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猴献瑞:古画中的猴趣

灵猴献瑞:古画中的猴趣

灵猴献瑞:古画中的猴趣

日期:2016-02-18 09:18:44 来源:新浪收藏

美术 >灵猴献瑞:古画中的猴趣

  猿猴居于深山,其生活起居令人好奇。古代画家常常深入山林,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并准确描绘下来。

 

 

 

 

 

 

 

 

  《猿猴摘果图》
  宋人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深山中黑白二色三只猿猴攀缘栖息于树枝上,其中两只相互逗趣。黑猿为白猿摘果,更包含了仁让孝慈的情节。
  《猿图》
  宋毛松作,东京国立博物院藏。
  毛松,擅长绘猿猴,《猿图》为他的代表作。这幅画超越了单纯的写实手法。画面只在中心画了一只猿,但丝毫不觉得单调。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完成了精神方面的超越,展现了深远的意境。
  献瑞 白鹄随人饭,青猿抱佛吟
  在古人眼中,聪慧的猿猴是具有“佛性”的。在画中,它们常常作为菩萨、罗汉的侍者出现,献上奇珍异果,象征着祥瑞和祝福。
  《猿猴献果图》
  宋刘松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图中罗汉浓眉高鼻,倚树沉思。两只长臂猿一只高居桫椤树顶,一只斜挂树梢,将一枚石榴献给随侍的小沙弥,前有二鹿仰观,与罗汉、二猿呼应。全画敷色妍丽,繁缛精美,皆臻绝纱。
  游戏 猿戏山花暖,人行塞柳青
  猿猴本性顽皮,喜欢嬉戏打闹,和其他动物开玩笑。古代画家对这一天真烂漫的习性颇为钟情,也常常在画中蕴藏特殊的寓意。
  《蛛网攫猿图》 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一只猿猴,一臂抓住树枝,一臂向蜘蛛网伸去,似乎想抓住网上的一只蜘蛛,认真而紧张的神情十分传神。构图上密下疏,新颖大胆。古代有“蜘蛛集百事喜”的说法,以蜘蛛为喜事之兆。
  《三猿捕鹭图》 宋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此件作品描绘山野古松上,三只猿猴或顽皮得意,或闲适自若,与白鹭的紧张焦急形成对比。鹭与“禄”谐音,三猿捕鹭寓意“三元得禄”,带有加官晋爵、禄位高升的吉祥寓意。
  《猴猫图》 宋易元吉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二猫一猴。猴子被缚在柱子上,但顽皮的本性不改,将一只小猫“挟持”在怀中,脸上流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画中的猴与猫都有象征意义。“猴”与“侯”同音,寓意封侯、升迁。“猫”与“耄”同音,寓意长寿。猴和猫在一起表示“长寿封侯”。
  灵羊已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
  辞别旧岁,迎来新一轮的猴年。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我国古代对猿猴一类灵长类动物的分类很详细,名称也很多,如猱、蝯、狙、玃、狨、沐猴、猢狲等。猿与猴是其中的两个大类。古人认为,“猿”不但聪慧,还是一种有德的动物,“猿之德静以恒,类仁让孝慈。居相爱,食相先,行有列,饮有序”。“猴”则比较顽皮,然“猴”谐音“侯”,因此猴的形象往往带有“升迁”、“封侯”的寓意。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与人相类、聪慧活泼的个性,也得到了艺术家们的钟爱,它们的身影在神话、传奇、诗歌、小说、绘画、篆刻、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古代画家笔下的猿猴,更是形态万千、神情各异。其中著名者,有毛松、牧溪、易元吉等,他们师法自然,或栖居深山,日日盘桓;或遗貌取神,灵动天成。
  时值农历丙申年伊始,我们带来了八幅著名的古代猴画,让大家一览这些穿越千年的林间“萌物”,感受古代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虔诚;猿猴献瑞,也希望它们为读者在新的一年中带来无尽的福缘。
  亲情 鹤健将雏去,猿闲抱子归
  猿猴与人类有诸多相似之处,和人类一样组建家庭。古人云“野猿常抱子”,猿猴对子女、伴侣都怀有深厚的情感。画家们也常常以猿猴相伴嬉戏、母子相亲为题材。
  《枇杷猿戏图》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枇杷树上的两只黑猿,一只悬挂枝头,来回摇晃,另一只仰头凝望。画家捕捉、再现了这充满情趣的一瞬。
  《松猿图》 宋法常作 日本东京大德寺藏
  此图描绘了两只黑猿踞于松树干上,母猴将幼猴抱在怀里,形象生动。全画意境高远,富有禅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