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大理·木胎漆彩普贤菩萨坐像

图录号:376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大理·木胎漆彩普贤菩萨坐像
图录号:
3763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髙5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一八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华藏宝相·中国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7月7日至7月9日(周六至周一)
备注:
声 明:
大理国(913~1253)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五代至南宋时期,以白蛮族为政治主权,盛行佛教。大理国的疆域涵盖了现今的云南、贵州省,位处中国领土西南,建国者为段思平,前朝为南诏。大理国之盛世持续至13世纪中叶,直到元朝大蒙古国忽必烈皇帝“革囊渡江”,将之消灭。灭国之后,当地仍然由被元朝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的段氏所管理。佛教传入洱海地区约是在公元8世纪,南韶中后期十分盛行,并于大理时期达到鼎盛。不仅被推崇为国教,更因皇室信奉佛教,全民兴佛。“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叶榆指的即是大理;此诗充分地描述了当时佛教的盛况。在佛教造像历史中,宋、金、辽、大理国这两百年,也就是10~13世纪,各地区造型较易混淆,然而大多仍以宋代之中原风格为依归。虽然宋朝强国环伺,国力式微,但辽、金等国亦信奉佛教,因此,即便是远在西南地区的大理,也都深受到来自中原的佛教文化所滋养,而出现近似于宋代风格的造型。佛像之制作地区不易分辨的情况,因1980、90年代逐渐有许多国外博物馆合并研究而改善,对于宋代、金代、辽代或大理等造像已有清楚的识别标准。在目前国内外公私收藏中,大理地区的金铜造像多以阿嵯耶观音、立姿观音比较常见,但木雕由于其保存不易的特点,大理地区的木雕造像及其少见,更别说是普贤菩萨这一稀少的佛种了。历史上,木雕佛像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都十分流行,是佛像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品种,在佛像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然而,由于木雕像不易保存,容易毁坏,现存实物同其他种类佛像相比明显不足,而早期造像尤其稀少。这一情形在国际佛像艺术品市场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市场上木雕佛像为人争相追捧、价格居高不下的奇特现象。木雕佛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易保存,存世稀少;尤其是好的宋元佛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二是木雕佛像的制作过程有别于金铜佛像,金铜佛像讲究的是加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塑。而木雕讲究的是减法,一刀下去便无法更改,这就更加的考验艺术家的水平;三是木雕佛像为古代工匠一刀一刀雕出,手到心到,具有真正的原创性,最能体现古人的审美与心境。此尊大理普贤菩萨坐像,全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左手作与愿印,右手结说法印。束发结冠。容貌圆润温婉,眉弯眼长,法相慈祥,典型的大理地区的开相。身体修长,衣褶飘带明显的延用了宋代造像的特征,衣褶的处理疏密得当,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每一刀都传达着艺术家对于佛像的虔诚之心。仔细看去,菩萨身上残留的原彩和金漆依然向我们昭示着此尊菩萨的岁月历史。宽大的莲瓣向我们展示出他的年代,莲瓣座下的大象坐骑匍匐于地,显得宁静而虔诚。此尊普贤菩萨即以中原隋唐菩萨塑像为范本,在发冠、面容、璎珞等细节则体现了更多受南亚及东南亚所影响的大理本土的塑像风格,无论是普贤这一题材还是其艺术造诣,都可以视为大理国造像的巅峰之作,值得永藏。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