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8年我认识黄建南先生开始,就曾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当时看了黄先生画油画我觉得有些另类,油画像国画一样泼写,国画像油画一样艳丽.构图没有戒律, ,时空正在游离,物象具有强烈的冲击感。如今静下来细读黄建南创作的作品颇有情趣,其作品在传统绘画上增加了理想绘画的色彩加之主观性符号突出便有了更新的发展,个人也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黄建南先生在艺术特点上我作了几点分析:
一、 黄建南先生中国画作品简练明确,以浓墨重彩表现物象,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黄建南绘画不属于学院绘画体系的风格,他的作品是继承了中国民间传统彩墨特点,汲取传统水墨精神,吸收西方绘画的构成形式,结合佛学理论综合进行绘画,达到无我忘我的艺术纯境界。
《神韵》移动着的空间与自然对话
二、 画作中时而体现中国民间壁画特征,用简练笔墨概括形象,以强烈色彩及抽象思维表现物象。他的作品《野趣》具典型的民间民俗文化特征。经过交谈得知黄建南曾经搞过相当时间的玻璃画,木工雕琢创作,民间艺术自然流露是必然的了。
具装饰性的水墨构合
三、 渗透中国传统绘画“八大”山人大写意风格,笔墨淋漓,张弛有度。带有极强的主观愿望。虽说不属学院派,但黄建南却饱读全书,阅读中外美术史,临摹各“大家”作品学之长处。他说:古人;名人;还有周围人都是我的老师,“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就这样学习。黄建南经常就“八大”大写意风格,用最简洁的笔墨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借物抒情的形式表达自己创作思想。
作品《永生》充分展示画家的主观意念。
四、 融入禅学,中国佛教圆融哲学体现在绘画中,“既有儒、佛的调和,又有佛、道的融合,于是三教合一便势所必然”。 禅学中“一心等同万法,而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本质上又都是精神实体,所以,用能观之心去“观”所观之境,只能是精神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纯粹的唯心主义臆造,是宗教神秘主义的典型例证”。黄建南有一种探秘心理,又是是很忠诚的佛家居士,在先生作画中无论科学,还是神学,他更重视自己心对它们的感受,通常画些有着神秘色彩的作品来。每当作品绘画展示出来时总是和佛境结缘 。如作品 : 《火山》《天际》《韵》《天眼》《团团圆圆》等…
五、 合成西方野兽派马蒂斯的色彩绘画特点,利用超然主义的表现手段大胆夸张变形,体现作者的主观梦幻境象。黄先生作品以简练的造型纯粹的色彩用最强烈的互补色彩及理想色彩冲击观者的视觉,如同狂野周末中的动物世界,有些色彩近乎于咆哮,有的却是安宁恬静,有的是充满浪漫,色彩纯粹的画法是典型的中国式野兽派化身。且60岁的黄建南先生天真执着的性情与马蒂斯老玩童的性格如此的接近。势必就形成大胆张力的色彩来。
黄建南没有约束力,不怕失败。他常说“油画艺术应当博采众长,中西艺术语言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长河中有属于自己涌起的浪花。”因此艺术追求是他毕生精力,他用自己人生经历,探讨过程,失败教训,开创了中国艺术思维新定势。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油画家戴泽先生评论黄建南说:黄先生在油画创作上其技法独树一帜,出奇制胜,这是一般画家难以做到的。他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创作了特殊技法,这无疑使传统艺术增加了新的养分,增添了难能可贵的活力。
英国著名收藏家布赖因先生这样评价黄先生:黄建南以超凡的想象力加入特有的手法创造出梦幻般的画面,如他画册中的作品《黄山神韵》和《雨后甜泉》,他的神奇就在于不是以僵硬烦乱的现实画面出现,而是像科学家幻想宇宙地球及自然的未来,如果中国人称这是艺术的创新,我看应称为艺术的发明更适合,他已打破传统写实手法,可称之为发明家。
泰国著名收藏家赖南兴先生评价说:黄建南先生的特有技法并非简单的创新,也并非简单的探寻,而是超乎想象,简直可以说是神奇和巨大的发明,他的未来是注定非常美好的。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评价:。。。。。
黄建南先生风格建立非一朝一夕,首先黄先生对艺术有他独到的见解:“艺术的灵魂是创造、是个性。如果把自己依附在某个大师,以某某大师的门生为经,以某个流派派为纬,他的作品永远都是一种艺术的重复”。当与其交谈中偶得其绘画经历颇感震动,原来具有一定经济实体的他,突然遇到一起车祸,此时的第一感念不是车祸的结果,而是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要画画了”。伤愈后从此踏上艺术之路。
可见艺术在他心里的重要性。他执著的背后所饱含着无数的艰辛……做过木工,画玻璃画,为人画头像,想尽方法画画,求学等, “临摹作品中受到多方面的教益: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的朴实、严谨,弗拉芒画派素描的精细,印象派的朦胧和外光的技巧,野兽派的粗犷,立体派的变形,近代流派革新精神的多样式,都给他许多智慧的启迪。他把这些流派艺术家们都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作为自己的导师,把别人的精华变成他创作手段,探求和建造自己油画艺术语言”。
但这也恰恰诠释了黄建南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画坛禅学巨子的学习成功之路。强烈的色彩感观,炙热的张力。幽静,忘我之境界。利用曲线构成,抒发温暖柔情之美。笔墨淋漓,张弛有度,以借景抒情 用观之心去“观”所观之境,近乎于神话般的绘画语言解读心理。
张春萍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