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道明2014春拍 亮相弘一为弟子所写警句名偈书法

上海道明2014春拍 亮相弘一为弟子所写警句名偈书法

上海道明2014春拍 亮相弘一为弟子所写警句名偈书法

日期:2014-03-13 11:53:06 来源:雅昌艺术网

拍卖 >上海道明2014春拍 亮相弘一为弟子所写警句名偈书法

    上海道明2014春拍将于2014年3月27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举锤。

 

112 弘一(1880-1942) 行书节《华严经》30×87 cm 纸本镜框 署年:壬午(1942)

    RMB: 1,500,000 — 2,500,000

  刻碑:福建泉州惠安县净峰寺内留有永久刻碑。

款识:《大方广佛华严经》。壬午岁首,书奉一尘居士莹览。晚晴老人,时年六十三。

  印鉴:弘一六十以后所作、佛(肖形印)

  出版:《20世纪名家书法》,封面作品,线装书局出版社,2010年。

  说明:一、经文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十六、七十二、八十卷。

  二、上款“一尘”即顾一尘(1906-1963)字宝辊,号慧痴,福建泉州人。曾师从于弘一法师,其名、号均是弘一大师所赐。

  释文:我身语意,未曾恼害于一众生。如我心者,宁于未来受无间苦,终不发生一念之意与一蚊一蚁而作苦事,况复人耶。出世调柔胜丈夫,其心清净如虚空。恒放智日大光明,普使群生灭痴闇。以大慈悲意,普覆诸世间。一切皆平等,是彼之境界。

 

  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过为分别。——弘一

  弘一,原名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浙江平湖人。著名音乐家、美术家、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1935年4月,弘一法师应传贯法师之迎请,由弟子广洽法师陪同自泉州南门外乘古帆船,涉海来到惠安的净峰寺。初到净峰寺,弘一便在一封信中兴奋地告诉夏丏尊:“山乡风俗淳古......岂惟清初,或是千数百年来之遗风耳。余居此间,有如世外桃源,深自庆喜。”净峰寺居半岛中间,与陆地相连者不过十之一二,此地气候温煦,弘一在此除著述礼佛外,常于半岛观光并种植。

 

  弘一法师为寺院客堂作对联“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十月,因净峰方丈去职,法师与此地缘尽,临别前想到四月来寺后所植菊花一畦还含蓄未开,便口占一绝以志别:“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此诗为法师出家后最佳作品之一。对比昔作,境界不同。

  弘一是那种无论学甚么,做甚么都能臻于极致的天才,天才到足以让同侪“羡慕嫉妒恨”。

  1910年,三十初度的李叔同刚从日本回抵上海,便完成了两件文艺青年们最时髦最“土豪”的事:加盟《太平洋报》、入南社。李叔同卓尔不凡,写得一手好字,精通音律,擅长油画,参演过歌剧,浑身散发着文艺与不俗的气息,这样的气质是如此地让人着迷,以至于比他大两岁的国学大师胡朴安都崇拜到语无伦次的程度:常觉其言论有飘飘出尘之致。

  1918年5月,李叔同真的飘飘出尘了,法名弘一;9月,受比丘戒,一以贯之地欲“臻于极致”,开始了南山律宗艰苦卓绝、勇猛精进的苦修、中兴与弘法。

 

  从1928年入闽,一直到1942年圆寂。这十四年里,弘一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常居泉州承天、开元及厦门南普陀等寺,弘扬南山戒律、创设南山禅学院,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而弘一法师与上款人顾一尘的相识,大约是在1935年。当时还是中学教师的顾一尘,在承天寺见过弘一,法师读过顾一尘所著《饮翠庐四时漫兴》后,赠以手书佛号多件,朱书篆隶皆有,并为作《饮翠庐》题记,书赠古诗一首:“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往后的七年里,顾一尘时往法师处请教佛法,引见崇慕者。此件《行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作于法师圆寂的1942年,即是两位先生一段佛缘的见证。

  亦幻法师在《弘一大师在白湖》一文中说:“我揣想他(弘一)学佛的体系,是以‘华严’为境,‘四分戒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

  “华严”即《华严经》,是“华严宗”的圭臬,亦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弘一法师对《华严经》的研究可谓深远。1930年,弘一法师编写成《华严集联三百》一书,次年又撰书前《序说》及《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附于卷后,在沪印行。1939年60岁时,犹校正《华严悬谈会玄记》标点数处。

  本件作品所撷三段均出自《华严经》之《入法界品》,其中第一段“我身语意……况复人耶”取自第66卷,第二段“出世调柔胜丈夫……普使群生灭痴闇”取自第80卷,第三段“以大慈悲意……是彼之境界”取自第72卷。三段分取各处,然而其意连绵,有若一体,展现了弘一法师于《华严经》的精深境界。

  《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它不仅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华严经》的几乎全部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深入法界和随顺法界的典型例证和具体方法。善财童子奔赴各地向善知识求法问道,而各位善知识的指点既为善财童子指明了层层递进的阶梯,堪称《华严经》思想的形象化图解。通过这一深入法界、随顺法界的全过程,为修行者指出一条由 “因”(善财童子的参学历程)入“果”(证入佛果)的修行道路。弘一法师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为弟子书写《入法界品》中的警句名偈,真可谓是其心殷殷。

 

  此件作品将于2014年3月25-26日在上海道明春拍预展上亮相。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