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937年作 柿子和粟子 布面 油画

图录号:121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937年作 柿子和粟子 布面 油画
图录号:
1214
年代:
1937年作
艺术家:
王道源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33×4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455317
USD:60375 GBP:0 EUR:44275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
拍卖会名称:
2018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寻踪·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版画、摄影
拍卖时间:
2018年12月12日-13日
备注:
来源:现藏家得自艺术家家属展览:世变·傲骨——王道源艺术回顾展 广东美术馆 2014年王道源(1896-1960),湖南常德人。王道源一生极具传奇色彩,才华横溢。早期因为对艺术的追求,东渡日本学习绘画,期间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始演戏,集自导自演于一身,获得观众好评,在当时留东学生中广为称道。1918年回国参加救国团活动。1920年再次东渡日本,正式师从藤岛武二等教授学习西洋画科。1923年回国应聘于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教授西洋画。1924年和周勤豪等人创办东方艺术专门学校,与关良、陈之佛、陈抱一、洪野、许敦谷、郭沫若等共同执教。东方艺专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合并后,开办上海艺术大学,该校主导师资为左翼文艺青年,包括创造社的郁达夫、王独清、郑伯奇、陶晶孙、冯乃超以及南国社的田汉、洪深等。1930年9月5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正式开学,王道源任校长并与陈抱一、倪贻德等人担任导师,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阳太阳、杨秋人、梁锡鸿、李仲生、曾志良、段平右、周多、曾奕等人。期间多次与陈抱一、李金发、关紫兰、杨秋人等举办画展。从事美术教育时期,他坚持以自由主义的教育模式,引领现代艺术之风气,培育了一批新时代、新思想的学生。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许多成员,都是他当年的学生,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美术的崛起与王道源有很大关系。一?二八事件爆发,上海艺专不幸毁于战火,王道源的美术教育事业遭遇挫折。其后他为国家从事对日谍报工作,因帮助郭沫若回国而暴露身份,人生再度受挫,艺术创作出现断层。建国后他重拾画笔,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图书馆、中山纪念堂等政府机构绘制领袖像三十余幅,先后在广州市立艺专、华南人民文艺学院、中南美专任教,培养了许多人才,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58年被打成右派,送往湖北沙洋农场改造,于1960年病逝。王道源是现代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二十世纪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以印象派风格见长,凭借扎实的写实功底,天资卓绝的色彩感觉,其作品在群星璀璨的二十世纪画坛独树一帜。因为坎坷的人生经历,王道源有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直到遗存的油画作品被研究人员挖掘,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才渐渐重新得到应有的重视。王道源的一生跌宕起伏。青年时代的他意气风发,光芒尽显,留学时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回国后是魅力非凡的艺专校长。1934年《良友》画报第97期的“王道源专版”概括了他早期的经历和艺术风格:“王道源氏,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专门学校。归国后初任上海美专教授,继创办上海艺专与江湾,指导后学,不遗余力。不幸一?二八之役,全校毁于炮火,艺术界同人皆为深惜。王氏作画,用色简单,笔调灵活,轻松优秀,作风近印象派。”转折发生在中日战争爆发期,王道源在在东京加入使馆特别设立的情报机构“快雪楼”,以艺术家身份协助大使馆的对日情报工作,这种颠沛流离的间谍生活一过就是近十年。这期间,王道源虽保留着艺术家身份,但由于动荡的局势和拮据的生活,绘画作品的产量不高,能存留至今的,更是罕见。《柿子和粟子》是其中一件珍贵的作品,该油画创作于1937年,画面纯粹静穆,笔调灵活轻松,显示出艺术家扎实的形体塑造能力和高雅含蓄的艺术品味。在王道源存世的早期作品中,果蔬题材的静物画数量甚少,此画将作为研究王道源早年艺术风格的重要材料。1948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王道源终于迎来一段安宁平静的时光,有了创作的条件。这一时期,王道源与子女团聚广州,并组建了新的家庭,先后任教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华南人民文艺学院、中南美专等校,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作于1953年的《藏族妇女》是王道源肖像画中的一件代表,这幅作品以学院派写实风格为基础,表现方式较为严谨,细节刻画到位,但笔调仍是王道源式的灵活轻快,藏族妇人服装的斑驳色彩被统一在一个和谐的色调之中,这是王道源印象派风格的延续,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肖像画佳作。王道源作为二十世纪画坛西风东渐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其作品是这一段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声 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