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 卢葵生制瓜形端砚

图录号:10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 卢葵生制瓜形端砚
图录号:
100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1×3.3×6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乘物游心——文房清供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0月30日
备注:
声 明:
附:原配漆砚盒
卢葵生(1775~1850),名栋,扬州人,生于乾隆乙未(1775)年左右,卒于道光庚戌(1850)年。葵生之祖卢映之及同时代名匠王国琛、夏漆工等,皆精于镶嵌漆器。卢家三代至葵生技艺更加精湛,为嘉、道年间之漆艺大师。凡文玩诸器无不以漆砂为之。雕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皆非寻常画工所及。
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清卢葵生制瓜形端砚
“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文人藏砚,正如美人揽镜一般,不仅追求其审美趣味,亦重视其实用价值,清代文人张潮在《砚林小印》中感慨“文人案头所罗列诸玩物,其为类也不一,然皆不切于日用,徒为观美而已。最适用者莫过于砚”,所言不虚。对于文人而言,砚如密友,这便是苏易简所说的“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具者,唯砚而己。”砚与文人的关系既如此亲密,也难怪文人雅士们时时注重藏砚之法了。《砚林拾遗》中说:“贮砚宜避光”。不仅如此,虽说砚台材质大多坚硬,却也不免无意磕碰,这便使“砚匣”一物变得尤为重要起来。所谓砚匣,顾名思义,即是贮放砚台的匣盒,这看似文房之中不经意的物件,却由于与砚台的收藏紧密相关,成为了文人们极为注重、讲究的雅物。赵希鹄的《洞天清录》中专门有一段关于砚匣选材与制作的论述,可管窥文人们对于砚匣的珍视:
砚匣不当用五金。盖石乃金之所自出,金为石之精华,子母同处则子盗母气,反能燥石而又诲盗,当用佳漆为之,砚虽低匣,葢必令高过寸许方雅观。然只用琴光素漆,切忌用钿花、犀皮之属。四角须用布令极牢,不宜用纱,匣取其容砚而周围宽三指,或作皂绢衬尤妙。
从赵希鹄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倾向以佳漆制作砚匣,在清中期,这种漆砚匣的制作者中,卢葵生当为赫赫有名的翘楚。卢葵生名栋,字葵生,嘉庆至道光年间扬州人,其祖父卢映之已是非常著名的制漆器艺人,诗人袁枚曾为其所制漆器作铭曰:“卢史制器负盛名,其漆欲测胶欲坚……阴花细撷珊瑚明,硕霞隐隐东方生。”其中后两句所言,即是漆器制作中所谓“百宝镶嵌”之法。
清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中提到这一漆器妙法,写道:“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末,有周某者始创此,故名。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石绿,松石,螺甸,象牙,蜜蜡,沉香雕为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花梨漆板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户,书架,小而笔,茶具,砚匣,五色陆离,真未有之奇玩也。乾隆时,有王国瑹,卢映之者精此技,映之之孙葵生亦能之。”卢葵生家学渊源,继承了祖父的漆器制作尤其是“百宝镶嵌”的方法,并加以改进,颇有时名。《梦窗小牍》中记载:“卢栋,扬州人,善髹漆,顾二娘之砚匣,多其手制,其用朱漆者尤精。上刻折枝花卉或鸟兽虫鱼,皆非寻常画工所及。”
这件卢葵生瓜形端砚,砚台巧作为瓜形,瓜棱分明,生动自然而颇具文人趣味,包浆浓厚又平添几分醇厚古意。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砚匣,以纯黑素漆作底,简洁典雅、落落大方。卢葵生又在漆匣正面作百宝镶嵌,以玳瑁、玛瑙、珊瑚、螺壳等打磨镶嵌出一位南极仙翁的形象,额头高广,面目慈祥,其服饰错落分明,极富层次感,明朗悦目,既富有民间的活泼趣味,又符合文人审美情趣,是为卢葵生百宝镶嵌漆匣中的典范之作。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