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拐点"到了?

浅谈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拐点"到了?

浅谈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拐点"到了?

时间:2008-10-17 10:03: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资讯 >浅谈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拐点"到了?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No.6》

    现在世界上最贵的画是谁的?可能很多观众朋友都知道,是奥地利已故名画家克利姆特于1907年所画的《黄金画作》,价值1.35亿美元。那么中国最贵的画是谁的呢?现在最贵的画,仇英的《赤壁赋》,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在7952万元拍出。

    画家早已作古,在世时恐怕也难以料到身后有如此天价。不过今天不是要慨叹这个。也许在谈论艺术品市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个更抢眼的现象早已经吸引了您的注意,那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第二名,名叫《面具系列No.6》这幅画作价值7536万港币,紧随仇英《赤壁赋》之后。可能让你有点意外,是一个叫曾梵志的人的画。还健在,年富力强正活跃在中国当代画坛上。

    2008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No.6》以7536万港币成交,这个价格,创下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排在第一位的是明代代表画家仇英的《赤壁赋》,据行内人透露出售这副作品的是位美国的收藏家,当年他买这副作品的价格应该在3到5万美元之间。

    曾梵志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作品面具系列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一出现,就频频拍出惊人的价格。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2000年到现在,他的作品增长速度。

    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作品。从2004年非典过后,中国当代艺术就进入了它的“非典”时期,外界多用“疯狂”“井喷”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中国当代艺术或艺术品市场。让我们来看看成交额上千万的作品,而媒体更喜欢把他们的创作者成为“明星艺术家”。

    这样的情况这不仅让外界,连艺术行业内的所有人,包括艺术家本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刘野:都变化完了我才意识到市场变化成这样了,像梦一样,我觉得人都喜欢做梦,所以有这种梦我觉得挺好的。

    由于古代书画的稀缺性和鉴定难,瓷器古董的政策及货源问题,从这些图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从2000年到现在,古画和瓷器的价格并没有太大的起伏,而当代艺术的涨幅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近5年来一直保持着年均55%以上的快速增长。

    比较有影响的艺术家,大牌艺术家,他的作品几十万的时候,你想其他的能是多少钱。但是今天,他的价格达到7000万的时候,每一个艺术家可能都盼着,自己盯的眼光都盯在几千万,以这个为起点了,过去哪有艺术家敢想自己的艺术品能卖到上千万,你看看我们现在古代的书画里面有几件作品能卖到上千万,哪些作品能卖到上千万,都是宋元的,很重要的绘画作品,但是现在当代艺术品很容易上到千万,

    盛况空前的夜场拍卖

    2006年,保利拍卖公司为中国当代艺术首次开设了夜场,夜场拍卖始于起源于英国,盛行于欧美,是对艺术领域中最稀缺、最珍贵的艺术大师代表作的社会再分配。拍品主要是已故大师的作品和已有历史定论的作品。许多世界著名的油画,如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都是在国外夜场拍卖拍出的。

    蒋伟:加了三四次凳子人都坐不下,非常热闹,有点像集市的感觉,但却是体现了中国艺术市场受大家关注的一种程度,当然成交额我记得也是创了一个纪录。

    这次夜场拍卖,仅仅60多件拍品就拍出了2.4亿的天价。其实,只要是和当代艺术相关的拍买,都会异常爆满,亲历过现场的人回忆说一场拍卖有时会从早晨持续到晚上,盛况空前。

    赵力:比如说150号作品是谁谁的作品的时候,可能拍卖师还没有报出底价,就看到底下人一片牌子,举牌的人很多。然后在高价位的那些作品本身价格就很贵,比如上千万的价格,还有一片牌子在举着。当然还有更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有的竞拍者,牌子从来没放下来过,我非要买到这个东西。

    苏富比顾问:我相信成熟的买家不会做这样的举动,因为他们举牌子越成熟举得越慢,所以我觉得在外国的拍卖现场,还是比较冷静的。

    在国外成熟的艺术品市场链条中,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而画廊才是一级市场。两者的界定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收藏家一般会去画廊买画,作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评价和学术认可后,才会送至拍卖公司进行市场上的一个再次确认。但是在国内艺术市场中,拍卖行始终是强势的,大家都在拍卖行买东西,甚至艺术家也会把作品直接送至拍卖行。

    蒋伟:因为现在拍卖行在很大程度上有点像广告公司,因为你放在画廊里,第一我们中国画廊实力也比较弱,再加上画廊推广人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很成熟,资金力量也不够,所以他的推广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一个作品进到拍卖行里,通过自己的运作,可能让它达到非常高的价格,可以轻易地上到媒体,作为宣传,

    费大为:因为中国从2000年以后,媒体不停地在塑造中国这个经济神话,所以媒体的曝光量很大,本身是在给中国当代艺术做宣传,

    费大为:比较遗憾的是在这种疯狂价格飙升的当中,有很多也是一些好的作品,这些好的作品被一些私人在倒卖,倒卖到了那些国家的美术馆没有办法去买,像我们的中国美术馆,它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去买这些我们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比如说十年以前他可能还可以买,但是十年以前他还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现在觉悟到了,晚了,就买不到了。

    全球100位价格最高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占35位

    在中国油画家作品总成交额排行中,曾梵志位列第七位,总成交金额为292,524,476,仅此于徐悲鸿。曾今年44岁,即使每年他只有一副重要作品在市场上拍出惊人的价格,那么十年后,他的身价可想而知。国外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价格最高的100位在世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占35位。

    798,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厂,到2000年时产业重组合并,闲置的厂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前来租赁。从原先的20几个工作室,发展到现在集画廊,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而且还不断有人前来想在此从事文化产业,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发展的速度。

    现在798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继故宫,长城后到北京最想去的地方,众多对当代艺术感兴趣,想一探究竟的人们涌向这里。面对当代艺术的高价,他们也都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观众:很清楚,七千万在中国是什么概念,遥遥无期,收藏到什么时候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很难有把握。

    观众:其实艺术就是看人家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很喜欢,有这个钱就愿意花。最近在纽约也是好几百万美金一个普通的画,给普通人觉得怎么花那么多钱在那么普通的东西上面,但如果懂得喜欢的他们就愿意,所以看个人兴趣。

    记者:作为咱们也不了解,外行人,觉得这个画会值那么多吗?有这种感觉吗?

    观众:当然。

    观众: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投资的方法,因为他们现在有一个游戏规则,有画廊,有拍卖场,所以他们就有一个有钱人的艺术规则,大家可以一直竞标,但是也许艺术不是打动人的心,如果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心再贵都值得,但是打动不了我们就没有用。

    对于这样的事实,行内人又是如何看的呢?不久前,艺评人朱其在博客《当代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以及暴利游戏》写道:艺术品的天价源于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天价做局”,大部分天价作品实际上是虚假交易。

    朱其:我觉得最近1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在800万元比较合适,超过1000万元就有些离谱。因为从一个国家艺术市场正常的成长规律来说,至少要等民国初期的作品上升到一定价位以后,后面的才可以依次跟进。最近10年的作品,已经是民国初期一些大师作品的10倍,这明显违背市场规律。”

    朱其的这一说法,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法太过偏激,艺术品本身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也有人认为,价格是市场造成的,而市场是没有对错的。那么在看上去空前繁荣的艺术品市场中到底有没有泡沫呢?

    赵力:这个行情有没有泡沫,也有泡沫,泡沫在哪里?是因为名家作品从创作上来讲,不是十个手指一般齐的,因为有的作品是代表性的精品作品,艺术品市场只有稀缺性的代表性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其他的作品,比如一般性作品,怎么能跟这些作品一样。

    搭上顺风车的美院学生

    在传统观念里,艺术家是注定要忍受清贫的,然而今天却不一样了,从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搭上这趟市场的顺风车。

    川美学生:当年曾经和我们共同一届的有几位男同学或者是女同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在学校的时候还是非常窘迫的,当时他们创作的作品我们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他毕业了之后就来到了北京,和一些画廊签约,代理开始销售,销售了以后,短短一年之间成为了身价百万级的,全套行头全都换掉了,这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讲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蒋伟:现在当代艺术品很容易上到千万,你说这个对年轻学生没有刺激吗,太大的刺激了。

    中央美院一年一度的毕业生作品展,本来只是院内学生对自己四年学习的一次总结,但现在前来观看的有太多画廊老板,博览会经济人,甚至是商人的介入,已经开始对外销售门票。
甚至在校学生的作品还会被一些商人以一定的价格成批买走。秦观伟,在他还是大二学生的时候,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秦观伟:进来就问我,你这个作品我能看一下吗?觉得你画的挺好,挺有意思的,我说可以,等一会儿吧,我正在工作。然后过了有半个多小时,我工作完了,他还在等我,我一想给人家看一下吧,那么诚心,就拿出来,拿出来之后,让这个男的看了半天之后说能不能买你一张画,我说那可以啊,你喜欢你就买呗。当时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种卖画的过程,就是学生。然后我说你想买多少?他说买两张画回去挂着,我说好,他又问我你要多少钱?我说随便吧,不知道多少钱是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因为那个画也不是说那种特别好的画,就是习作,类似于这种习作。

    记者:拿过来我们看一下。

    秦观伟:类似于这种小习作这种东西。我记得好像是一张五六百块钱吧,这样的数目。

    这些平日里完成的习作,现在却有人特意前来出钱购买,让学生自己也很惊讶。

    秦观伟:很吃惊,因为没想到画能卖掉,或者说没想到去卖画这个事情,只是说这个可能会交作业,画完之后给老师看,说卖的话,当时确实没想到这个事情。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一次一位画商一次就买了三四十幅作品。

    秦观伟:可能专门搞艺术投资这一块,把画大批量的买进来,然后再大批量的翻出去,这样的一个人。

    记者:当时买了你多少幅?

    秦观伟:当时买了有三四十左右吧。一个系列的。

    记者:多少钱买走的?

    秦观伟:大约就是四五万差不多。

    令秦观伟感到吃惊的事,也同样发生在他同学的身上。

    秦观伟:就像一个收藏家其中买了我两张画,大概是还有三个同学的吧,因为当时我们学生说这种价位还是比较低的,可能他作为一种投资,说不定哪个会成为未来的中国大艺术家。

    这些购买者有时还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秦观伟:他们觉得好卖的,然后说你接着画这个吧,一直画吧,这东西非常好,但是我自己的判断力,我觉得那个是不好的,因为我觉得那个画对我来说不好,因为那是之前的东西,并不是说以后的东西,就没有再坚持,后来那个人就没有再找我,就是这样。

    中国的收藏大军

    在798这里,目前有大大小小的画廊400多家,基本展示和销售的都是当代艺术的作品。阿福是其中一家画廊的老板。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来买画的人越来越多,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业内的收藏者。

    阿福:很多艺术机构,包括很多跨国公司的高管、老板,他们都愿意去购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国内的一些中产阶级或者是所谓的精英,有一部分白领也在收藏,

    这些购买者除了对中国当代艺术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同时还很关心他们能不能升值。

    阿福:我有一些朋友,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说,我拿一百万,你让我买什么样艺术,让我推荐。接着问,我今年买一百万,明年能挣多少钱?两百万,三百万,你们有这么好的产品,你们一定能够让我一下子爆发。

    据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收藏大军7000万人,罗先生,辽宁盘锦人,在当地是一名颇有实力的企业家,从1998年开始收藏书画,至今已经投入了12千万。他坦言自己并没有太多的专业艺术知识,买画不一定是画家有名气,但一定要有发展潜力。

    罗先生说他买画的方式是如果认定这个艺术家有发展,他就会成批买入,这样的价格会比单张便宜。罗先生还说他身边像他这样的朋友还不少,之所以每年都不断的投入是因为看好未来的市场,认定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一时间,所有关于投资方面的专业报刊杂志都有了艺术品的专有版面,电视台关于艺术品的文化节目中频频为他们估价,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高调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只艺术品基金。这只高门槛、高收益率的基金产品很快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今年8月一条贷款买画的新闻引起了高度关注,报道中透露:在某拍卖公司今年春拍的拍卖会上,一幅作品落槌价为30万元,购买者张先生当时付了50%的首付款15万元,在此后时间内定期还款。

    艺术可以投资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原本很狭小的,以收藏为主要特征的市场更多的出现了投资的行为,甚至是投机。

    蒋伟:投机和投资我是没有把它完全分开,投资和投机是一样的,我认为在中国的艺术市场里,投资、投机这个部分的人占了大概80%,10%是艺术消费的人群,还有10%是艺术收藏的人群,至少是有收藏趋向的人群,但投资和投机还是占了最大的比例。

    苏富比顾问:金钱和艺术。当然你没有金钱,你谈不到你去投资艺术,但是在国外大部分是收藏家去买东西,可是在国内,大部分人是想来卖,特别一买画的时候,马上先问你,这个会升值吗,每个人都问的一句话是会升值吗,多长时间你认为升多少钱,每个人问的都是这句话。

    国外投资者的运作

    正处于在发育期的国内市场,正在如饥似渴寻求更大财富的买家,正在膨胀得失去理性的众多投机者,这些信号都在强烈吸引着许多国际炒家。在国外生活近20年的独立批评家和策展人费大为还向我们讲述了国外投资者们的运作。

    费大为:在这个时候就有很多非常庞大的计划来扑向中国当代艺术,这些庞大的计划就是数千万数千万的,一个是像这种叫对冲基金或者是一些大的资金,他是透过大量的作品,就是到中国来20个代表的艺术家把你都买空了,比如我买你的技术,每个人给你投入一两百万美元,当时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一个艺术家一拿拿进来一两百万美元,作品大批出去。

    费大为:如果说从20世纪开始到现在整个一百多年来的市场的波动,你说有哪一种艺术现象可以上涨100倍、500倍、1000倍,这是没有的。那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费大为参与举办过一次当代艺术的展览,并向当时世界上有影响力的50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推荐过中国当代艺术,共发500多封信,却只收到了一封回信。

    费大为:当时1989年做展览的时候,那些艺术家做完展览后作品都没有办法运回去,如果能够卖掉一个作品,那就是一百块钱、两百块钱,黄勇平当时一件作品一百块钱就卖掉了,

    此后,他移居巴黎。费大为介绍说,90年代,整个国际艺术品市场都陷入了相对的低迷,大家都在等待和寻找一个切入点,来重新挖掘市场的可能,而中国经济的增长,让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投资者们看到了这种希望和可能。

    费大为:一个比较简单的概念,什么概念是比较有潜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又是在并没有完全进入西方的艺术市场,所以它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所以这个东西对这些做艺术市场的人来说肯定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一个点,。

    这种目标清晰,手法娴熟的炒作,对于他的结果,费也有自己的判断。

    费大为:但是这批计划是三年、五年,一般来说就是三年,他要把它炒作成一个很高的价钱,一般就是五倍、十倍的价钱他就脱手了,脱手以后他就不管了,他知道这个是他自己做出来的,他赚到这个钱了他就走了。

    其实每一次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投资领域总是在寻找一个又一个的载体,他们除了具有商品的特性外,还经常具备文化的概念,这使得他们的价格无法估量。这让人们想到了早年同样被炒到高价的普洱茶。

    直到今年6月中旬,普洱茶的价格暴跌回归,让持续四五年之久的“普洱茶风波”终于画上休止符。作为普洱茶主产地的云南省有关官员,首次在京向媒体公开了普洱茶价格大起大落的真实原因。其中,金融资本的介入,被认为是主导风波的重要原因之一。

    艺术品市场的拐点到了?

    经济学上著名的“最后一个傻瓜理论”在中国艺术市场上得到充分地演绎,市场越趋繁荣,越会衍变为投资手段,越会有可观的资金源源投入。金融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一旦资金退场,最终的接盘者也因高价购入不愿轻易割肉,市场不可避免的迎来的冰河期。这种炒作虽然在一定阶段使市场内的人赚到钱,但留下的将是严重的投资信任危机和市场的萎缩。

    费大为:因为到了市场要到尾巴的时候,它主要是一种恐慌心理了,谁都知道我拿到这个东西我要传给下一个人,我十块钱买来二十块给你,二十块买来五十块钱给你,突然停在你手里了那不是很恐慌吗,所以大家都要会尽快地把它卖出去。

    这样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90年代的日本。80年代末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艺术市场也随之迅速成长壮大。对印象派油画情有独钟的日本人,用高价购买了大量油画,但从此再也没有找到愿意在此高价接盘的人,梵高的《向日葵》至今以八千多万美元的高价无人问津。

    同时,随着艺术市场的丑闻和经济滑坡而突然破灭,导致日本的艺术市场进入长达十几年的冰河期。投资者无心购买艺术品,画廊,拍卖行,美术馆相继倒闭,关门。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是与当下的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此时当美国的金融风暴正在迅速蔓延时,全球的投资者们的眼光都在时刻紧盯着未来经济的动向。正在此时具有国际艺术品市场风向标之称的“苏富比”拍卖行上个月在纽约开槌。

    有报道称在纽约苏富比这一次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举槌前,包括苏富比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关注者,都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最终的结果比想象中还要糟。在这次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品212件,成交额还不到6000万人民币,成交率仅65%,相比之前的成交率80%明显有所跌落。

    行内人介绍就这次拍卖会本身就有“太多失败的理由”。其实当今年8月13日,苏富比向全球媒体宣布2009年将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合并至香港时,就为这次的拍卖埋下了伏笔。这个消息至少传达出曾经将中国当代艺术价格最大化的纽约将不再是交易中心。

    蒋伟:实际上金融危机的险象已经出来了,带来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动荡,股市也好,房地产市场也好,都在讲拐点,艺术市场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在讲,拐点到了,是不是当代艺术该抛售了,都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

    记者:我曾经听到过一种很激越的评论,说太过浮夸喧闹的艺术品市场,只会富了一群投机者,而埋葬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我理解这话的含意是在疾呼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所缺乏的一种声音,一种最基本的争论,那就是一幅作品的好与不好。虽然这样的争论很难有答案,但争论的背后是对艺术品的理性。如果说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正在面临市场本身的风险,那么咱们的当代艺术是不是也正在经历着生存的风险呢?

    高名潞:现在是为了一种时尚和市场,而不是表现一种态度。所以很快的,从90年代中以后,这种已经变得非常空了,已经不具有社会功能了,主要是一种市场,甚至好的艺术家,很多也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风格,甚至这种风格不再有一种新的意义,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早期的策划人和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

    高名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批评家独立的身份丧失了,我是指中国目前,本来学术这方面应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力量,批评家,艺术史家,理论家,现在他的独立的地位非常弱,弱是从整体来说,因为把本来应该是自己本职的东西转移到市场方面去了。

    赵力:现在这几年,争论也比较困难了,也对艺术批评提出了意见,艺术批评里面涉及到的比如说批评的标准,因为当代艺术一直往前走,批评作为支持系统来说,它没有那个增长速度那么快,所以往往出现了一些脱节,这样的情况下,构成了所谓价值判断其中一支,有点跟不上形势。

    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它的价格那么高,而且它的价格的增长率那么快,但是他是不是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发展,我觉得没有。恰恰相反,因为真正的创作是太受到市场沸腾的嘈杂声的干扰,看不到真正的创作,人家都已经不太去讨论什么是艺术问题,所以现在并不是一个创作的高潮时期,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被市场关注的高潮时期,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创作的高潮时期,没有什么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新的对于整个市场的文化格局有些创造性的一些东西出来,真正的,我觉得地位的提升还是要靠这个东西来说话。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