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艺术海外炒作的背后

当代中国艺术海外炒作的背后

当代中国艺术海外炒作的背后

时间:2007-03-20 09:04: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资讯 >当代中国艺术海外炒作的背后

近两年来,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品价位突然在世界拍卖行飙升。在美国、香港地区的佳德拍卖会上,在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法国里昂双年展等活动中,以及在一些有名的画廊里,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为吸引眼球的新贵而频频亮相。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作品2005年拍卖成交的纪录已经突破百万美元,而在2006年秋拍中,刘小东巨幅油画以2200万成交。但与此同时,也有人惊呼:当代艺术拍卖屡创天价,但绘画死了!   正在“死去”的当代艺术,对传统审美经验“背对”而创作出的方力钧式的傻大粗群像,成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误读的文本,导致西方经验对中国经验的鄙视。在这种不平等的对视眼光中,部分丧失立场的东方画家正在变成盯着拍卖槌的“金钱画家”,正在被西方的单边主义观念所引向盲视。   在很多西方买家眼中,中国艺术品价格较西方艺术品更便宜,有相当的炒作上升空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当代艺术热”是被西方给予的,是被动地由国际拍卖行家炒作起来的。正如英国《艺术报》编辑安娜·索梅·科克斯所指:“在英国的艺术收藏人口已经改变,大部分新中产阶级都在国际性公司上班或在与媒体相关的行业工作,他们不再崇拜古典事物,而是渴望新的、更为现代的作品。”这其实意味着,不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将古典艺术边缘化,西方古典艺术同样遭受着这种厄运———曾经多么辉煌的架上油画在当代西方艺坛上不断式微枯竭,已然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无论西方或东方的传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世俗化消费主义的挑战。   先锋艺术在海外的火爆,使得当代艺术家苦拼体力闭门作画,艺术创作演化为不断自我重复的体力劳动和见钱眼开的欲望。买主需要什么,先锋艺术家就提供什么,买主出多大的价钱,艺术家就做多稀奇古怪的作品。创作丧失了先锋的精神存度和硬度,出现若干精神病态的创作逻辑———以挑战人们的审美认知习惯和内在良知作为出人头地的成名法宝。如此一来,艺术成为作秀品,精神成为多余品,道德成了陪葬品,价值成了消费的奢侈品。   西方收藏家不是慈善家。他们在中国以低价收购“地下”窘困画家的作品,赚钱的同时让作品的意识形态性得以空前凸现,从而形成“西方的中国想象”。西方人先是大量低价购买中国当代先锋绘画,然后在西方媒体和拍卖市场上大力炒作,令其价位几十倍几百倍地抬高,并在高价位时大力抛出,最终在中国人不明就里的竞购中,大赚中国人的钱。而这样一来,一方面打压了中国本土有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使得超越性艺术家处在生活艰难之中甚至最终放弃艺术的尊严;另一方面打压了中国美术性的国际交流和流通,使得中国的艺术界放弃自我立场与西方美术界同步。   资料表明,在近10年中有99%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是被国外收藏者所购买,本土的购买力对这类作品的兴趣不大。拍卖市场盲目炒作的恶果不乏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末期,美、德、意的新表现主义作品成为市场的高端宠儿价格一路飙升,但这种人工泡沫终于破裂,上世纪90年代那些囤积这类作品准备大赚其钱的人遭受重挫,价格的一路狂跌显示出这种拍卖泡沫经济的冷酷残忍,相当多的艺术家作品价格一落千丈,挥泪告别一锤定音的拍卖行。   艺术家的浅薄浮躁会怂恿出浅薄浮躁的购买者,这反过来又会刺激出一批更浅薄浮躁的艺术家,这种低水平重复所制造出来的艺术贫乏,其意义和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艺术应该回到艺术真正的位置。以收藏的价位代替作品价值评判标准的西式炒作方式,最终在时尚的漩涡中会沉到水底。一个艺术家只有通过艺术感悟,才能最终逃离模仿他人的怪圈,找到属于自己精神领域的艺术之路。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