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染尽自然情

彩笔染尽自然情

彩笔染尽自然情

时间:2007-09-07 00:00:00 来源:

名家 >彩笔染尽自然情

——记青年画家陈湘
记者杨晨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陈湘”,马上会列出一长串这样的名词:湖州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高原油画、《藏寨风情》……约好采访的那天,陈湘刚从安徽老家赶回湖州,“好不容易放暑假了有时间,就回家呆了5天,探望了父母,与老同学聚了聚,心里挺高兴的。”他说,师院的教学工作很忙,日常创作的都是挤出时间,最近趁着假期,想做的事情很多:赶创作、研究新的课题、为接下去的个人展作准备……所以即便难得回家,也没多留,很快就赶了回来。 陈湘出生在淮河岸边城郊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儿时的他喜欢用蜡笔在纸上进行最初的创作,用棉花抹上图画粉渲染背景和蓝天,天空和小鸟、田野与麦浪、天上的云小河里的青蛙……断然那是一种粗浅的尝试,但在少年的心中打开了一扇窗,渐渐把他引领到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大学期间,他学习了平面设计,中国美院的写实画家焦小健的教学令他掌握了坚持的素描造型技术。毕业后的陈湘一直在当地的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一边教学一边创作。“油画领域我没有经过学院的正规训练,但这也使我的最品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我只真诚地我想画的东西,画起来,倒也是轻松,有创作欲望时我就拿起笔来画,否则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对于自己的艺术之路,陈湘的概括如此简单。3年前,湖州师范学院引进了一批艺术方面的专家教授,他就以专家的身份来到湖州工作并且定居下来。在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影响下,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开始以中国传统水墨韵味及大写意来突出那骤然一笔,他的油画作品,不拘泥一时一地的客观再现,更多的是以貌取神,表现自然,在似与不似之间抒写胸中之丘壑,表现自然之大美,从而使作品带给观众不断的惊喜。 多次带领学生到川藏高写生的经历,不得不令人感叹陈湘的执着。1993年第一次青藏高原的采风经历,作为一种潜存记忆始终深植在陈湘的内心里。广漠的川藏高原,路陌山野,都化成了一幅幅当下具有地域文化和表现性较强的当代油画作品。“那时带着学生上藏区采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最让我快乐的一段时光,草原上人烟稀少,只有纯自然的景致。”作品《岁月》、《藏寨风情》中都潜存着某种淡淡的岁月痕迹,它们多是在高原的陌生对视中采集的一些印象。陈湘的艺术情感已经完全融于高原之中,他爱风物而爱其民族,同样也爱其文化。对于陈湘的高原油画,湖州师范学院教授冯汉江评论道:早期的作品吸取了印象派外光表现之法,意境以深远取胜,把观众带到一个动人的世界;后期作品的画面充分运用民族民间的喜庆的色彩,来表现画面的壮美,并传达其精神价值外的取向。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藏民的古朴与憨厚,令陈湘试图通过画来唤醒已经遗忘质朴之情的许多人,高原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服饰、神秘的藏寨的图腾文化、日出日落的壮美与夜幕的苍穹……陈湘用刮刀和画笔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欣赏他笔下的这些美景,吹吹那不过滤的风,呼吸着无污染的空气,但愿我们都能洗去尘世间的压力与疲惫,喧嚣中的疲劳与烦闷,得到新重生。 湖州日报2007年7月30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