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艾中信 1946年作 自画像

图录号:194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艾中信 1946年作 自画像
图录号:
1948
年代:
1946年作
艺术家:
艾中信
材质:
自画像
作品分类:
尺寸:
52×4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4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 成交额:RMB 6,791.33万 成交率:79.17%
拍卖时间:
2014年05月09日-11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艾中信艺术全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194页签名(左下):中信1946来源:艺术家家属友情提供
艾中信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艾中信,在中央大学获徐悲鸿、吴作人亲授,并在日后成为徐悲鸿学术思想与教育理念的践行与推广者。钟涵在《回望他隐去的背影—艾中信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将艾中信视为“20世纪中国油画第二代的杰出代表之一,尤其是致力于推进写实主义的一位先驱”。
《自画像》创作于1946年。彼时艺术家刚过而立之年,且适逢获恩师徐悲鸿邀请,辞别故乡上海北上入职北平艺专,这是艾中信施展其教育精神的开端,也是时隔多年再次与恩师联手的开端。
作为一种表现自我的绘画形式,自画像往往意味着“艺术家眼中的自己”与“艺术家希望表现的自己”的艺术家个人对自我的双重认定。从传统上看,中国的画家们并没有对“自画像”的特别关注。古代艺术家往往着意于传神写意或政治宗教要求,为人造像或为神造像。这与西方绘画传统中,从文艺复兴开始追求人性精神、关注自我的力量有所差别。事实上,中国的自画像也确实直接受到西方油画传统的影响,第一波自画像热潮始于二十世纪头四十年,以旅欧、旅日的油画家为代表,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油画最早的一批成系统的自画像来自于甲午战争后派遣至日本的东京美术学校的留学生,出于学校毕业生都要留下自画像的传统,从1911年到1946年,中国留学生在此留下44幅自画像。当时的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创始人黑田清辉与主要教师藤岛武二都曾留学巴黎,因此东京美术学校深受巴黎绘画传统影响,而与这条线索对应的是,在法国的中国油画家们似乎也对自画像有着特别的厚爱,徐悲鸿、潘玉良等留法代表人物都有精彩的《自画像》流传。而这种自画像的热潮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戛然而止,这一方面与时局相关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