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泽东文物馆效果图
韶山毛泽东文物馆效果图
韶山毛泽东文物馆效果图
时间:2006-09-09 10:59:00 来源:东方早报
资讯
>韶山毛泽东文物馆效果图
|
(奈良美智创作的大头娃娃雕塑陈幼坚《英雄所见略同》) |
|
上海双年展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十年的时间是否足够成就一个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本城的一张文化名片?上海美术馆的双年展现场里参观者们南腔北调的品评声、参展艺术家国籍的多样化,多少能够成为一个注脚。
开幕式上的海内外艺术界人士云集的场面,既体现了他们对双年展国际学术地位的认可,也体现了他们对这所城市的关注。每两年一次、坚持学术原则的双年展,能常规化、延续性地促成艺术的发芽、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收藏家、美术机构在这个时候被吸引来,促进了当代艺术的繁荣,也成为上海多元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本届双年展至少也是一次新奇而又轻松的身体、视觉体验。在荷兰艺术家尼杰斯带来的《跑步机》上进行“实景”奔跑;背起艺术家准备的特殊“背包”在展厅里寻找各种声音;坐在地板上欣赏动画片《新山海经》……与上届以“影像生存”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相比,此次的“超设计”主题将更多轻松、有趣、贴近观众生活的作品聚集起来。观看者可以感受到,当代艺术并不全然是艰涩难懂的。或许将双年展完全当作游乐场有点轻浮,但轻松的心态还是必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强调作品互动的原因:消解距离,让观众亲身体验艺术的奇思妙想。
当代艺术放下了身段,但是也不意味着它丧失了艺术表达。事实上,今年的很多作品,目的是与观众达成一种交换:你破解我的密码,我给你愉悦。艺术家涂维政创造了一种古代文明,其文物质感的石碑和博物馆特展的方式很容易“欺骗观众”。在《卜湳文明》这个作品中,艺术家与观众展开一场智力游戏。当观看者用眼力、知识和想像力足以揭穿“骗局”时,艺术家被打败了。在他精心营造的以假乱真的场景背后,艺术家和观众的双重愉悦将会浮现。用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的话来说,“对于观众,双年展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艺术家用创意影响人们的生活”。
我们认为,李磊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本届大展,也可以理解为当代艺术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与双年展并行的是遍布城市各个场馆的外围艺术展览,这恰恰也是双年展威力的体现。它们共同培养着上海市民的艺术习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面孔。但尽管如此,上海双年展在普通市民中的普及程度依然不够理想。向公众开放当日,我们并没有看到期待中参观者云集的场面。而与此几乎同时开展的首届艺术双年展,却迅速让当地人和游客就深感艺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相比而言,上海双年展的观众的确太少。
我们注意到,主办方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了一次双年展的营销,虽未直言,缺少经费却是公开的秘密。无需世界五百强出手,上海的中型企业或许就能将这些令策展人发愁的资金缺口搞定。与选美比赛、音乐盛会等相比,肯在双年展上一掷千金的企业几乎没有,这个有着国际声望的大展对赞助商的吸引力甚至不及某些小型娱乐活动。实际上,世界著名的大型财团几乎都有投资艺术品和赞助艺术活动的传统,那是因为它们既可以从艺术品的保值或升值中获利,也可以从艺术活动的巨大影响力中收获企业品牌的正面形象和文化附加值。这样的双赢局面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艺术在普通市民中也能够深入人心。
不奢望与世界杯匹敌,也无需和超级女声相提并论,当这个城市中三分之一的人能把双年展当作话题时,它还用为面包发愁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观众之间能够形成亲善互动气氛的“超设计”双年展应该是历届最成功的一次,它对当代艺术在上海的继续普及大有裨益。希望在若干年后,上海市民见面的第一句话会是“你去看双年展了吗”?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