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宫署遗址探密 结构独得改写建筑史

南越国宫署遗址探密 结构独得改写建筑史

南越国宫署遗址探密 结构独得改写建筑史

时间:2006-05-27 15:30:00 来源:

收藏 >南越国宫署遗址探密 结构独得改写建筑史

①南越国宫署遗址   自1995年发现南越王宫大型石水池以来,南越国宫署遗址挖掘和考古至今已历时10年。市文化局局长陶诚昨日介绍,遗址挖掘考古工作历时10年,一直坚持“边挖掘、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已经投入6亿元巨资,在全国绝无仅有。他透露,南越国遗址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已报送了有关材料。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316号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将在6月10日重新向社会开放,市民到此可以看到些什么“新意思”呢?本报记者昨日提前探营,发现曲流石渠和新出土的木简渗井都将向市民开放,好看的“宝贝”还真不少。本次开放的内容可分为遗址考古现场和“南越王宫御苑”陈列两部分。参观的主要内容包括:1.3万多平方米的曲流石渠及此范围内的历代遗迹;出土“岭南第一简”的南越渗水井:南越宫殿和廊道;南汉宫殿遗迹;其他时代的建筑遗迹。市民基本可看到遗址的精华部分。   御苑中有多个宫殿   ——南越国宫署遗址改写了中国建筑史,木简证明当时广州地区盛产大枣,鼠害较重,越人爱用鸡占卜。   南越国宫署遗址包括御苑、宫殿、廊道与排水设施、井、木简等亮点。御苑有石构水池(出土的木简将其称为“番池”)和曲流石组成。番池中散落八棱石柱、石栏杆、石门楣、大型印花砖、瓦件及铁门枢等建筑构件,还发现叠石柱等遗物。曲流石渠北端与番池连接,石池之水通过木暗槽引入曲流石渠,石渠已清理出200米长。南越国宫署遗址发现意义重大:一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代表东方园林风格的王宫园林实例;二是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可与古罗马建筑相联系的石质建筑构件,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专家们认为改写了中国建筑史。南越王宫的排水设施规模庞大,形式有明渠、暗渠、地漏和沙井箱,为目前秦汉考古发现所见最完善的城市排水设施。   宫殿目前仅清理出1号宫殿和2号宫殿的一部分,出土的提筒残盖片有“华音宫”三字的戳印。据介绍,御苑中至少有长乐宫、未央宫、华音宫等4个宫殿。   出土的一百余枚南越木简,内容经初步考察为南越王宫的纪实文书,如宫室管理、职官、地理、法律、风俗等等,从多方面反映出南越国的多种制度,可说是“岭南第一简”。这批木简或是当时废弃后冲入井内积聚形成的,直接印证了发现的南越国宫殿与宫苑遗迹,还有明确的纪年,彰显出南越国遗址的历史真实性和对该遗迹定性定位的正确,也为南越国史提供了重要补充。木简中有好几处栽培和管理枣的记载,说明两千年前的广州地区盛产大枣,但是现在广州枣树已经几乎绝迹。   发现我国年代最早冬瓜籽   ——渗井出土的植物也很可观,山鸡椒、紫苏、冬瓜、甜瓜古已有之。   在已发掘范围内共发现南越国井5口,记者看到,有的井现在仍有干净的井水渗出。其中一口井现存深14.3米,是中国秦汉考古发现最深的。御苑附近出土木简的渗水井里,专家从其沉积土中浮选出了不少珍贵的动植物遗存。光植物就有观赏和食用两大类,还有材用类(楝树)、芳香类(山鸡椒)、药用类(紫苏),其中冬瓜籽是我国现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实例,几万粒甜瓜籽是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甜瓜遗存。渗井的淤泥中还有不少植物叶片,主要是木兰科和榕树这两种至今为岭南园林所广为采用的园林植物。(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舒涓、通讯员韩维龙、陈茹、温朝晖、周馨/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