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杨超:西安美术馆 美术馆运营的第三条道路

【人物专访】杨超:西安美术馆 美术馆运营的第三条道路

【人物专访】杨超:西安美术馆 美术馆运营的第三条道路

日期:2014-09-28 09:22:59 来源:雅昌艺术网

访谈 >【人物专访】杨超:西安美术馆 美术馆运营的第三条道路

西安美术馆 馆长 杨超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持续推进,中国的美术馆也形成国家投入资金和民间资金作为支撑的两种主要办馆方式,而西安美术馆从当地的现状出发,在建馆之初就形成了由国家兴建监管,民间机构运营的第三条道路。西安美术馆开馆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年头,美术馆的发展思路是在过去五年先引进来,未来五年要走出去, 以推倒美术馆围墙的一种开放姿态,作为美术馆的整体发展思路。为西安的城市居民提供多元艺术资源的平台,形成关注城市、艺术、人三者间的深度互动通道,成为西安树立城市艺术气质的推动者。由于西安城市的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美术馆的学术项目兼顾传统和当代两条线索,传统部分梳理挖掘“长安画坛”系列主题研究,当代部分形成“再启蒙” 系列主题研究。
  2014年9月28日至11月9日,西安美术馆迎来“五周年庆典暨《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文献展》”。《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文献展》是“再启蒙” 系列主题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展览,策展人舒阳,学术主持栗宪庭。参展艺术家:傅 强、郭线庐、呼 明、孔长安、刘小棣、李晓明、刘艺杰、马 骅、王志刚、张光荣、张雨方等。就西安美术馆的发展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势规划专访了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
  被采访者:西安美术馆 馆长 杨超  
  请您首先谈一下美术馆《五周年馆庆活动暨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文献展》的概况,有哪些内容组成,文献展的展览线索是怎样的?
  杨超:第一,过去的五年要把西安美术馆的形象推广出去,让西安这个城市的居民,乃至全国美术界、美术馆界了解西安美术馆,知道西安美术馆在做什么,做了哪些活动,要做出影响力。
  第二,在未来五年,在传统和当代的学术方面系统性地做一些研究和展览。这样的情况下,第二个五年有两个重大的研究项目:首先是长安画坛研究。陕西画坛到现在和过去都有人零零散散写过文章,但是真正系统性地研究从来没有过,所以这次要系统性地研究,包括文献的整理等等,配合这个研究我们又进行系列性的展览,从古代到现代进行系列性的研究,这是我们一个重大项目,用三年的时间。
  另有一个在未来五年要做的“再启蒙”的系列性展览和研究。“再启蒙”是八十年代初西方文化思潮、艺术思潮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大门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今天这个影响力还在发酵,但这个影响力对西安传统文化深厚、历史久远好像影响力并不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西安的传统艺术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比较保守,西安的当代艺术比较滞后。这种情况下,我们重新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艺术界的一些重要性的展览在西安进行一个系列性的回顾和结合,西安目前美术界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系列性的对照和研究,用三年的时间打造再启蒙的项目。
  “再启蒙”第一个展览就是“1981”的一个展览,此次文献展,展出当年“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中曾展出的作品约50件及当年文献(包括观众意见薄、历史照片及媒体报道资料近百件)。除此之外,还将展出部分艺术家后续的创作作品约130件,意图是将艺术家在相关艺术工作的历程及状态也一同呈现在此次展览中。西安在1981年有一个重要的在西安当时影响很大的当代艺术展,这个展览结束以后也预示着西安当代艺术的结束,这个展览之后西安当代艺术的任何一个展览没有在西安生根,没有在西安发芽。直到西安美术馆建馆的第一个方力钧的大展才是1981之后另外一个重要的展览,这是第二个五年中重要的两个学术计划。

《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文献展》海报

  西安美术馆这五年来做了哪些重点持续的项目?
  杨超:西安美术馆设立了公共艺术项目计划,陆续推出艺术之旅、艺术环球、广场艺术、Art@You、少儿艺术讲堂等系列公共艺术项目,以推倒美术馆围墙为理念,走出美术馆,从不同层面的为社会大众及艺术家服务,提供众多艺术交流的机会,拉近城市之间、城市与艺术,艺术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成为西安美术馆在公共领域打出的一套有力的组合拳,为西安这座千年古城,树立当代城市艺术气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作用。2013年3月,首届艺术之旅成功起航,由西安美术馆馆长带队,与众多于艺术的爱好者及本地艺术家一起,飞向法国巴黎;2013年11月,首期艺术环球目的地韩国首尔,西安美术馆副馆长白茜与西安当代艺术新锐艺术家们一起,踏上艺术交流之旅;2014年5月,“Art@You西安美术馆青年计划”正式走进校园。 2014年6月,经一年多筹备与策划,西安美术馆“广场艺术”终于于西安大雁塔南广场首次与广大市民见面。2014年8月 西安美术馆“艺术地图”试刊正式发行。
  这五年我们重点发展了传统和当代两个方面,也是西安美术馆有一个建馆的原则,就是我们在展览学术研究上各50%,传统、当代各50%。为什么传统50%?无论怎么说,西安也是一个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非常深厚悠久的一个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西安的传统艺术也做了很多展览和研究,特别是对中青年当代的水墨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另外一个是由于西安当代艺术比较薄弱,所以说我们西安还有一些不错的年轻当代艺术家,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西安有一个讨论,我记得着名美术批评家西安美院的教授博导,当时写了一篇文章《西安有没有当代艺术》,讨论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正好是西安美术馆建馆开馆的时候,从这个讨论开始,西安的当代艺术家过去从地下工作者变成了地上工作者,一直到现在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的当代艺术家,是西安当代艺术创作氛围也引起了国内当代艺术界对西安当代艺术的一种关注。第一个五年是要做影响力。
  从陕西的地域特点来看,这五年来美术馆的运营积累了那些适应本地区的经验?
  杨超:本地区的经验是这样的,一个是在西安传统艺术方面引进了西安以外的国画、书法方面的展览,这个展览在西安以外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引进了一批艺术家,对展览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另外,是当代艺术的启蒙,当代艺术的发展,生根发芽的过程,实际上我们还是在两手抓,一个是叫人们在引进的传统艺术过程中,让西安进行很好的研究。西安传统艺术很深厚,实力比较强大,但是这几十年来,西安从来没有引进国外艺术家进入西安展出,西安艺术家也没有去国外展出,所以我们要把这方面的交流沟通建立起来,紧密地联系起来,引进系列展览。当代艺术更重要的不是交流,更重要的是启蒙。
  目前来看美术馆的公共项目与西安城市的文化历史以及现代的文化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杨超:西安历史文化比较深厚,西安是古都,西安的传统艺术也比较深厚。明确地认识到西安美术馆文化建设的有机的一部分,西安美术在西安当代文化中出现,西安很多的城市应当有一个很大的事情。西安文化不是传统艺术多么强大。现代文化的水平,文化程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安美术馆历史回望的过程中,自己在当代文化是需要改进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从美术馆运营的角度看,每年的运营成本如何?每年的艺术项目有多少?
  杨超:每年的项目是这样,我们的展览有50-60个左右,每年还有学术活动,各种论坛有20多个-30个,每年光讲座都有,还有一些文化艺术项目到西安美术馆,有中国批评家年会,在西安,这是我们每年要做的活动。大概是这样。
  美术馆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看,美术馆的资金有哪些方面来支持?
  杨超:资金问题是美术馆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再好的思路,再好的策展人,再好的展览,再好的研究,没有资金一切等于零。这几年不断地新美术馆在出现,倒闭、关门,什么原因?就是钱的问题没有解决。
  国有美术馆的资金问题就是政府的资金就只够发工资、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展览的资金、研究的资金、收藏的资金几乎没有,基本解决不了什么大的问题。民营美术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投机心理——因房产项目需要做一个美术馆,当项目做完了以后这个美术馆变成了餐厅、超市。另一种企业老板确实对美术馆、对艺术非常热爱,他们用自己的钱、时间和自己珍贵的资源来为这个社会和城市做服务。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发展不好拿不出资金民营美术馆该怎么办?国有美术馆政府资金少又怎么办?
  西安美术馆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制——国有民营,我对西安市的领导有这样一个发明,非常敬佩。我们有国家各种文化基金的支持,但是这个支持不是长久的,是阶段性的。虽然到今天为止没有完全探索出来一个成熟的思路,但是我们还是体会比较多。我们离成熟已经不远了。
  西方很典型的例子——免税、部分免税或者是全免、抵税。中国现在只有红十字会说可以抵税。第二个问题,有经济实力的人给艺术基金捐献资金的过程中社会对他的认可度到底有多高?在我们的经济环境不太健康的情况下,对于艺术基金的捐献是有风险的,既有经济风险,更有社会风险。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美术馆的税收。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公共文化机构,但是美术馆还要交税,即使张三今天给一个美术馆捐了一百万,美术馆还要去上税,本身就是捐进来公共为社会服务的还要征税,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申请注册成为民营非企业是可以免税的,但没有相关政策条文,也为申请带来不少阻力。我认为国家目前急需要制定这样一套系列性的政策,就不需要美术馆自己再去申请。
  后记
  西安对于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西安美术馆作为西安文化传统与当代的重要研究展示平台,也是西北地区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通道。对于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态势杨超馆长说:“政府给我们的各种文化扶持基金支持。从省、市到曲江管委会都给予了西安美术馆大力支持,无论从资金的、精神上还是其他方面的支持。目前为止我们能保持美术馆基本良性的运用,现在探索这个模式是把它常态化,稳定化。”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