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和艺术沾不上半点边的人。虽然小学写过几个学期的毛笔字,中学里有一门绘画的课程,但都是浅尝辄止。不过骨子里一直潜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喜欢读古诗词,尤爱山水田园诗。我有一种很特别的想象力,遇见自己喜欢的诗句,总能在心里将它变成一幅画。王维的《山居秋暝》里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派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下过一场雨后的山间溪水变得更加地湍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杨和平的作品,常给人一种“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境感。《听雨》中的大鸟仿佛就在倾诉着郑愁予的《错误》: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我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杨和平画了很多鱼,难能可贵的是它们每一个的神态都不一样。有的呆萌,有的羞怯,有的悠然自得,但都长得不是很聪明的样子。我第一次看到画家笔下这些灵动的小生物时,竟然想到春天在黄山太平的夜市排档上吃的小鳜鱼锅仔。正是因为它们都笨笨的,憨憨的,所以我才联想到它们被吃的命运吧。小火炖煮,小铁锅里咕咚地沸腾着,野生的小鳜鱼细细嫩嫩,用筷子轻轻一夹,一条半边鱼身的嫩肉便撕将下来。那画里的小鱼就这样被我想成了春夜里的一道下酒菜,实在是罪过。
其实除了杨和平笔下的花鸟鱼虫,杨和平生长的涡阳小县城、县城里的魏胡同、涡河对岸充满野趣的风光,每一个我都能想象出无比丰富的画面。魏胡同里高高低低的房子和幽长的看不到尽头的小巷子一定对少年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而涡河对岸勃勃生机的各种花草和昆虫也一定是少年美好的童年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野鸭子、野鸳鸯、白鹭,突然从芦苇荡中飞出的几只漂亮的雉,现在回想起这些,杨和平应该还是很激动吧?我觉得热爱自然的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此情此景,不禁想起《诗经》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童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深刻的影响,皖北小城的乡土风情、涡河对岸的自然风光、父亲从毛笔字开始的培养和修剪,母亲充满了民间智慧的剪纸手艺,这些都成了杨和平后来的创作中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养分。有了这么多精彩的生活素材,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充满生命力。
一个人爱一件事物很容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朋友一起去吃烤肉,我会告诉他们说:“我说烤到刚好的时候,你们就赶紧吃。就算晚了一秒,也不能体会到肉那幻想的味道。肉是由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可以吃,也就是肉在流汗的时候,熟好的肉就像愤怒的拳击手一样,放进嘴里的瞬间像瀑布一样降临的肉汁,触动鼻子的火一般的味道,还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味觉只能被这记上勾拳KO掉。”朋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不愧是吃货!我喜欢美食,说到好吃的东西时就会两眼放光。杨和平醉心于创作,所以他总是饱含着热情。他说自己滴酒不沾,却常常醉。因为某一个人的谈话而醉,因为见到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儿而醉,甚至因为街边店铺里的一只毛绒玩具而醉。。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特别痴迷的东西,就会陶醉。不知道的事情,从未涉猎过的领域,第一次知道以后,也会陶醉。杨和平说,碰到自己想画的东西,内心是无比激动的,似乎拿起笔就有一种要上战场冲锋陷阵的感觉。我从杨和平的身上看到很多创作的激情和冲动,这些情感孕育出一种力量,然后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让看画的人收获不同的感动。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杨和平,我觉得是:童真、细腻、浪漫、谦虚和不争。杨和平说起小时候的时光非常地动情,你似乎能跟着他的语言看到他童年生活的景象。而细腻正是因为他记得很多过往时光里美好的细节,对大自然、对生存有一种天然的情动于衷。艺术家的浪漫在于他与我们看到一样的星空,但是他们却能站在精神和灵魂的高处,发现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车子房子票子,这些不是不重要。但是,在一个好的艺术家的眼里,这些即时短暂的感受与生命长远的意义没什么关系。嘈杂的环境下,更能看到一个艺术家的坚守。简单、较少欲望的世界不会因为平静而脆弱、不堪一击,它更像是一面宽大的帷幕,把琐碎的干扰摒弃在外。杨和平让人敬重的地方在于他热爱绘画,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无怨无悔。虽然已经画了几十年,仍然不认为自己已臻至善,每天依然感到欣喜,就是想要拿起画笔,始终努力,精益求精。杨和平,是向内收敛,并不在乎外界吵闹,安安静静作画的人。
杨和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