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欧飞鸿:游走边缘的“非主流”

画家欧飞鸿:游走边缘的“非主流”

画家欧飞鸿:游走边缘的“非主流”

日期:2014-03-05 14:45:33 来源:CICINNUS施蓝

名家 >画家欧飞鸿:游走边缘的“非主流”

    导读:欧飞鸿强调,艺术存在向内的自律性,而他的涂鸦作品则朝着与之相反的一个方向发展——在作品中追求介入主义,在艺术的审美判断上他是倾向于左派的,选择较为注重介入和社会功能的艺术媒介;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具备社会功能性,在起作用于社会的同时也期望得到社会给予他的反作用于创作之中。

 

欧飞鸿

    第一次看见欧飞鸿的作品,是在深圳雾厂艺术空间举办的“身体的近视”展览上。被戏称为“叉烧”的《日和》系列作品中,裸体女子被捆绑在松树枝上,粗壮的树桠纵穿女子的身体,从私处穿出,身下是烧得正旺的熊熊烈火。视觉上带来的强烈震撼让人们一眼难忘,同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叫欧飞鸿的艺术家。
    欧飞鸿坦言自己对春宫图有着莫名地迷恋,《日和》系列是他第一批结合了手绘和喷绘的国画作品。在这批作品里,他尝试将传统春宫图和日本虐待文化相结合,这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早期审美经验的一个小结。在此之前他曾经画过一段时间的春宫图,但在其中并没有留下他自己的自我表达,《日和》系列实则是他极其个人的一次创作表达。
    出身山区农村的欧飞鸿自小便比别的孩子更为早熟,同时也因为受父母的影响早早地接触国画艺术。如愿考上美术学院的欧飞鸿在大学时代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导师——陈侗老师。陈侗老师在艺术和做人方面都给欧飞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欧飞鸿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去反思自己和时代的关系,思考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他认为个人的艺术表达应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或关联,于是他一直在努力地寻求一种媒介可以更好地去表达他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日和》系列作品

    自小在小山村长大的欧飞鸿对父母的价值观较为排斥,来到大城市之后对主流的价值观同样也存在排斥。天生叛逆,然而十分热爱国画及传统的他却又脱离不了传统;这些矛盾致使他在选择创作的题材时都会比较倾向于边缘和“非主流”。然而他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适合的载体或语言,直至他发现纸模喷绘这种源自于西方的创作形式。尽管这种媒介存在很多局限,运用起来还不是很成熟,但他更愿意在这种不成熟的媒介里去进行探索,做更多的尝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欧飞鸿来说最让他不满的事情,莫过于看着中国这一代的年轻人手握涂鸦喷漆,在墙上涂绘着带有浓烈西方街头文化风格色彩的涂鸦,沉醉在这种照搬式的“创作”中自娱自乐,看似叛逆,看似有所表达并达到了视觉上的效果,然而内容却空洞而抽离,沦为一张唯美的装饰画。虽则在表面上集成了欧美街头文化的效果,但却完全没有继承到西方街头文化真正的核心与精髓。失去了原有的语境,便失去了表达的力量与强度。这便是欧飞鸿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强调和追求的“情境主义”。
    欧飞鸿强调,艺术存在向内的自律性,而他的涂鸦作品则朝着与之相反的一个方向发展——在作品中追求介入主义,在艺术的审美判断上他是倾向于左派的,选择较为注重介入和社会功能的艺术媒介;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具备社会功能性,在起作用于社会的同时也期望得到社会给予他的反作用于创作之中。
    从国画到纸模,从固守传统到挪用传统,从纯粹的个人表达到介入街头亚文化;欧飞鸿一路走来,从容不迫。毕业后,他并没有继续选择也无缘于“学院”路线,而是通过慢慢沉淀,寻求更契合自己本性的媒介与主题,因此他也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沉淀。他认为成为一个艺术家除了要有技巧之外,还要找到属于自己跟这个时代有关联的语言,如此,才可以被称为一个“艺术家”。
    “我几乎不珍视任何事物,这跟我对个人历史的态度有关系。我不看重自己的过去,也不规划未来,我只面对现在。有一段时间我努力地想去重建自己过去的历史,却发现没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跟生存的状态是有关系的,其实有很多东西我应该去珍重才对,可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和自己的状态又觉得无所谓。回忆过去,童年并没有暗角,也不觉得特别美好。活在当下,很渴望自己能够恋物,但又没有资格。为什么我支持这个观点呢——不珍视过去,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整个社会状态都是这个样子,我在这当中,是一个小分子,随着它摇晃,不作过多的个人挣扎。
    我现在才发现,青春期之后自己一直都是用一种破坏式的甚至是毁灭式的生存观进行自我催眠,并且这么一直活过来。面对亲朋戚友的诘难,看着他们的脸,我心底经常暗语:可以让我活得更自私一点吗,不然我就毁灭自己。这是一种极度愚蠢的人生观,一路朝着放弃、失败的方向往下坠,实在刺激。
    好吧,至此仿佛可以昭然若揭了:‘叉烧画’、‘提高厕所文化’涂鸦系列是厌世情绪与所有恶意经粉饰后的笑脸;‘土华外来工’系列涂鸦则是装上理性与严肃后对前者的反向挣扎。”——欧飞鸿自述。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