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日上午十时,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在此隆重开幕,同时举行《中国书画精品赏析》首发式。该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李可染基金会、徐悲鸿纪念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研究中心、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华夏美术馆;并由文物出版社、中国文化报等单位支持。
据主开幕式主持人张忠义介绍,本次大展及著录的准备历时十个多月,由18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编辑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从全国1500多件应征作品中,选入了183件作品。这183件作品原作将全部参加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并收入《中国书画精品赏析》,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展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时间跨度大,从南宋开始,历经明清、近现代直到当代。涵盖面广,门类丰富,有许多书画名家耳熟能详。古代的如赵孟坚、仇英、朱鹭、八大山人、成亲王、肃亲王等;近现代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李可染、黄胄等;当代王明明、冯远、刘大为、龙瑞、何家英、田黎明、唐勇力等,均有精品参展。
同时专家评审编辑委员会也注意保留了一些作者名气虽然不大,但作品艺术水准较高,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精品,如百岁老人王世芳的《泥金写经册》、邹扩祖的书画手卷、黄洁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佃介眉的《问禅》书画中堂等,均为世所罕见,体现了“人以画传”的原则。
展览同时收入了徐悲鸿、郭沫若、赵朴初、黄胄、陈少梅等名家的信札、手稿、连环画稿和贺卡小品。这一部分在此次展览中尤为突出,可以说真、精、新、稀兼具。许多作品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如郭沫若的“读毛主席诗词调寄《满江红》”原稿、赵朴初的“人民公社好”原稿、徐悲鸿写给王莹的信札、黄胄绘在贺卡上送乔石、方毅、谷牧的各种小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特征,皆为罕见的精品。在形式、内容等诸多方面更广泛的展示了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整个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欣赏、学习、研究、探索中国书画艺术的机会。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在京开幕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在京开幕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在京开幕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