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为郑景康作 绿荫骏足图

图录号:212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为郑景康作 绿荫骏足图
图录号:
2126
年代:
1935年作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设色纸本 立轴
作品分类:
尺寸:
111×36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23-08-05 ~ 2023-08-07
备注:
声 明:
款识:景康先生为散原翁造象,神妙己极,渴愿致之,承惠数帧,心感无似,写此奉答,永以为好。廿四年秋,悲鸿。 钤印:悲鸿 克明峻德 出版:《翰墨因缘——近现代名家书画选集》P89,香港美术出版社。 说明:本拍品存徐悲鸿原装原裱,裱边为其定制深蓝色花绫。款识中提及的“景康先生”、“散原翁”、“悲鸿”分别为郑景康、陈三立与徐悲鸿。 上款人郑景康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摄影大家,曾代表摄影界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称赞其作品“能抓动态”,有“名闻南国的摄影家”之称。毛主席悬挂于天安门城楼标准像的底片、赴重庆谈判时拍摄的《挥手之间》以及周恩来、朱德等多位中央领导人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皆出自郑景康的镜头。 此外,郑氏亦活跃于文艺界,与不少文艺巨擘交好。除本 款识中提到的陈三立外,齐白石、张大千等人最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亦为郑景康所摄。 徐悲鸿将本 画赠予郑氏的同年(即1935年),齐白石亦收到郑景康为其拍摄的十二张组照,并喜作做群虾图回赠。显然,齐、徐二人对于郑景康的摄影有着一致的高度评价。事实上,这源于二人相同的艺术偏好与艺术追求。 本作所言及“散原翁”即陈三立,是晚清“同光体”诗派的领袖,陈寅恪、陈师曾之父,与徐悲鸿是忘年之交。 徐悲鸿“渴愿”陈散原的照片,正是为了能更方便地为这位当时已年过八旬的长者作画。从郑景康赠予的照片中,徐悲鸿感受到“散原造象”中神气兼备的意趣。赠画之举,不但凝结着徐悲鸿对于散原老人的敬重和情意,更是表现出他对于上款人郑景康高超摄影技艺的认可、赞赏。 这种敬仰之情在题材中不难看出。俯首舐足姿态的白马,正是马匹表达友好的动作。所绘银杏树的树叶尚是绿色,也是春天的一番景色。此种组合在国画构图较为稀见。银杏象征着美好、坚韧与福寿绵长。神骏垂首,则象征着画人以师礼待之的寓意。 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岁赴沪谋生时,结识高奇峰,书法得康有为亲授,曾入震旦大学学习绘画,并考察德、比、意国美术。194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946年任北平艺专校长,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奠定了以写实为基础的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著述颇多,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 上款简介:郑景康(1904~1978),广东中山市人。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在北平举办“景康影展”。1940年,经周恩来、叶剑英介绍,赴延安参加革命。期间,为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拍摄照片,并先后在八路军总政宣传部、联政宣传部任摄影记者。1944年,郑景康为毛泽东拍摄了第一张标准像。1945年,在延安机场拍摄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的登机告别镜头。建国后,历任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社特派记者、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辅导部主任等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