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锡制茶罐

图录号: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锡制茶罐
图录号:
1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9.3cm;直径7.9cm;高11cm;直径6.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乘物游心——文房清供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10月24日-25日
备注:
声 明:
茶道文化的形成 由于唐宋以来茶文化的繁荣,以及当时中日之间人员与贸易来往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茶文化的东传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据相关研究,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平安时期,学者滕军在《追随与自立的轨迹——日本茶道史述》一文中记载:“在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过程中,空海(774—835年)以及另一位日本高僧最澄(767—822年)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据《日吉神道秘密记》记载,西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回国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的茶园。”由于当时产茶量有限,所以日本本土出产的茶叶仅供皇亲贵族与高僧享用,被称为贵族茶,并在弘仁年间(810—824年)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弘仁茶风”。随后,经过镰仓时期的寺院茶、室町早起的斗茶、室町中期的书院茶,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传入阶段。其中,镰仓时期的高僧荣西,将宋代的饮茶文化带回了日本,并撰写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的茗饮活动在佛教寺院中盛传而形成寺院茶,后来又分为禅宗与律宗两大系统,这种将佛家思想与茗饮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几乎贯穿了此后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是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的发源之处。 室町中期的书院茶时兴之后,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进入到文化自觉自立的阶段。这其中,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三位高僧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滕军对此也做出了精彩的总结:“在从书院茶发展至日本茶道的转折点上,村田珠光发挥了伟大的作用。他使茶与禅相结合在一起,开辟了‘禅茶一味’的茶道思想境界;他使简素的民具与精美的唐物相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和汉兼带’的茶道实践准则。 在江户时期和明治时期,日本分别形成了抹茶道与煎茶道,被视为日本现代茶道的确立。日本学者富田升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一书中记载:“江户时代,抹茶道从将军家和大名家获得茶职,地位较高,可安享于宗家制度。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抹茶道失去了其经济的俸禄,直至明治中期急剧衰退。明治中后期至大正,益田顿翁和高桥帚庵等近代财阀风流人士,不因循宗家流派作法,而是通过大茶人的登场,使抹茶道步入了复兴之途。当时,经日清、日俄战争,国粹主义的强烈倾向及第一次大战前后的景气,对其复兴起了促进作用。大正期,茶道用具价格出现了异常高涨的现象,抹茶道进入了鼎盛期。明治初期至中期,一个意想不到的潮流形成了,这就是与抹茶形成了鲜明对比的煎茶。煎茶最初是由隐元和尚将明代的煎茶法带入日本的,依其来源,煎茶标榜中国的教养和文人趣味。文人墨客聚于书斋,不拘格式地饮茶,赏玩器具和书画,赋诗作词,极尽文房清玩之趣。江户后期至末期,煎茶脱离了这种本旨,形成了重视煎茶用具和茶道礼法的煎茶道。逐渐地,煎茶开始游艺化,并扩大了民众基础,这是不可避免的潮流。”现代日本茶道的确立,以及日后广泛的传播,使得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外界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 茶道文化的物质载体——茶道具 在茶道文化中,由于程序的复杂、精神追求的超脱,茶道具往往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是茶道文化最主要的物质载体。茶道具的演变,不仅能够反映不同时代茗饮方式的发展历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每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因此,茶道具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茶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茶道将茶具、茶叶、茶水、火候、环境并称为“五境之美”,茶具在茗饮过程中不仅承担具体的实用功能,同时在一系列程序的使用中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中国茶文化在传承之中,与各时期的茗饮方式、程序相伴随,茶道具的范围与形质也呈现出不同风貌,内中可谓灿若星辰。简要地说,唐宋时代的茶具多为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器,茶具之风显露贵气,制作工艺繁复、形质精巧;明清茶具偏重于瓷器、紫砂的使用,风格简朴。 相比较,日本茶道对茶道具更为讲究。在今天看来,其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首先,江户时期之前由中国传入的”唐物”在茗饮活动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唐物天目”与“唐物茶入”受到日本茶人的持久推崇,此间即使本土制作的茶道具也脱离不了“唐物”的直接影响;其次,江户之后日本的茶道具工艺走上了自立之路,各地釜师探索与制造符合自身文化特质的“和物”,并在近代形成完备的形质体系与精湛的工艺技术,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特质,近世所制如壶、炉、水指、建水、盖置、水竹、茶五德、茶壶、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则香炉、花插等等,不仅具备民族审美特性,工艺水平更是精良至美。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茶人对茶道具的赏玩之风弥漫已久,尤其在现代日本茶道中此风气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日本学者富田升曾指出:煎茶人“脱离了繁琐的规格意识,相对来说较为自由,他们憧憬向往中国明清那潇洒考究的文人趣味。在实用的同时,他们深深凝视用具本身所具有的美,从而确立了崭新的方向——鉴赏”。茶人在茶事中普遍的鉴赏活动,使得茶道具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容,就其形式而言更加地偏向了游艺化与审美化。有了直接的审美需求,日本的茶道具工艺一步步被推上了精工细作的路上。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中日茶道具在制作工艺的发展之中存在诸多细微的差别,尤其近现代日本的茶道具形质更具有本土的民族特色。但是,有一点是双方的所共有的,那就是在实用功能之外对茶道具审美功能的执着追求,体现在器具之上正是留给现世最为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茶语清心,器容万千——茶道文化及茶道具市场》,作者/鱼刚)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