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 存卷第十三

图录号:099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 存卷第十三
图录号:
0991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9×19.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荣宝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缥缃·古籍善本
拍卖时间:
2019年06月13日
备注:
明弘治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 1函1册提要:明孝宗弘治三年(1940),无锡华燧会通馆以活字铜版印刷《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为国内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书。为珍贵印刷史实物。此书存卷第十三,民国时重加修复,并配花卉纹函套,清新淡雅,可见前人对此书之珍视。术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详细的文字记述,将这一技术印在每个中国人脑海中,这段文字太重要了,在此全文引述: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144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这一技术在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后400年,中国的印刷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启发了这项影响世界的伟大技术的诞生。这种先进技术的发明,足以让中国人骄傲。但是,在中国传世的古籍善本中,真正的活字印刷出版物流传甚稀,绝大多数都是另一种技术——雕版印刷术的产品,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还是要从印刷术的历史说起。宋朝是活字印刷术的开始,但已经是雕版印刷术的高峰,传世宋版,其工艺水平极高,精品完全可以达到艺术品的水准。而活字印刷术所用胶泥活字,显然有强度不够,行格歪斜,字迹边缘模糊等技术问题,难以撼动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且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加热带来的繁琐流程使其便利性大打折扣。术传承到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王祯是一位农学家,他留下一部《农书》,详细记录了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这种方法使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但沈括所提出的木活字徐遇水变形,出现字迹深浅不一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用金属活字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古人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王祯记载:近世又有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明代早期,金属活字开始大量出现,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苏无锡印书家华隧,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千余卷,所印《宋诸臣奏议》(Lot991)是目前世所公认的最早的明铜活字印本,之后锡山华氏兰雪堂、锡山安国活字铜板,芝城铜板活字一直到万历的游氏周堂铜活字本《太平预览》(Lot992)有一批活字本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朝鲜王朝也学习并制作出大量铜活字,分别在1403年(永乐元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1434年(宣德九年)三次大规模铸造铜活字,创造了铜活字的高峰。如果照这样的技术发展史发展下去,现代印刷术应该诞生在中国,但是到了嘉靖年间,雕版印刷术迎来了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仿宋字的发明,他是为适应雕版工匠而产生的字体,这一发明,使雕版印刷的效率大幅提高,在完整产业链的环境下,雕版印刷术有了不输于活字印刷术的便利性。自此中国书籍字体变成了方头方脑的,一直沿用至今。于是,活字技术迅速被边缘化,但是他还是大量在民间被使用,一些家谱,档案往往用活字摆印,木活字印刷的便利性依然存在。但是留下实物很少,这个不难理解,就相当于现代,正规出版物会被人放在书架上保留下来,而复印的文件往往会定期被处理掉。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在清代,活字印刷还有一些非典型的个例,首先是康熙皇帝印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Lot931),此书直接采用西方技术,顺利解决了印刷美观的问题,本来这套活字可以大有作为,改变中国技术史,但铜在中国古代还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角色,乾隆初年,“京师钱贵”这批铜活字就被拿去铸了铜钱。历史就是这样无常,乾隆开四库馆编《四库全书》,首先从《永乐大典》中集轶出一批典籍,又用木活字做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Lot993 - 996),内府做木活字,依然不够美观,甚至不如后来地方翻刻的本子好看,如果康熙那套铜活字流传下来,那该有多好。之后就是一些文人,胸怀复古风气,用活字本自制文集(Lot997、998),此种文集往往特别精致,纸墨皆佳,这种活字本,已与技术无关,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孟夫子教给中国读书人的一种气质。关于活字印刷,中国是首创,但并没有将这项技术发展为现代印刷技术,而是创造出了雕版印刷术的高峰,于此同时,活字印刷术作为一种补充,与雕版印刷术长期并存,收集我们能见到的中国活字印刷术实物,将这根不太清晰的线梳理出来,不光对研究古籍版本大有裨益,更能用史实说明古代印刷史的发展,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
声 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