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吉语菱形纹青砖 虽有修补不影响藏品价值

日期:2018-10-23 17:53:31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收藏 >西汉吉语菱形纹青砖 虽有修补不影响藏品价值


西汉吉语菱形纹青砖

说起书法,大家并不会陌生,虽说它的实用性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内在的审美属性却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在收藏品中,书法的痕迹更是随处可见,无论是在瓷器、玉器还是青铜器上,不同笔体的书法都令藏品价值倍增。而在木器、书画作品、砖雕作品当中,书法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收藏品也成为了书法不断发展、变迁的载体,而被藏家和收藏市场所认可。

此次收藏品鉴会,收藏爱好者就带来了一块篆刻着铭文的青砖和藏家们一起分享。“在我们书法圈里有一句俗语‘离书法家,只差一板儿砖的距离,可见这块‘板儿砖’有多重要。所谓的‘板儿砖’指的就是汉砖,汉砖上篆刻的文字丰富多样,极具研究价值。所以当我收藏到这块青砖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不仅对上面的铭文进行了拓印,并临摹了很久,请专家和藏友们进行品鉴。”王先生介绍。

收藏爱好者周先生:汉砖作为汉代民间书法的重要实物,上面篆刻的文字代表着下层社会的书写风气,在书体和笔法的演变中起着更加重要作用,且流露出早期书法古拙和率真之美,因而受到当代书法爱好者的重视,并成为现代书法和篆刻创作的重要源泉。在汉代砖文中最常见的就是阳文篆书或隶书,阴文相对较少。文字在砖的正面与侧面的方形或条形上展开,为适应形式进行形体上和结构上的精心变化。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使得花纹高出瓷器平面谓阳文。阳文的花纹,用手可触及。凹入的花纹则叫做阴文,通常采用模印或刻划的方法,形成低于瓷器平面的花纹。常见的隶书起源于战国,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篆书则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可见收藏到一块汉砖,其价值不仅在于砖本身的年代,还体现在砖上篆刻的文字。

收藏爱好者赵先生:之所以说汉砖体现的是民间书法的变迁是因为,与碑刻、简牍书写者不同,前者往往受过良好教育的,多数是官吏,汉砖的制作和书写者多为下层工匠,通常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不高,没有受太多的规矩范式的制约,所书写的字体也很自由,对书体的设计也可以加入个人的审美,因此汉砖上的文字常常可以看出一种天然稚拙的趣味。现代人看到汉砖会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在古代制作起来却并非易事,因此才能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首先要雕制模具,它直接决定画像的内容和画像质量的好坏。然后要进行选土质制泥、制坯,随后进行花纹的印制,最后才能进行烧制,每个步骤都十分繁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收藏爱好者石先生:汉砖上篆刻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人物故事、舞乐百戏、神话典故等,内容珍奇,匠心独运,画技古朴。包括祭祀、狩猎、出游等活动,也有百姓采桑、纺织、耕种、收获、百戏的劳动生活场景等,因此被称为“汉代的大百科全书”。这块汉砖上篆刻的“宜子孙 富贵昌 乐未央”也是常见的吉语。常见的还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砖。这类的汉砖往往书法讲究,具有装饰趣味,与宫殿瓦当之精美相匹配。东汉时期,厚葬习俗遍及民间,小砖室墓上吉语砖铭大量出现,最常见的吉语是“大吉祥”“宜子孙”“富贵昌”之类,且与图案花纹相互映衬,表现了特有的装饰美。有的汉砖则会篆刻制砖的地名、人名和管辖官署之名,虽然仅有几个字的记名,却承继战国、秦代制陶工艺的习惯。也有的汉砖上会篆刻纪年、纪事或是制砖人的姓名等等,题材多样,种类丰富。

王文秀(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这是一块西汉吉语菱形纹青砖,上面刻着“宜子孙、富贵昌、乐未央”的吉语。从藏家收藏的秦砖汉瓦上不难看出,做工都非常精致,使用的胎土也很细腻,因此,在当时汉砖也是身份地位的代表,只有地位高的人或者有钱的人才能使用。

仔细看不难发现青砖上有一条修补的痕迹,因此这块青砖并不是完整的,而是一件经过修复的残品。在修复的过程中,工匠遵循了“可识别”的修复原则。文物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是体现文物真实性与遵守文保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准则之一,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样的修补,不仅没有影响藏品的价值,反而增色不少。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