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生 逸 气 可 拏 云

书 生 逸 气 可 拏 云

书 生 逸 气 可 拏 云

时间:2007-06-09 16:18:00 来源:

名家 >书 生 逸 气 可 拏 云

——从张济海的“厚德载物”说开去
王俭廷
军旅书法家张济海在书坛的声名日重,为人称道。在连续拍卖获誉之后,他的一幅“厚德载物”又在北京一次权威拍卖中以3.2万元的价格落锤。于是,专门索求其四字者络绎不绝。然而,他没有把既有的成功当作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敷衍应酬。一位商家欲以重金以百幅相求,张济海的答复是,三、五幅尚可,百幅难为,因为每一次书写都是自己“德、识、技”的全程展示,都是审美生命的尽情渲泄,“少则得,多则失”矣。 这使我联想到另外一种现象,在当代书法名流(包括画家)中,年初承接的书法任务到年底也无法完成,于是,夜以继日,拼命书写,结果累得形削骨瘦,闹出一身病来。真有点得不偿失,利令智昏。 书法,决不单纯是笔情笔趣,更不应是牟取暴利的工具。书法作品,固然也是商品,但它首先是艺术品。书法体现的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精神;书法家所从事的是崇高的人文事业,而“人文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丹麦 安徒生语)我想,只有风才能穿过荆棘,何况是一片“着火的荆棘”,如果见“利”忘“艺”,把自己当作写字的工具,说不定哪一天会在这片“着火的荆棘”中自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对此,张济海是清醒的,在物欲横流之中,他懂得笔和墨的真正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客观的“自然”之“物”,若不日厚其德,焉能载此重物?数十年军旅生活的严格历练、渊博丰厚的文化学识、谦以待人的道德情操,以及不辍寒暑的笔墨生涯,使他的书法具备了宁静沉厚、旷远博大、睿智仁爱的人文情怀,具备了雄浑峻拔、刚柔相济、严婉兼得的艺术风格。从其所书“厚德载物”四字可窥一斑。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确、规范,而是一种创作,一种苦修。是篆、是隶、是汉简、是楷、是行,也是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他自己的品牌。朋友们曾经戏称其为书法家中的厚德载物“专业户”,这并不过誉。他的“厚德载物”,直取汉隶,上溯金鼎石鼓,纳行草之灵动,沉重如山,灵动如水,飘逸如云,炽烈如火,迅忽如风,耀目如闪电,威猛如霹雳,既大气森然,又亲切可爱。我曾多次现场亲睹其书写,那是在挚友谈兴正昂之后,那是在激情迸发之时,立即展纸濡墨,如风卷残云般地一挥而就。那情景,可以想见逸少临池之“兴来得意无真草,满纸云烟笔下生”,亦可想见苏东坡所云“未从下手惊风雨,笔所未到气已足”。应该说,这是一种境界。 是的,对于任何一位书法家来说,写出一手好字并不困难,难的是一种境界。有胸襟、有修养、有学识,则境界全出;否则,你遍临古帖,腕力超群,也不过是个运笔的勇夫,趋之则远之,求之则失之。孔子曰:“道不远人。”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有尼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蹈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张济海注重人品之提升,胸次之澄明,对书艺的提高来说,其实是直取近路,故他能挥洒自如,握雨携云,达到人书俱美的境界。 从来书品即人品,书生逸气可拏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