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为何会对收藏古典服饰感兴趣?
王文宗:我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化感兴趣。开创事业之后,我开始留意时尚信息和服饰领域流行趋势。后来发现,每一次的潮流ICON,追根溯底总是与我们的经典设计和传统服饰文化有莫大关系。于是我开始收集中国传统服饰,从中寻找设计灵感。
《21世纪》:经过十几年的四处搜寻,您现在拥有多少件古典服饰藏品?
王文宗:我的绝大多数藏品来自明末清初至晚清、民国时期,涉及到绣片、头饰、冠帽、荷包、亵衣、腰带等。目前,共藏有一百多件,其中的大部分精美作品我已收藏至我的博物馆里。
《21世纪》:哪件是您最引以为傲的藏品?
王文宗:大概是十年前,我去山西出差。工作结束后,我想再拜访一下当地的民居。就这样,我看到了那块精美的绣品。
深蓝色的绣片正中盘踞着一条金龙,小小的一块丝织品上竟然结合了绣、缝、贴、补、缀等多种制作技法和平针绣、绕针绣等不同针法。刺绣的部分针脚细密但不皱、不松,金银丝线和盘花图案十分引入注目。可贵的是,虽然它由民间私人收藏,但品相良好,保存得十分妥当。我猜想,这应该是一块由清初皇室流入民间的绣品。
对于绣品而言,清前期用色颜色沉重,其后颜色变化逐渐增多,光绪时期皇室所用绣片多用洋莲紫,同时粉绿、湖蓝等颜色也开始使用。直觉告诉我,这块绣品十分值得收藏,于是我一口便应承了卖家的开价,将其小心翼翼地包裹再三,然后放入我的随身包袋。
这块绣品跟随我至今。后来,我在不少国家级博物馆看到类似绣品,均是皇室用品。
《21世纪》:古典服饰并不是一个热门的收藏门类,也很难在民间寻找到相应的鉴定机构。您如何甄选和判断自己感兴趣的藏品?
王文宗:在国内,这的确不是一个大众化的收藏门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大体可循的标准。技术和艺术,是判断一块绣品优劣的两种重要指标,具体分为质地、纹样、色彩、款式、做工等。根据绣品的质地和纹样,即其底料和刺绣图案,我们通常能够判断出它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