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您如何看待策展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仇海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的策展人不是简单的去为艺术市场服务的。不可否认,从上世纪90年代的“地下艺术”到全球资本追捧艺术市场的今天,策展人的市场推广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但是如果策展人专门为艺术市场服务的话,就很容易丧失他的基本判断和态度,容易为很多细节和事情妥协,我想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展览效果。
卓克: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媒体关注度要高于画廊、博览会,这对策展人有压力吗?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仇海波:对我而言,其实主要压力不是来自拍卖市场对画廊、博览会的话语权的消解或抢夺,而是我对于展览本身的把控。比如,策划一个艺术展览,你得要明确你策展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学术主题的文化针对性在哪里,如何寻求一个学术的着眼点或切入口?你要通过这个展览说明、发现什么问题?它与未来艺术创作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联系?在一个展览中,能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当然有一部分的策展人会有来自市场的压力,比如艺术家作品的销售。如果一个展览能够既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又能在艺术市场上有所收获,那当然是最好。但在现实当中,能平衡好这二者之间关系的策展人不多。
卓克:虽然拍卖市场时温时冷,但整个艺术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从您策展人的角色来看湖北的艺术市场当前有什么变化吗?
仇海波: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较起来,湖北的艺术市场,尤其是当代艺术这块,还不够好,并且湖北的艺术市场有很强的地域性。但是,湖北的艺术市场相比前几年,还是好些了,不管是从生态环境来讲,还是从新晋的藏家数量来讲,都有一定的提升。
卓克:您认为要策划好一个展览,最关键的是什么?
仇海波:好的策展人应该更多的从学术水准考虑,以学术标准为圭臬和指导,否则很容易变成一个江湖性的、商业性的策展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策展人不能做商业性的展览,而恰恰相反,以商业为目的照样也能做出很学术的展览。从策略上来讲,只有把展览做专业做学术了,策展人的品牌效应才会聚合起来。好的策展人不会什么展览都接,会注重主题与艺术家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艺术家参展。
其次,我觉得一个好的策展人,其实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Teller,善于讲故事,而艺术家、作品、空间等等就是策展人的整个故事的素材。如何向观者讲好这个故事,也考验一个策展人的功力。他在这一策展过程中应该熟知他的素材,善于以观者为中心进行换位思考,懂得如何持续地对观者保持微妙的刺激,激发观者的兴趣和关注。无论是从艺术家的选择、作品的定位、以何种方式呈现、作品所需要面对的受众人群,策展人都要进行有效的把握。
卓克:在国外很早就有独立的策展人协会,国内目前美术家协会非常多,但策展人协会却很鲜见,您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协会吗?你希望这个协会能给策展人带来哪些影响?
仇海波: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协会。事实上,国内还是有一些类似的组织,比如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这些批评家也大多数是策展人,会定期的举办一些雅集、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协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就像以前北京成立的北京画廊协会,大家可以抱团取暖,相互扶持,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如果策展人协会能成立,我想还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
卓克:今年6月份,您策展的“上新漆的搅拌机——2014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交流展”集结了大陆和台湾艺术界30多位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非常盛大,现在来看,您觉得这次展览最大的困难,和给您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仇海波: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物流。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台湾和大陆艺术家的交流展,以前从未涉及到赴台作品的物流问题,再加上我们找的物流公司非常不专业,所以作品在台湾的海关那边出现了一些问题,幸亏经过协商和处理,作品还是安全到达展览场地正常展出了。我想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经验积累吧!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对台湾的艺术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和判断。这次去台湾,我也去拜访了很多当地艺术家的工作室,跟台湾的艺术家有一些对话和交流,也参观了很多美术馆、艺术空间,这让我对台湾的当代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其次,在做两岸交流展的一些细节和问题上,收获了不少实践经验,这对我来讲也非常重要。
卓克:您策划过很多展览,让您记忆最深的是哪个展览?
仇海波:我觉得自己离做一个好的展览,或者说我心目中好的展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希望在接下来的策展实践里,我能够做出让自己和大家都满意的展览。如果要说印象深的展览,我觉得是我在K11策划的“后诗性:公共空间与想象力”吧,这个展览的独立性和问题性要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