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草》,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
《京韵》,在上世纪90年代再现“采韵”境界
《春》,1929年作
《女孩》,1934年《良友》第88期刊登
《公园的早晨》,1978年作,寓示艺术春天的初始
《红花》,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花卉》,入选1995年上海油画史回顾展
一九八四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尚处于中国美术多元开放的“初春”融冰之际,候选作品大多保持着主题性创作基调,一幅名为《色草》的油画,自由挥洒地出现,似是“凤毛麟角”般的新锐,引起各方惊讶。殊不知该画作者并非新生的艺术家,而是一位淹没长久的前辈大家——吴大羽。
吴大羽先生的这幅小画,在如此重量级展览中,并没有被周围如林的大画所“淹没”,相反却是闪亮夺目,别开生面,为此次全国美展增添了清新的气息。许多艺术家为吴大羽作品的亮相而奔走相告,认为这预示着中国艺术春天的到来。
吴冠中在当时的候选作品中,激动地发现了他的恩师之笔。他感慨这位“被遗忘、被发现的星”——“直到1984年六届全国美展评选中,我见到了大羽师的近作《色草》。画面是案头的花,是草是花?色在流转,形在跳跃,冲出了窗前,飞向寰宇,又回归知音者的怀里!”这种强烈的知音之声,同样来自另一位吴大羽的学生闵希文。他感受着老师在那个年代的变化。在那“艺术的春天”,“羽师已是七十古稀老人了。可是他的创作相反登上了辉煌历程。从1979年到1988年的最后十年中,在失去精力和体力的情况下,只能画些小幅,尺寸虽小,但更见博大精深,超尘脱俗。”他在最为逆境之中沉浸于传统精神,他的艺术深情地植根于民族土壤,他的艺术效应饱受磨难终究生生不息,影响了后一代优秀者。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吴大羽就已经获得“中国色彩派大师”的美誉,所谓“使色彩吟哦”,表明了画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西方与东方之间,已经逐渐寻找到了“采韵”艺术样式加以融合。《色草》代表了开放自由的精神,那时画家每幅作品都有一个美丽天地,一种永恒的生命之美。只有这样的春天,才能赋予温暖的气息,吴大羽及其国立艺术院的艺术路线,在长久的淹没之后才能真正地复苏,重现光彩。在上世纪90年代,吴大羽与其同代的林风眠、方干民等以及他们的学生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闵希文等,形成了一种中西融合探索之路的整体文化现象。而对其真正发现和认识的历史机遇,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96年8月2日,为期一天的吴大羽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那已经是开放多元的时期,中国美术界再次认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向他的艺术致敬!吴冠中认为,吴大羽以中国的“韵”消化西方的形与色,是韵之“蛇”吞食形色之“象”的奇迹!靳尚谊说,吴先生的艺术告诉我们,中国油画是可以“写”出来的!——这是真正中国油画的写意之美,因为这是饱含中国文化气息和神韵的写意性油画。吴大羽个案的背后,是中国现代艺术探索获得了历史的尊重。
可以说,这正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典范之作,其至真至美之处,在于对于中国写意精神的彻悟。所谓“非手眼之工,而是至善之德,才有心灵的彻悟”,其抽象之境界的获得,需要从实践者认真踏实的磨练。这里需要“长耘于空漠”的修行,而不存在急功近利的投机,以及自命不凡的轻狂,必须对于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文化,深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虔诚之心,才能使自己的现代艺术探索真正进入历史之堂。事实上,没有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某些所谓“抽象”仅仅是弄潮儿的浮光掠影。吴大羽的《色草》个案,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探索无疑是一个生动的警示。一个不忘昨日英雄的民族才会真正获得明日自强,《色草》重现吴大羽艺术之历久弥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英雄影响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