸的笔触效果尤其好。这时,我很有信心,在一堆石膏像里,选中一个盘发的维纳斯,雕塑极其漂亮。监考老师劝我,考一年级别选太难,我不服气,坚持用木炭条画。但是,我以前只会画铅笔画和水彩,临摹的是香烟牌上的岳飞关公,炭笔素描,根本没看到过。”

苏州美专学生的写生课

一个多小时后,一尊灰头土脸的“维纳斯”诞生了。“画得一塌糊涂,用手指一擦,都擦掉了”。曹有成放下木炭条,出了考场,在地上闷坐。“我失败了,画不下去了。”他告诉监考老师。

一份《苏州美专校史沿革纪程》记载有1946年复校后的师资情况:“全校教职员有校长颜文樑先生、总务主任胡粹中、校务主任黄觉寺,训务主任商家堃、事务主任朱士杰、舍务主任储元洵、校董代表吴似兰、秘书陆寰生、文书顾友鹤、会计钱定一、事务李霞城、书记陆昂千;西画及理论教授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孙文林、徐近慧、陆国英;国画及理论教授张星阶、吴似兰、朱竹云、钱定一、张宜生、凌立如;英文黄恭誉、黄恭仪;法文袁刚中;国文顾叔和;金石沈勤庐;艺术解剖包希堃;色彩杜学礼;工笔陆宣景;图案商家堃;音乐王之玑;体育程鸣盛。”

曹有成《月季》2018 油画

甫一复校的美专招生艰辛,1948年,抗战后第一届专科生毕业仅5人,因此,每招一人,意味着“一学期10石大米”(约为1500斤)的收入。曹有成说:“这些大米包括学费和伙食费,够一学期开销和(部分)老师的工钱。”最终,他还是被录取了。

厄运的石膏像

入校后,曹有成又见到了“维纳斯”。素描是苏州美专最重视的基础课,“每天上午画素描,一个石膏像画两到三周,一学期画四五张素描。下午修读音乐、外语、美术史、技法理论、图案和国画课。”当时教素描的有徐近慧、陆国英夫妇,而曹有成最佩服的是稍年长的孙文林,“每次打完轮廓,准备出明暗前,先给孙老师看。他会指出比例问题,譬如头要小点,身体才够画进纸里,说完,他就改,线条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细。”

孙文林 1947年

苏州美专毕业生、教师毕颐生,在《忆孙文林教授三十年代的素描教学》一文中提到,孙文林虽然没有留学巴黎,但他在中央大学美术系进修时,接受过留法的徐悲鸿、潘玉良指导,长期熏陶使他习得法国素描教学的传统。孙老师不仅记忆力极佳,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又因材施教,对于表现优秀或不足的学生,“常常主动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课外谈心。”

曹有成记得,一张水彩画《螃蟹》,孙老师足足画了半个月,每一笔都打好腹稿。展览会上,这张画被一名医生出到500银元。“后来,我在阊门一爿旧书店又看到这幅时,已经是商务印书馆印成的彩色单张画片,用夹子夹起来卖。”

苏州美专教学石膏像《掷铁饼者》 雕塑 原作由梵蒂冈博物馆藏

苏州美专教学石膏像《米洛斯的维纳斯》 雕塑 原作由卢浮宫博物馆藏

日复一日,曹有成完成了《掷铁饼者》《阿波罗》《大卫头像》《奴隶》《米洛斯的维纳斯》《拔刺的男孩》《抱鹅的少年》《拉奥孔》……这些石膏是颜文樑1928-1930年旅欧期间节衣缩食,四处搜罗,用卖画所得购买的。460件石膏像,包括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时期杰作,还有专供教学用的《人体解剖模型》、各种马体动作及解剖,以及专供装饰用的古希腊瓶和各类浮雕,数量超过当时全国美术学校所有石膏像总和,其中《大卫头像》,远东仅两具,一具在东京,另一具就在苏州美专。

苏州美专教学石膏像《拉奥孔》 雕塑 原作由梵蒂冈博物馆藏

采访中,几乎每一位校友都会回忆起石膏像的故事。薛企荧谈到,苏州本地一位李先生,常到美专商借石膏像。然而石膏一旦出借,市面上就出现了经其翻制的石膏像出售。原石膏像经过翻模会受损,但客观上也起到推动艺术发展的效果。董蕾感慨,运输石膏像是颜校长“最艰苦的工作”,“每件石膏要单独装箱,大件石膏则需分开装箱,装箱后放在一个广场上,等待运出,所有工序都是颜校长一个人做。有一天,突然下雨,颜校长担心箱子,找来一大块雨布,拖到广场,盖住箱子,但盖好不久,雨就停了。”

颜文樑带给美专最宝贵的财富,是采购自欧洲的460件石膏像和1万册美术图书。然而,所有美专人的“骄傲”——石膏像,却在“文革”中难逃厄运,全部灰飞烟灭。

运抵苏州的石膏像中,有300余件遭到损伤。朱士杰(美专创始人之一)便利用课余,在教室里研究和修复石膏像,整整耗时一年半。

令人扼腕的是,1937年,石膏像被日本兵当枪靶打,1966年,石膏像在南京艺术学院被红卫兵悉数砸烂,原苏州美专教师在南艺校园中,被迫背起石膏像游街。从此,460件石膏像无一遗存。

“文革”后,学生罗尔纯(1930-2015)到颜文樑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寓所探望。颜文樑独自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冥想,眼神茫然,交谈中,颜文樑几乎以央求的口气说:“石膏像如果要砸掉,就拿来给我吧”。晚年,颜文樑在《谈艺录》里,说了为人,为画,修养,从没说到那些石膏像,只是说为人要快乐。

六十年沧浪情结

苏州美专非常注重画家的真实感受和创作热情,绘画遵循写实主义,提倡课堂与写生结合。颜文樑曾率领美专全体学生到过镇江、普陀和杭州旅行写生。曹有成的写生地点,是学校周边的南园。

苏州美专写生队 1935年

“礼拜天外出写生,孙文林老师往往一起,看老师现场画画是很难得的机会。那时,颜老还说,等我们毕业了,好多同学成家了,大家就在南园造房子,住在一起。”曹有成说。

离校六十年后,2007年,曹有成以一幅油画,描绘了这份《沧浪情结》。他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同学们从寝室走过游廊,钻过山洞,一上一下穿过沧浪亭,从这条捷径去往教室,夜晚,原路折回最西边的寝室,“三四十个男生住一间,双人床,上铺摆行李,下铺睡觉,像部队一样。”

曹有成《沧浪情结》2007 油画 苏州颜文樑纪念馆藏

一年级暑假前夕,学生作品观摩会按例举行。这天,篮球场里满头大汗的曹有成,突然看见场边的父亲,他喊了声“爹爹”,周围男女同学,也跟着喊“爹爹”。“父亲看到我与同学相处得蛮好,比较称心,就让我陪他转转。我带他先看一年级的素描,再看二年级和三年级,他比来比去,认为我的水平放在二年级也是比较好的。”看完画展,父亲搭火车回了无锡。临走前,他对儿子说:“有成,你在这里好好画下去。”

缺失的速写训练

2019年3月,新闻记者在曹有成老师家中,见到了他使用多年的绘画工具。调色板素面朝天,木质画架积攒灰尘,擦笔用的报纸被裁成小块勾在画架一侧。九十岁那年,他正式封笔。

曹有成《山中云起》2016 油画

聊起退休后的画画,曹胡成提到一幅2018年的《山中云起》。过去,他努力用色彩表现对象,晚年,却在中国画里寻找启迪,“油画的用色,应该继承中国画的意境。如果油画里有两三分诗情画意,就很成功了。”六上黄山,再次下笔时,色彩与具象让位于黑灰调子,零星几笔颜色,朦胧中有了云栖山林的样子。

1947年,预感到时局将变,曹有成结束苏州美专两年学习,投考了杭州国立艺专,毕业后,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上海出版学校书籍装帧专业负责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专部与大专部主任。

采访中,曹有成提到,早期在出版社画连环画困难得“抓耳挠腮”。追问下去是何故,曹有成认为,尽管苏州美专重视素描训练,辅以写生,但“人像画得少,基本没有速写课。”再问,“如果学完五年,问题可以解决吗?”答案仍是否定。“徐近慧、陆国英老师的素描基础极好,但是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主题性创作。”(陆国英曾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接受过苏联美院体系的集中培训,是当时19位学员中的惟一女性,同班还有冯法祀、靳尚谊、詹建俊、俞云阶等。)

为了弥补苏州美专缺失的速写课,曹有成求教过延安来的画家,又一连数月扎根农村,体验生活,慢慢习得一些主题性创作的心得。在日后的连环画创作中,他摸索出一套方法,“裸体我背得出,画人物时,先画个裸体,再把衣服穿上,这样就解决了创作问题。”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将近100年前的苏州美专,曾超越时代,开辟了多个第一,尽管无法预见新中国成立后美术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它却为每一位学生奠定过最坚实的基础和根本,日后也见证了学生各自的成就——苏州美专学生董希文(1914-1973)后来画出了《开国大典》,1937年毕业的李宗津(1916-1977)完成了 《强夺泸定桥》,这两幅油画创作,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李宗津《强夺泸定桥》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本专题参考资料:“沧浪画展——36年回顾展”展览画册、《苏州美专研究》、《黄觉寺文集》、薛企荧著《阳光旅途》、《沧浪掇英——苏州美专建校八十六周年纪念专辑(1922-2008)》、苏州美术馆馆刊《艺浪》、《朱士杰画选》、冉伟严著《岁月丹青——朱士杰、朱曜奎父子传》。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