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0至11世纪 文殊菩萨

图录号:227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0至11世纪 文殊菩萨
图录号:
2277
年代:
10至11世纪
艺术家:
材质:
文殊菩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6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2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佛殇 — 金铜佛像 成交额:4013.500万元 成交率:91.30%
拍卖时间:
2012年5月25日
备注:
声 明:
西藏西部(克什米尔风格)
白璃玛 眼睛嵌银 嘴唇嵌红铜 单体浇铸
来源:
Spink&Son Ltd, London
欧洲私人收藏
竞投本件拍品,需办理特别竞买号牌。
一尊精美的断臂文殊菩萨像
熊文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研究员
在此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令人熟悉而又陌生,别具一格的菩萨造像。在10-12世纪以阿里为中心的西部西藏广袤地区的寺院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一优美的造型:挺拔玉立的身姿,姣好的面容,起伏优美的轮廓曲线,健美的躯干,精致、洗练的装饰,尤其是残缺的双臂,面部含而不露的神秘的微笑,无不使人立即联想到世界上著名的雕塑杰作维纳斯像。二者是何等的相似,何等的浑然天成!
备受世人推崇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于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一座小岛,因发现时双臂已断裂而被世人誉为“断臂维纳斯”。断臂维纳斯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法国甚至不惜重金将其购得,从而成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件作品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其失去的双臂令人产生的无限遐想和对理想美的不懈追求。世界上曾经有许多雕塑家曾经试图为维纳斯恢复失去的双臂,但其结果是,无论如何努力和尝试,雕塑家们不得不承认,现存的断臂造型才是最美的造型。究其原因,较之于完整的维纳斯造型,断臂造型更具真实性和可塑性。换言之,在审美过程中,受众更愿认同真实的并能激发想象力的审美对象。所谓真实性,即更为人们所熟知,更贴近生活,更易被接受;所谓可塑性,即受众通过审美对象的感知更能唤起特殊的感受,从而激发于对对象无限、丰富的联想。
“缺陷美”或“残缺美”一词于是成为美学中的一种时尚和追求。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雕塑大师也由此受到启迪,创作了不少类似的杰作。其中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在1905年创作的《行走的人》堪称同类作品中的翘楚。在这件青铜雕塑中,罗丹刻意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