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谈为何不作画:在刘小东面前,我望尘莫及

陈丹青谈为何不作画:在刘小东面前,我望尘莫及

陈丹青谈为何不作画:在刘小东面前,我望尘莫及

时间:2007-11-09 00:00:00 来源:中新社

名家 >陈丹青谈为何不作画:在刘小东面前,我望尘莫及

11月初,陈丹青在北京推出新作《与陈丹青交谈》,另两本则是修订旧作《纽约琐记》和《多余的素材》。在新书发布会上,陈丹青坦言,自从他回国后,“说了很多话,有些被媒体放大了,一直说到《退步集》出版,以及从清华大学辞职”,“我已经走得太远,需要反省一下”。美术家陈丹青作为艺术海归曾指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因不满中国教育体制又向该校提出辞职。   陈丹青继今年四月推出《退步集续编》之后,近日连续推出了新作《与陈丹青交谈》和两本旧作《多余的素材》和《纽约琐记》的修订版。前日在万圣书园的发布会上,画家刘小东前来捧场,陈丹青说:“我很佩服刘小东。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画,在刘小东面前,我望尘莫及。”   陈丹青对刘小东极为推崇,他说:“在绘画里我只做到了结束‘文革’,但用写实的笔触去描述当下,我做不到,因为我意识到自我的断层,但刘小东不是,他是新写实里最活跃的画家,他做了我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他稳重,很猛的往前走,我现在完全不在这个状态。”   有人问陈丹青何时做回画家,可在他看来,和写书相比,画画是更私人的事情,他已不需画什么来证明他还能比以前画得好。在修订版《纽约琐记》里,新增加了312幅美术照片,包括列宁、塞尚等晚年从未曝光过的照片。陈丹青表示,反省这几年的作品,有时觉得画画比写作自由,有时又相反,常常处于分裂的状态,《纽约琐记》恰好是两种经验的糅合。   陈丹青提醒读者不妨读几篇被人忽视的文章:《艺术与自由》,《艺术与良心》,他再次讲了晚年毕加索拒绝1946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发给他的求援信,信里指出美国的艺术家受到政府的迫害,希望得到这位象征着自由的大师的援助,毕加索不愿回电“支持艺术自由”,将电报扔进纸篓,毕加索说“要是有朝一日,允许艺术畅行无阻,那是因为艺术已经被淡化,显得软弱无力,不值得为之奋斗了。”陈丹青也把毕加索的回答送给了正在举行的“85新潮”展览。对于月底将拍卖的油画《清华国学院》,陈丹青介绍,当初在清华大学成立90周年时,他画了这幅画,他认为画上除了赵元任,其他都是失败者,“这是一段被刻意忘却的历史。”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