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正统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坐像

图录号:327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正统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坐像
图录号:
3272
年代:
明正统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1.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8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华藏宝相·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18年12月15日-17日
备注:
款识:大明正统年施。
声 明:
此尊莲花手观音头戴花冠,面形宽大,眉如弯月,双目低垂,具有中原汉人明显特征,同时亦体现出不同凡俗的庄严与寂静。宽肩细腰,躯体结构匀称,造型端庄大方,具有藏式造像鲜明特点。上身胸前挂项圈和长链,项圈下又坠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衣纹表现十分特殊,大腿处可见双连珠线表现的波状衣纹,连珠线之间雕饰凸起的小花瓣,小腿处有一道连珠线镶饰的宽大衣缘,衣缘上刻画缠枝莲。腰间束有宝带,腰带下亦坠满一圈U字形连珠式璎珞。全身披大帔帛,帔帛披覆双肩下垂,绕过手臂飘垂于身后;手臂、腕和足部饰有花形钏镯。左腿横盘,右腿支起,左手撑于左腿后,右手抚于右膝,为水月观音典型的造型样式,即所谓转轮王坐。身下是双层束腰式莲花座,造型周正,做工讲究。莲座上下边缘装饰连珠纹,前后满施莲花瓣,莲瓣宽肥饱满,上下对称分布,头部饰有卷草纹;座底封藏已无,但底边可见清晰的剁口,并露出黄色的铜质。通观整躯造像,造型完美,形象庄严,装饰繁复,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皇家艺术气派,体现了明代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永宣风格对整个明朝时期佛像造像影响博大精深。永乐至正德时期造像就是受到永宣风格影响,内地佛像艺术以汉藏风格的永宣宫廷造像为主要艺术形式。此尊正统观音造像正是表现了永宣宫廷造像风格。据史料记载,现存明代汉传佛教寺庙供奉的佛像上,如正统时期的北京智化寺转轮藏殿和如来殿供奉的佛像就是寺庙遗存的重要代表。如今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其中,转轮藏殿内置有贮藏佛教《大藏经》的八角轮藏一座,主体经柜朝外立面上浮雕360尊佛像。佛像皆头饰螺发,面相宽平。宽肩细腰,躯体壮硕。身着袒右肩袈裟,下身着长裙,衣纹自然写实。跏趺坐姿,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莲瓣肥硕饱满。整体造型风格与永宣宫廷造像完全一样。正统时皇室对佛寺的施舍相对减少,传世作品也不多。此件作品无疑延续了永乐朝作品造型,与西藏博物馆藏一件非常相似。此尊“大明正统年施”造像与永宣宫廷造像风格如出一辙,做工精细,刻画细腻入微,包浆自然古朴。是明代宫廷造像风格的经典之作。观此尊之雕塑造像特征,显现永宣二朝鎏金铜像之影响,见证御制佛像风格嬗变,为十五世纪中叶佛教造像风格研究提供重要实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统六年(1441)铭观世音菩萨坐像,尺寸较小,坐姿手印与此同,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藏传佛教造像》,香港,2008年,页232,图版221(图一)。二尊并排相较,对了解正统年间佛教造像风格发展甚有裨益。早于帕拉王朝(750-1199),观音菩萨已以独特之卡莎路巴纳形象盛行于东印度,留下不少石雕铜像,例见 Ulrich von Schroeder,《西藏佛教雕塑》,香港,2001年,卷1,页239,图版72C。观音菩萨原并不流行于西藏地区,然至永宣二朝,复见佛教神只形像中外源流传统之重视,成就观音菩萨造像复兴。Speelman 旧藏宣德观音像例,售于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7日,编号813,其形态与本尊相拟,印证十五世纪初至中叶佛教造像同出一脉,风格相承。参阅:天津市文物公司藏《金铜佛像》p109文物出版社1998年故宫博物馆藏 明宣德 观音坐像2018年6月保利拍卖斯皮尔曼旧藏16,675,000元 明正统六年观音坐像 故宫博物馆藏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