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
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
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
时间:2006-12-27 16:51:00 来源:《收藏&拍卖》
资讯
>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
|
|
澳门艺术博物馆每年定期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合作,举办大型文物展。今年九月,京、沪、澳三方再度合作,澳门艺术博物馆联同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相关机构,举办“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将明代画坛颇具代表性的两位大师—徐渭与陈淳的书画作品作一次集中展示,展品容涵了两位大师各时期的代表作,并有一部分为很少露面的书札和成扇。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陈淳、徐渭作品,数量之丰和品位之精,在海内外博物馆中居于前列,“乾坤清气”特展荟萃了两馆(院)陈白阳、徐青藤的精品一百二十套合共二百九十八件,可称是迄今为止最盛大的一次集聚。在中国美术史上,青藤、白阳一双名字的出现,似是高高隆起的两座峰火台,屹立于16世纪视平线上,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照应。他们以艺术生命燃点起的火和光,正好一前一后在遥遥地呼唤着张扬个性、渗透着革命精神的近代水墨新时代的来临。
陈淳和徐渭是明代两位富有创造精神的个性派绘画大师,他们创立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格,开拓出花鸟画的新天地,在画史上并称为“白阳青藤”。青藤瓣香白阳,论者每讶其画笔婉约处竟有过于白阳者,白阳纵肆处唐突青藤,画史千年眷属,上下一家,则青藤、白阳,二者一也,一者二也。此次特展以“乾坤清气”为名,句出元王冕《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徐渭与陈淳均以水墨优胜,展名隐括“不要人夸颜色好”一语。
陈淳,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生,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卒。字道复,又字复甫,号白阳山人。苏州府长洲县人。出生于文人家庭,曾师从文征明学习诗文、书法、绘画,同时对沈周亦心仪手追。早期花卉画不脱文、沈两家法门。在画史上属“吴门画派”的一员,是“吴派”中仅次于沈周和文征明的第三号人物。尤其是他的花卉画,声誉超过老师文征明而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大家。陈淳自中年以后,思想发生了转变,淡泊名利,寄情山林。放逸不羁的性格引致他在艺术上摆脱了文征明的束缚,自四十岁至五十五岁间,逐渐磨砺出自己的风格面貌。约五十五岁至六十一岁去世期间,其艺术臻于纯熟自如的境地。陈淳的花卉长卷,采取一段绘画一段题跋的方式,摆脱时空限制,在他后期的创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留下大量作品。
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陈淳占有一席关键性的地位,是继往开来的开派大师。他最突出的成就在于花鸟画领域开拓出水墨写意的新面貌,引导着后来大写意花鸟画的兴盛。
适兴
陈淳在画史上属“吴门画派”一员,然而他在绘画上不受其师文征明主体画风的羁束,在花鸟和山水画领域别成新调,称得上是“吴派”中仅次于沈周和文征明的第三号人物。尤其是他的花卉画,声誉超过老师文征明而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大家。自陈淳之后,激起了水墨写意画系的波涛,成为花鸟画史又一高峰期。
陈淳拓宽了花卉画的表现题材,同时不为物拘,不受景囿,完善了间画间题的长卷形式。这种绘画形式以前在元坚白子《草虫》卷中出现过,陈淳将它引申到花卉卷里,显示出文人诗、书、画的多方修养和才能。陈淳又提倡随兴漫笔,这种摆脱时空限制,主观幻造理想花鸟世界的思维方式,使客体物象成为他抒发逸兴的载体。另外,随兴漫笔——也就是“适兴”的创作心态有助于笔墨的自由发挥,摆脱形似的束缚,尽情表现笔墨自身的意韵。
陈淳的花鸟画将水墨写意技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开辟出由小写意进展到大写意的途径。自五十岁以后,他的笔法逐渐由整饬转向率略,运笔在柔婉中加入方劲的笔势,加快行笔速度,呈现清刚劲爽之气,已脱出文征明的秀婉和沈周的浑朴而自具特色。
从沈周的水墨写生至陈淳的水墨写意是一个飞跃,而由小写意进入大写意又是一个飞跃,陈淳在后一进程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云生
陈淳的花鸟画创作卓然超群,同时兼长山水,具有鲜明个性。他早期山水画由其师文征明上追沈周和元四家,又有徐霖的影响。中年时期,将文、沈和元四家结合在一起,渐渐形成了率意放逸中显现雅润的格调。
陈淳山水画的大变大致在五十岁以后。放逸不拘的性格,漫兴的创作态度,使他有意识地选择了最便于表达个性和即兴情绪的表现形式,即米氏云山和高克恭的变格云山;半隐的生活方式,闲云野鹤般的情怀,又使他倾心于元代画家的气格,追求平淡天真的意境,“重天趣而不在境界”,并将水墨淋漓的花卉写意运用到山水画中,笔法奔放率略,墨气滃然酣肆,纵横磊落。泼墨云山成为他晚年山水画的主体风格。
咏歌
陈淳对诗词有很深的造诣,诗风淳淡清丽,平易真切。有不少为记事抒怀之作,留传最多的是题花卉诗,花容交融人情,借花抒怀,使花卉充满感情色彩。如《墨花十二种图》卷咏梅花云:“疏影孤山下,香魂庾岭前。恐遭蜂蝶妒,开向百花先。”他的题画诗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花卉形象的内涵,同时他那纵放而又清逸的书法,又与潇洒率放的绘画笔法取得笔趣上的一致,益为画面增加跃动俊发的气势。诗、书、画三艺并美,显示文人广博的修养和才能,成为陈淳艺术的重要特色。
陈淳在书法方面亦有突出成就。他早年师从文征明,中岁后突破文氏门墙,书风大变。陈淳性格豪放不羁,故而崇尚唐李怀琳、五代杨凝式和宋代米芾等家“率意纵笔”的书风,中、晚年尤喜写行草及狂草书,笔法迅疾遒劲,颇具气骨,偏于表现文人散逸的情趣,对于晚明浪漫书风的兴起起着先导的作用。明代著名文学家和鉴赏家王世贞说:“枝山书法,白阳书品,墨中飞将军也。”对陈淳的书法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陈淳为祝允明之后狂草书风的名家,故后人将他和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吴中“四大书家”,后世并因其书法成就视之为明朝书法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个过渡性的关键人物。
徐渭,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生,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卒。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徐渭出身官宦家庭,庶出,父亲在他刚满百天时去世,由嫡母苗氏抚养长大。他幼时聪慧警敏,二十岁考取秀才,二十一岁入赘潘家,读书、应试之余,学诗书兼习琴。这段青少年时代是徐渭生活最幸福的时候,也奠定了他多种才华的基础。二十五岁以后进入中年阶段,家庭遭到诸多变故。直至三十七岁,徐渭四次应考乡试,均未录取,期间结交了不少当时有名人物,包括谢时臣、陈鹤、刘世儒等画家,开始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四十岁左右,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当过一阶段的幕僚军师,后胡宗宪因严嵩奸党失势受牵连,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失常,以至多次自杀。后又一度发狂杀死继妻,入狱七年。经同乡竭力保救才得幸免一死。出狱时五十三岁,这时他绝意仕途,四处游历,开始写诗作画,卖书画为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出现于这个时期。这整整二十年中他是在时而清醒,时而反常的情况下度过。
徐渭是将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推向巅峰并创立画派的一代巨匠,其艺术形象具有极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其所创的水墨大写意花卉画风,开辟了文人画一片新天地,数百年来流绪连绵,堪称中国花鸟画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墨戏
徐渭坎坷而悲惨的一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复杂的性格,是产生其画风的最主要原因,即表现为内容上的强烈主观感情色彩,或嬉笑怒骂式的警世喻人寓意,或愤激不平的内心情愫倾诉;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标新立异,笔墨纵横驰骋,风格狂放奇峭。
徐渭的画受陈淳、谢时臣、陈鹤影响较大,兼取宋、元文人画、禅僧画。他描绘的花卉题材比较广泛,藉课题的自然秉性来寄托主体的情感思绪,充分反映了他的心理和人格;尤喜画花卉草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基于“游戏人生”的态度,常将四季花卉集于一图,如题《四季花卉图》轴云:“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杂四时。”
徐渭纵逸的写意画多融入草书的笔法,下笔纵横捭阖,形成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墨晕形式美。他十分注重水、墨于纸质的融合变化以及墨与笔的有机结合,创出既顺其自然,又得以控制的泼墨法,使画面形成以笔为主的骨气,又产生多变的墨韵。
醉草
徐渭精通诗、文、书、画,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认为自己在文艺范畴的创作以书法成就最大。他纵逸的写意画法,多得益于书法,尤其是草书的笔法。明末张岱对徐渭书画结合的特点曾作出恰当评价,在《跋徐青藤小品画》中曰:“今见青藤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徐渭个性豪放不羁,书法绝去依傍,但受米芾的影响最大,陶望龄《徐文长传》云:“其论书主于运笔,大概昉诸米氏云。”袁宏道《徐文长传》亦云:“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徐渭擅长狂草,喜欢自比张旭,也神往公孙大娘舞剑器,故作书寓姿媚于拙朴,寓强悍于沉雄,笔画遒劲,结体跌宕,章法纵横,追求潇洒、脱俗,其狂肆风格与明代前期书坛的工致对比格外突出。
这个一生不得志的文艺天才,“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晚年穷困潦倒,郁郁以终,他的草书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不计工拙,点画狼藉,气势慑人,似要将毕生才情及满腔悲愤都寄托于扭曲的笔画中,然而由此开启了明末浪漫诡奇的书法美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