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聚雅斋斋主徐国卫先生酷爱艺术、好收藏,在圈内颇有名气。我与徐先生由于业务上的关系,时间一长,有缘成了好朋友。近年来他主要精力放在中国早期油画的收藏与研究上,并打算撰写这方面的专著。今年四月底,趁上海世博会还未正式开园,我与同事钱益中受邀来到济南观看他的收藏,顺便对他的部分藏品进行甄别与筛选。
看到他丰富的藏品颇为惊讶,对他的那份执著很是钦佩,尤其对他那种独特的审视角度感触甚多。
在众多的老油画藏品中,他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一张署名为“刘九”的油画,他相信这是艺术大师刘海粟早年的画作,并强调这是“确信无疑”、“百分之百真的”。刘海粟的油画作品我们很是熟悉,十年来,经我们的手为刘海粟美术馆修复了近两百张刘海粟各个时期的作品,但从未见过在油画上署名有“刘九”的。我们仔细详尽地审读这幅作品:作品尺幅不大,约宽33公分高45公分,是一张小女孩的半身像,画的技法显得稚嫩,不见刘海粟通常画作中显现出来的那种老辣、力度与张扬;画作所使用的材料尤其是颜料与海粟大师所习惯使用的不同;油画画在油画布上,用钉子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然后镶嵌在外框内;现木板破旧,油画的颜料已经完全老化,呈自然龟裂状态,画作的保存状况不好,局部地方颜料有松动,有些地方有剥落;在画的右下角用暗红色署名“刘九”,署名的颜料与画面的色阶呈色相一致,不见有后添款的痕迹,用行话来说,落款很好。
很显然这是一张老画,是民国早期的,至少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但问题是“刘九”是谁?真的是刘海粟吗?我知道刘海粟家中排行为老九,但排行是排行,署名归署名,绝少有画家用家中的排行来作为落款的。我们很直率地把意见告诉给徐先生。
为慎重起见,我们当即打电话给远在上海的刘海粟美术馆研究部,正好是研究员徐弘接的电话,他回答:刘海粟的油画上没有“刘九”的署名,国画上也不曾有过,不过刘海粟在中国画上曾经使用过“刘九”的印章。
回到上海,脑子里一直装着这件事,我几乎翻遍了诸如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等工具书,均未发现有“刘九”的词条,查了民国时期的美术年鉴也没有。
5月下旬。徐国卫来到了上海,特地把这幅署有“刘九”的小油画带来了,请我们做些技术上的修整,顺便请沈虎过来看看。
沈虎是刘海粟美术馆的,从该美术馆筹备起就一直任该馆研究部的主任,自己本身又是画家,在刘海粟研究方面可说是真正的专家。
说来也巧,就在我给沈虎打完电话,等他来的时候,我想把这张画拿出来再仔细看看,一不小心,画从画框中脱落出来,趁机取下几枚钉子,翻看画布的背面,只见一行黑色的字跃入眼帘:幼时行九亲昵称之海粟。字是用黑色的油画颜料写的,落款是刘海粟常用的款式,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张刘海粟早年的油画。我又借助紫外线灯对画面仔细检查,无论是画面还是落款均未发现有任何后添的痕迹。因为原先用钉子固定在木板上,徐先生也没有去掉钉子查看过画的背面,所以不知道背面隐藏着什么东西。
沈虎过来看后,觉得很新鲜,刘海粟的油画看了很多,确实没见过用“刘九”落款的。那背后的题跋,尤其是刘海粟的落款,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刘海粟美术馆收藏的油画最早的是1919年的,这张画如能确认为真迹的话,那么这张画应该是刘海粟最早的一张油画。这张画,技法不成熟,则很有可能是他刚学习油画时候的作品。很有史料价值和历史价值。
对于这一发现,我很兴奋,当晚回到家里,翻出刘海粟的年表及刘海粟绘画作品集,见年表上一开头就写着:
一八九六年一岁
三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青云坊,名槃 ,字季芳,母生子女九人,故又名刘九。
年表又记载:
一九O九年七月到上海进周湘主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画。
一九一二年改名海粟。
在刘海粟绘画作品集选用的国画作品中,竟然有三幅用的是“刘九”的印章,最早的一幅时间是在1925年。
问题已很清楚,徐国卫先生所藏的这幅署名“刘九”的油画,是刘海粟早年的作品,时间应该是在1909~1912年间,是他早年学画时的作品,当时他的绘画风格还未形成,技法稚嫩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材料使用的差异,因为那时为初学阶段还未形成他日后的那种讲究与要求;后面的题跋看笔迹应该是刘海粟上世纪20、30年代留下的,是他当时对早年学画时期作品的一种追忆,语气行文字里行间充溢着大师心中一种温馨的情感。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刘海粟先生最早的一张油画作品。
我马上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远在济南的徐先生,只听他说:“太好了! 谢谢!”
这幅刘海粟早期油画的发现又为中国油画史上增添了新的史料和作品。韩连国
收藏者注:2010年8月27日下午接到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研究部主任沈虎电话说“国卫你收藏的早期刘海粟先生《小女孩》油画作品是真的,今天海翁的小女儿刘蟾来看了,她说是她父亲十六七岁时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