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周红鹰制作 金丝花篮

图录号:271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周红鹰制作 金丝花篮
图录号:
2717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七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东方瑞丽•珠宝与翡翠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12月23日—12月25日(周六 至 周一)
备注:
声 明:
宝石以翠为主,配有红宝、紫晶、珊瑚、松石,五彩宝石点缀在金色之上,绚烂而不失优雅、富贵而不失灵动。22k金重约96.57克。该作品使用了花丝、素丝、拱丝、码丝、盘丝、罗丝、填丝等多种传统花丝技法表现,花篮上的流苏和金珠均为传统工艺焊接完成,未使用现代粘合技法。中间牡丹花的花心是用许多极细的金丝吸珠与花瓣、石碗多次焊接而成一体,此焊接技术难度极高。金丝花篮是师辈们做过的传统作品,周红鹰老师为留住师辈手艺,在老师作品记忆之上,又参考民国23年北平故宫印刷日历上的象牙雕镂花篮图样设计制作。福寿盒盒盖透空云锦底纹上的双龙戏珠图案参考故宫浮碧亭、澄瑞亭等建筑物藻井中二龙戏珠传统样式设计。龙头未使用现在通常采用的錾刻,而是采用了宫廷的花丝工艺制作,实属难得。龙角镶珊瑚、龙头镶绿翠、龙眼镶松石,中间大珠为翡翠。福寿盒盒底中心为一只团鹤,五只蝙蝠围在团鹤周围,寓意五福捧寿。图案设计参考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为更好的展现花丝工艺将中心的寿字用团鹤替代,制作难度更高,也更加美观。该作品寓意吉祥、工艺精湛,2016年7月曾经得到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专家的赞美,称其为值得收藏之作。一、花丝镶嵌「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金银工艺自古便受名流贵族喜爱,其工艺演化从未间断。世间闻名的汉代金缕玉衣便是由细金编缀玉片而成,是该时期细金镶嵌工艺的代表。在古代,金、银、铜等贵金属受朝廷管制及其严格;且细金工艺的难度极高,工匠培训时间长,据《新唐书·百官记》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材料贵重、工艺复杂、匠人培训时间长等原因,导致细金工艺自然而然地演化成为一种宫廷技艺。明清两代,皇家专门设立了管理生产供宫廷所需的各类金银器作坊机构。明代称该机构为「银作局」,清代称「造办处」。北京花丝镶嵌工艺便在这五朝古都的宫廷作坊之中孕育而生,皇城文化铸就了北京花丝镶嵌工艺的宫廷艺术风范,题材多取吉祥富贵、工艺讲究精细璀璨。其中代表性作品为明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用粗细不同的花丝、素丝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工艺,制作出精细美观、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八字工艺又在不同师承制作者手中细分,千变万化。二、作者作者周红鹰老师是花丝老艺人毕尚斌(1908-1996)亲传弟子,也曾受其师叔翟德寿老艺人(1915-2001)指导工作十年之久,掌握了全套花丝镶嵌工艺技法。毕尚斌老艺人与翟德寿老艺人均为有名的花丝艺人于海之徒,继承了于海在造办处习得的宫廷技艺,所学所授均是一脉相传的北京花丝镶嵌技法。周红鹰老师秉承了老艺人的匠人精神,坚持独立完成全套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传统技法、追求精良品质。图为80年代初工艺美术厂合影,一排中间为毕尚斌老艺人,一排左三为翟德寿老艺人,二排左一为周红鹰老师周红鹰老师是国家级高级技师、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1年,周红鹰老师参与《金玉九龙壁》制作,负责底部须弥座和白金栏杆的制作,以及九龙壁的整体焊接。该作品长809毫米、宽120毫米、高235.5毫米,是一件精美的花丝镶嵌摆件,当时以500万美金的价 格售出,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1995年参与张明娟老师设计的《金玉观世音》制作,负责观音胸前璎珞和背后佛光的花丝制作及焊接。该作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金玉佛像。之后多年,周红鹰老师励志恢复当年工艺美术厂党委支持下由翟德寿老艺人和设计王墉共同研发的武人制作工艺。制作完成银花丝甲胄武人,并在2003年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中荣获工美杯优秀奖。与其他花丝艺人一同,多年来潜心默默地为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发展做着无私的贡献(参见厉宝华着《花丝镶嵌》163页)2011年,周红鹰老师设计制作的艺术品《松鹤图》获北京「工美杯」金奖。2013年,再度创作《精卫填海》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一脉传承150年的北京花丝镶嵌手艺,因周红鹰老师的匠人之心得以传承,求精不求多的理念和追求完美的匠心,使得她手中的作品样样美轮美奂、精致优雅。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