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人的写照——徐悲鸿《书画珍集册》、《九方皋》展读

一代巨人的写照——徐悲鸿《书画珍集册》、《九方皋》展读

一代巨人的写照——徐悲鸿《书画珍集册》、《九方皋》展读

时间:2007-12-06 00:00:00 来源:

拍卖 >一代巨人的写照——徐悲鸿《书画珍集册》、《九方皋》展读

眼前两件徐悲鸿的力作《书画珍集册》及《九方皋》,使我想起前不久看到这样的说法:“五四”以来,中国只产生两位巨人,其中一人就是徐悲鸿。而“巨人”这个字眼,对现代绘画来说,徐悲鸿是当之无愧的。   《书画集珍册》、《九方皋》集中印证了徐悲鸿在人物、动物、书法、诗词方面的艺术成就,更是其人格魅力的写照。   徐悲鸿爱画动物,“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此语几乎妇孺皆知。徐悲鸿曾在画论中写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然後详审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书画集珍册》中的动物小中现大,观後令人回味无穷。首幅奔马最是精彩:飞蹄扬鬃,回首嘶鸣,精练的构勒尽得奔马之精神;第二幅花猫最是可爱:伸耳瞠目,倦伏於突石之上,机警非常;第三幅八哥最为清新:翠竹相映之下,曲立双足,作振翅欲飞状;第四幅则绘雄鹰展翅,翱翔於九霄,最具气势。   徐悲鸿善於抓住动物瞬间的神态,笔墨更著意於细节,诸如马蹄、鹰爪、猫眼,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绘动物随之而活色生香,神完气足。   此册的後半部是徐氏的书法,写的是《西马腊亚山中闲行》、《战事》、《大理春日》、《洱海》四首自作诗,不但使人领略到这位巨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精神飞动、笔法超逸的书法(有人甚至因此而认为徐悲鸿的书法高於他的绘画),而且徐氏在诗词方面的才情,亦是让人佩服得很。徐悲鸿曾一度与齐白石、谢稚柳以诗歌相赠,不失为一段艺坛佳话。   《书画集珍册》作於1944年,正是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驰驱未负平生志,惜不沙场万里行”,如果说此题诗是代表徐悲鸿欲以画笔作干戈的爱国激情,那麽,《洱海》“想到征人征妇泪,一时魂梦落天涯”又是徐悲鸿悲悯柔情的一面,关心国家前途和百姓的命运,正是此册中徐悲鸿这位巨人的精神写照!   九方皋相马,是徐悲鸿最喜爱的人物画题材。   典出《列子》。说春秋时期,善於相马的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去寻千里马。于是,九方皋不失众望,找到了千里马,三月而回。可在秦穆公面前,他口述有问题,不仅将公马说成了母马,甚至连颜色也说错了。秦穆公十分怀疑九方皋的才能。好在伯乐机敏,话说得十分漂亮,他称赞九方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得到事物的精髓而忽略了表面现象;观察了所要观察的,就丢开了他不必要观察的。(“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之所不视。”)   换言之,千里马的真假,与公母、颜色等表面特徵关系不大,只有忘形得神,才能找到真正的千里马。   九方皋是个奇人。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依照徐悲鸿的心境,九方皋简直是“绝无仅有”,这也就是徐悲鸿不画伯乐,反倒是一味“平生爱写九方皋”的原因吧。   绘於1931年的《九方皋》,曾是徐悲鸿最得意的作品。他在“历史画之困难”一文中就表示:“拙作较成功者,至今尚以《九方皋》为第一。”   此轴《九方皋》,绘於1943年。後一年即赠於视作知己的吴蕴瑞(字麟若)。是图虽非巨制,但构图紧凑,人物各具特徵。画面中心,那匹黑色千里马,马嘴微张,马首昂然耸立,眼光与鼻孔表现出它的生命之火,而九方皋,黑髯青衫,也充满著同样高傲自信的表情。   徐悲鸿画《九方皋》,其深意还在於提倡发现人才要注重精神,而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事实上他也是这麽做的,象对待齐白石,对待潘玉良),这才是大艺术家的胸怀和眼光,才可以称之为宗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